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這四點就夠了

何為教養?教養是與人為善,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教養是對於他人對自己的好,要心存感激;教養是待人有禮貌;教養也是遵守規則...

最近臨近年關,氣溫驟降,近幾日每天早起都能看到天空飄起了雪花,很多童心未泯的朋友紛紛堆起了雪人,不管是走在路上還是在朋友圈裏,都能看到很多可愛的小雪人。

但是昨晚我在刷視頻的時候,就看到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很多朋友剛剛把心愛的雪人堆好,可能剛拍了照片準備去拿個東西,就這麼離開的一刻鐘,雪人的腦袋就沒了,甚至身上還被踩了腳印。

雪人的主人對此很心痛,調取監控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被一些孩子破壞的,這些破壞雪人的孩子就是我們常說的「熊孩子」,好好的雪人擺在那裏,他們路過可以觀賞,那為什麼非要給雪人一腳,把別人辛苦的勞動成果給破壞掉呢?

當然這個事情我們也無法去追究他們的責任,但是從社會道德方面來說,這是一種缺乏道德和教養的行為。

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這四點就足夠了。

1懂得尊重

懂得尊重他人,是一個人教養的最大體現。一個有教養的人,在看到別人出醜的時候,不會去恥笑他人,要學會換位思考,假如自己有一天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呢?父母要想教會自己的孩子學會尊重別人,首先需要以身作則,不要在背後說別人壞話,嘲笑別人,對於孩子一些錯誤行為要及時的更正。

2懂得禮貌

講禮貌也是教養的體現方式之一,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禮貌都做不到,那就更別提教養了。家長要在孩子小時候就告訴孩子,講禮貌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可以原諒,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式性格養成的時期,教導孩子見到親友要打招呼問好,在得到其他人幫助之後要懂得說「謝謝」。

3遵守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何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都會付出相應的代價,尤其是在公眾場合,要教導孩子不要亂扔垃圾、不要大聲喧譁、不要隨地吐痰等等。還有一些紅綠燈、公共交通秩序都要教導孩子,不要覺得孩子還小沒有控制能力,就放任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影響到他人的時候要道歉,而不是覺得自己沒錯,撒潑大鬧。

4學會不打擾他人

在別人休息的時候,保持安靜不發出噪音就是一種有教養的體現。比如在餐廳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在吵鬧不願意吃飯,有的家長會教導他,有的就會放任自己的孩子吵鬧,其實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做法,公眾場合不要打擾別人用餐是最基本的教養,所以家長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有着很重要的引導作用。

以上四點就是關於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位有教養的人,孩子小時候,1—5歲這個階段正是養成性格的重要階段,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就沒有禮貌沒有教養,那長大後也不會好到哪裏,這時候家長教育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是很重要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歐文時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