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從天安門到巴別塔:澳洲畫家沈嘉蔚鮮為人知的六四往事

作者:
「那個晚上,我回來以後就幾乎睡不着覺。因為我自己本身我是希望中國往前走。「鄧小平當時的決策和整個中共決策層裏面的保守派的反應,讓我感到很絕望。」曾經是一名忠誠的黨員,但他決定退黨。「我認為按照黨的規定,一個黨員要跟中共中央要保持一致。我說,在這個問題上,我不能保持一致,」他說。「這種情況下,我不能再在黨內,我就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寄回到我們的黨支部,然後就退了。」

1991年12月21日曦妮終於見到了父親沈嘉蔚

她叫曦妮,生於1989年5月30日。

她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座標誌性雕像——民主女神像——同時誕生。當時,中國正在經歷最大規模的民主運動的高潮。

近百萬抗議者在首都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門廣場慶祝雕像的落成。

天安門廣場,曾是幾個世紀的封建統治的代表。自1949年以來,它代表着中國共產黨政權,同時也象徵着人民的鬥爭。

今天,在中共粉碎那場民主運動的35周年之際,天安門廣場仍然是世界上受到最嚴格監控的地方之一。

那場大屠殺在上億中國人心中留下了無法癒合的傷痕。

中國政府至今仍未公佈大屠殺的死亡人數,也未披露哪位官員在6月3日向解放軍下達指示。

曦妮的母親王蘭在距離廣場約10公里的北京大學附屬醫院生下了她。

她的父親,中國著名政治宣傳藝術家沈嘉蔚當時在悉尼。

在幾代中國人對六四的記憶逐漸淡忘之際,他們首次公開分享了自己的特殊經歷,對了解天安門學生運動受到殘酷鎮壓的那段歷史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破滅的共產主義夢

Read the Story in English

Bang Xiao

Published3 Jun2024,7:38pm

天安門大屠殺當晚,王蘭和曦妮所在的醫院突然緊急封鎖。

「那個夜裏啊,就是這個救護車聲不斷,我們婦產科的這一條走廊就封死了,」王蘭回憶說。

她不能走出產婦科的區域,但她可以通過一扇門看到急診室。

「擔架推進來,醫生護士舉着吊瓶,都送到急診搶救室。」

王蘭一整夜都無法入睡。

一名護士在處理完傷員後,跑進擠產婦和孕婦的病房,放聲大哭。

「她說,她懷孕了,可是現在她不想要這個孩子了,」王蘭回憶道。

「我沒有生孩子的喜悅了,就成為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態,百感交集。」

王蘭在天安門大屠殺之前就已經懷孕。 Supplied

王蘭和曦妮1990年在瀋陽。 Supplied

當時,王蘭正因生孩子而住在父母任教的北京航空學院的家裏。很快出院後,她至今仍記得校園裏循環播放着哀樂。

「那天晚上,我[父母的]學校有幾個學生去世,那場悲劇是人們心中的一道傷疤。」

「六·四這件事,你傷害的每一個大學生啊,都是好孩子,他們懷着那個熱情是希望這個國家好。」

王蘭供職的大學對她的一些同事進行了停職處理,懲罰他們參與支持學生運動。

然而,因為懷孕而沒有參加抗議活動的王蘭得以繼續擔任教師。

「我永遠想不通,」她說。

「到現在還是困擾我,我想不通,我也就不能原諒。」

親人分離

軍隊射殺學生和市民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澳大利亞,王蘭的丈夫沈嘉蔚既憤怒又絕望。

當時的他在悉尼達令港給遊客畫肖像,希望能在西方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藝。

在中國,沈嘉蔚是一位享有盛譽的畫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創作的政治宣傳作品。

當時,他的畫作《為我們偉大祖國站崗》受到毛澤東夫人江青的高度讚揚。

那幅作品曾被印製在20多萬張宣傳畫上,同時還被大量報刊轉載。

然而,天安門大屠殺從根本上摧毀了他對共產黨的信念。

當坦克駛入廣場,槍聲響起,沈嘉蔚心急如焚,不知道親人的消息。

沈嘉蔚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宣傳藝術家,從事士兵形象的創作。 Supplied

1967年文革時沈嘉蔚在天安門廣場

沈嘉蔚於1986年成為職業藝術家。 Supplied

他跑去了悉尼唐人街,禧市(Haymarket),看到了廣場上暴力鎮壓的第一批照片。兩天後,他參加了在悉尼舉行的中國學生大規模聲援活動。

「我那時候,非常地悲憤,」沈嘉蔚說。

「那個晚上,我回來以後就幾乎睡不着覺。因為我自己本身我是希望中國往前走。

鄧小平當時的決策和整個中共決策層裏面的保守派的反應,讓我感到很絕望。」

曾經是一名忠誠的黨員,但他決定退黨

「我認為按照黨的規定,一個黨員要跟中共中央要保持一致。我說,在這個問題上,我不能保持一致,」他說。

「這種情況下,我不能再在黨內,我就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寄回到我們的黨支部,然後就退了。」

大屠殺迫使沈嘉蔚走上了一條新的人生軌跡。

時任總理鮑勃·霍克(Bob Hawke)為4萬多名學生及其家人簽發了保護簽證,沈嘉蔚是其中一位。

後來,他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肖像畫家之一,獲得了著名的約翰·蘇爾曼爵士獎(Sir John Sulman Prize)。

他為教皇方濟各創作的肖像讓他名聲大噪,此外他還曾為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和當時的丹麥瑪麗王妃繪製肖像。

飄零的中國夢

但對沈家來說,直到大屠殺發生兩年後,沈嘉蔚才見到王蘭和女兒。

六四之後,中國政府嚴格控制發放護照。

一家人團聚時,曦妮已經兩歲了。團聚的喜悅並沒有治癒這個家庭分離的創傷。

1991年12月21日,曦妮終於見到了父親沈嘉蔚。

對過往經歷的反思激發了他的靈感,於是他開始創作一套宏偉的作品——《巴別塔》。

這是一幅由四幅巨型油畫組成的系列作品,展示了過去150年間超過400多位共產主義者的肖像。

其中包括毛澤東、鄧小平、民主女神以及前蘇聯、東歐和南美的共產黨領袖。

2009年,61歲的沈嘉蔚在北京以超過100萬美元(約合150萬澳元)的價格出售了那幅文革期間的名作。

原因只有一個——建一個工作室,創作《巴別塔》,作為此生的收官之作。

在接下來15年裏,他一直在研究和創作這幅作品,部分內容目前正在西悉尼大學展出。

作品中包含了共產主義知識分子、領袖,也有殘暴的劊子手。

每個星期天,他都會為粉絲開放自己的工作室,免費讓人們看自己的作品。他經常被問到自己是否仍然相信共產主義。

「[有人覺得]做的那麼失敗,那個共產主義實驗給全世界造成了多大的浩劫,死了上千萬人,」他說。

「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認為歷史人物就是我們把他放在他們的空間裏面。

「我的這件作品既不是歌頌,也不是諷刺。」

對成千上萬的中國人來說,天安門廣場大屠殺周年紀念是一種警醒——年輕人為自由和人權付出過的代價。

儘管關於六四的言論仍然受到嚴格的審查,親歷者帶着對那場屠殺無法磨滅的印記生活下去。

Tiananmen Square

「我自己本身是希望中國往前走。我應該說,我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的學生也是一樣的心情,」沈嘉蔚說。

「他們上街唱着國際歌,打着紅旗……那一刻一開槍,梁子就結下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安達

來源:ABC中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