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多巴胺是基因控制人類的一把鎖,快樂是幻覺

多巴胺並不會帶來真正的滿足

多巴胺並不是掌管快樂的神經物質,他存在的目的只是為了促使你去追求欲望,至於滿足欲望後,會不會得到快樂,不在他的管轄範圍。

比如你想去超市購買零食,在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大腦是興奮的,對於食物的渴求會達到一定的峰值,整個不斷在購物的過程,才是多巴胺產生的原因,在你毫不猶豫的將這些食物送入口中後,滿足只是暫時的,多巴胺還是會無休止的,讓你去追逐欲望。

但往往這些行為都是以失去健康為代價一瞬即逝的快樂,不會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幸福,所以多巴胺並不是快樂分子,而是為你營造虛幻的預期,控制你在欲望的世界裏浮浮沉沉。

還記得第一次買車的時候,在app之中不斷選配,在品牌之間挑挑揀揀,幻想着駕駛他的時候風馳電掣的感覺,仿佛整個天下都掌握在我的手中,可以說在車沒到手之前都處在一個興奮的狀態,真當我把車提到手之後整個欲望逐漸冷卻,開始思考貸款的壓力,車的使用率和生活之中是否真的需要車來進行代步的必要性,而這些考慮在買車之前也並不是不存在,只是被多巴胺給壓制了下來。在這個時候滿足欲望的副作用逐漸顯現出來,所以多巴胺並不是一個引人向上的好激素,只是大自然仿佛賦予了他什麼使命。

多巴胺製造的即時滿足

在遠古時期,人類的生存壓力是很大的,活過了今天,不一定就能看到明天的太陽,所以及時行樂是一個預設的系統指令,神經分泌的多巴胺讓我們不顧未來的獲得許多即時滿足,可以大大的增加存活率,放到現在我們則必須為未來考慮,能不能暫時的壓住欲望,得到延遲滿足顯得更為重要。

再比如我們的性慾,基因的最大使命就是傳承,所以製造了多巴胺,讓我們不厭其煩的交配,在完成整個過程不久後還會產生欲望,這種滿足是短暫而頻繁的,可見他並不是帶我們走向長久滿足的物質,甚至更像是成癮。

在看短視頻和玩遊戲的時候,各大廠商也是利用人體內的多巴胺來設置,以達到他們的商業目的,所以我們不斷的刷着短視頻,看完一個,又期盼着下一個,遊戲也是如此,不斷更新的皮膚,榨乾了我們的錢包和精力,待到一切風平浪靜時,卻一無所獲,唯有疲憊和被浪費掉的時間。

關鍵在於我們不會由此帶來長久的滿足,也並無現實之中實質的收穫,只有被平白無故消耗掉的精力,讓我們達不到真正改變自己的目的,娛樂至死,從來就不是駭人聽聞的事情,是此刻正在你我之中發生的事。

多巴胺無節制控制你的行為

想要不等於需要,購物狂就是被多巴胺綁架的經典案例,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在自己頻繁消費的背後,有幾件是真正需要的,在你正確的認知到這些底層邏輯之後,多巴胺的快樂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嗎?答案並不是,事實證明,他只會引導我們走向錯誤的道路,甚至從此一去不回,當自己發現這些騙局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多巴胺騙局之二「誇大結果」,當冷靜完發現自己被騙的時候,又怎麼可以讓我們再次陷入騙局,就是讓我們覺得在那一刻必須得做這個事情,不做的話就會渾身難受,只要你還沒遵從他的要求,就會不斷給你畫餅,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很多商業模式都是這樣應運而生的,他們肯定比你更加了解多巴胺,就像你看到眼前的這份垃圾食品,腦子裏有無數個理由希望你去消化它,這種輪番攻擊始終會防不勝防。

看到這裏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問題,多巴胺為了誘導你會給你營造很多虛幻的蛋糕,難免會矯枉過正,之所以說虛幻,是因為多巴胺並沒有給你他所承諾的東西,他不斷抬高獎勵,就像一個老闆給員工洗腦一樣,至於會不會兌現不在他的考察範圍之內,他只需要你完成滿足他的行為,後面的工作也同樣如此,而少了激勵的我們,久而久之就會希望擁有更大的刺激,這就是悲劇的開始,也是多巴胺不負責任的表現。

為什麼很多明星在獲得聲望滿足物慾之後,會選擇吸毒這條不歸路,就是因為他的多巴胺閾值不斷在升高,本來可以滿足他的事情變得不足以繼續下去,從而需要做更為激烈活動,來達到和以前同樣的期望值,這就是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毫無節制行動的原因,羅志祥的多人運動也是如此,暗藏玄機。

大腦不會放過任何滿足多巴胺的行為,小到一次彩票的購買,大到豪擲千金的賭局,都是被多巴胺蒙蔽而產生的,如果能深刻的知道他的機制,才不會把我們終身都蒙在鼓裏。

大腦額葉新皮質:理智腦(控制迴路)

大概在萬年以前為了生存演化出控制迴路理性面對問題,比如面對獅子,不會跟他比兇殘,而是點火驅趕,我們原始的欲望迴路包括多巴胺在內,秉承着短平快的節奏讓我們滿足一切渴求,而理智的控制迴路,會讓我們克制欲望,抑制自己的行為,達到最終幸福的結果。

控制迴路就像一塊肌肉一樣,我們不停的使用和鍛煉可以讓它日漸強大,對它的調用程度決定了我們的幸福指數,控制就在於覺察,不只是多巴胺帶來的騙局。在應對大腦所有的虛擬內容時,覺察都可以幫助我們第一時間知道真相併指導行為,下一次在我們漫無目的娛樂時,希望你可以藉此鍛煉自己的控制力,下面的這三種方法可以直接起效。

1.擁抱並追逐痛苦

細究過去,你會發現所有的成長都來自於痛苦,由此而生的內啡肽是屬於高級的滿足,多巴胺是被華麗包裹的謊言,而內啡肽才是獲得成長的真相,你有多強大,就在於你能承擔多大的痛苦,在寫這篇文章時,整合不了腦中的內容是很難受的,不斷的迎難而上之後才能獲取結果,反人性可以擊潰多巴胺騙局,帶來真正的幸福。

2.冥想

冥想帶來的好處不是一篇文章可以細數過來的,其最終目的就是鍛煉自己的專注力,不陷入被動的情緒里,我們的人生有太多這樣的被動時刻,冥想就是讓我們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覺察由大腦產生的念頭並時刻去糾正,而不是被帶入其中,謊言太多,如果我們真的信了,就會被拉入無底深淵,認清這些想法會救我們於水火之中。

3.遠離多巴胺觸發源

比如手機,現代工業的發展讓這塊屏幕佔用了我們太多時間,它會讓我們產生低價的快樂,卻不能帶給我們真正的成長,至少大部分人用手機並不是完成夢想的,既然不能為己所用,就要將其扼殺,當把欲望擺在面前時,我們很難控制自己不去肆意揮霍,只有遠離觸發點,或者限制這個行為無法產生,我們才有可能做自己的主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大雄沒有機器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