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停產、停工、裁員…曝中國新能源巨頭現況超慘

——中國太陽能巨頭隆基綠能減產停產,行業面臨挑戰

近期,中國太陽能光電巨頭隆基綠能傳出減產、停產、放假、裁員的消息。上周,其在越南的電池片工廠全面停工,本周又傳出馬來西亞組件廠逐步停工。該公司第1季財報顯示,營收較去年同期銳減37.59%。

外媒報道,中國業界人士表示,太陽能光電企業再也不能繞道東南亞出海,不少海外工廠投產沒幾年,錢還沒賺回本就全打水漂,隆基綠能便是其中之一。近日有前員工爆料稱,隆基綠能子公司通知員工選擇拿賠償走人,或拿底薪等待通知或輪休上班。對此,隆基綠能回應,將依法保障員工合法權益,適時調整產線。

隆基綠能的股價從2021年最高點的每股73.2元人民幣,下跌至本周四收盤的17.18元人民幣。報道指出,隆基綠能的困境只是中國太陽能光電業面臨問題的冰山一角,關閉東南亞工廠的中企不止隆基綠能一家。

據新浪財經報道,自2012年美國對中國太陽能光電產業發起「雙反」調查(反補貼與反傾銷調查)以來,中國企業積極在東南亞設廠,以規避美國限制措施。然而,近期貿易關係變化,美國宣佈對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柬埔寨的雙面太陽能板免稅政策將於6月6日到期,意味着這些國家的雙玻組件將重新徵收進口關稅,影響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的電池、組件廠。

數據顯示,中企在東南亞地區的電池、組件產能均超過50GW,擁有26GW矽片產能,包括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等公司,都在東南亞設有生產基地。

隆基綠能曾對海外工廠寄予厚望,2016年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佈局太陽能光電製造,累計投資約83億元人民幣。去年10月,又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雙文丹投產,耗資約28億元人民幣。

然而,隆基綠能今年第一季財報顯示,營收較去年同期銳減37.59%,虧損約23.5億人民幣,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4大組件廠中淨虧損最多的公司。隆基綠能表示,主要受到組件和矽片價格下降、聯營企業投資收益下降,以及存貨等資產減值增加的影響。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