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地球的自愈力!一種海洋真菌可消化塑膠垃圾

我們面臨着巨大的塑膠垃圾問題,所以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新配方、可被降解的塑膠。但龐大的塑膠垃圾又該怎麼辦?或許還是只能請求地球的大自然之力幫忙。科學家在北太平洋的海上飄浮垃圾中,發現了一種可以降解塑膠的海洋真菌。

新阿特拉斯(New Altas)報導,2019年12月,海洋清理組織(Ocean Cleanup)在北太平洋進行的3星期任務期間,從北太平洋垃圾群的塑膠垃圾樣本中,發現一種名為擬側齒霉(Parengyodontium album,屬於蟲草科,簡寫P.album)的真菌,它與其他海洋生物共存。

隨後,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Royal Netherlands Institute)、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以及巴黎、哥本哈根和瑞士的研究所合作,鑑定並分離了它,並在研究室里進一步分析。科學家發現,這種真菌可以分解聚乙烯(PE)塑膠,眾所周知,聚乙烯是最常用的塑膠之一,普遍應用在包裝膜、雜貨袋、瓶子、玩具和家庭用品中。儘管先前的研究已經發現幾種能夠分解塑膠的細菌和酶,但分解塑膠的海洋真菌還是很少見的。可以說,P.album真菌是這個「精英俱樂部」的第4位成員。

研究團隊發現,一種蟲草科的真菌可以用每天0.044%的效率分解聚乙烯垃圾。(圖/海洋清理組織)

但這項新發現還有一個更引人注目的要點,那就是科學家已經成功分析出加速降解的方式。實驗室分析表明,暴露在紫外線下的聚乙烯(PE)垃圾,能夠以更快的速度(以每天0.044%)被真菌分解。

研究員維克斯瑪(Annika Vaksmaa)說:「在實驗室中,P. album只能分解短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的PE。這意味着在海洋中,真菌只能降解漂浮在海水表面,被陽光所曝曬的塑膠。」

她進一步解釋:「眾所周知,紫外線本身也會分解塑膠,那那是機械式的,只能裂成小碎塊。而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它也促進了海洋真菌對塑膠的分解。」

只是,在真菌分解的過程中,它們並不會吞噬聚乙烯中的大部分碳,而是將其製造成二氧化碳並排出。但研究人員並不認為這算是大問題,畢竟這只是合理的生物作用,與人類呼吸沒什麼差別。

維克斯瑪認為,有一就可能有二,或許還有其他尚未識別的真菌,也具備分解塑膠的能力,而我們需要知道更多。

海洋清理組織是個了不起的國際公益清潔團體,由1994年出生的發明家史萊特(Boyan Slat)成立,他在過去幾年,發明出好幾種撈補與攔截海洋、河川垃圾的裝置。在今年4月的報告稱,自2019年首次清理以來,團隊已從太平洋垃圾帶和世界各地的主要污染河流中,清除了1000萬公斤的水體漂浮垃圾。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中時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