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六四事件35周年北京戒備 民兵着「迷彩軍服」上街維穩

今天是「六四事件」35周年,北京提高社會維穩層級,天安門廣場仍須提前預約才能進入,天安門城樓則全天關閉。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區大型路口、天橋再現「看橋員」,並出現警察搭配「民兵」的崗哨組合,且在近年中共當局持續強化民防體系的背景下,民兵改着「迷彩軍服」上街,層級有所提高,頗受來往民眾關注。

北京長安街地下道,有一民兵的哨點,其身邊放有防爆盾牌和防爆叉。(記者陳政錄/攝影)

今天是「六四事件」35周年,北京提高社會維穩層級,天安門廣場仍須提前預約才能進入,天安門城樓則全天關閉。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區大型路口、天橋再現「看橋員」,並出現警察搭配「民兵」的崗哨組合,且在近年中共當局持續強化民防體系的背景下,民兵改着「迷彩軍服」上街,層級有所提高,頗受來往民眾關注。

北京天安門廣場自新冠疫情爆發後,於2021年底實施預約參觀制度,至今未完全放寬,昨日進入微信「天安門廣場預約參觀服務平台」時,升旗、上午、下午、降旗等時段已顯示因「預約人數」較多,無法預約。

另一方面,「天安門城樓參觀預約」平台也顯示,天安門城樓6月4日全天關閉,鄰近天安門廣場的地鐵天安門東站D出口,2到5日分時段封閉。同時,4日當天要進入故宮的遊客,也須改從南池子大街經東華門進入午門,而非原先直接從天安門進入。

因此,在周邊管制區擴大、維安層級提升下,除了未預約者難以接近天安門廣場,今日北京市區重要路口、天橋也再現「看橋員」的身影,且與過去不同,這些「看橋員」配戴有「中國民兵」、「北京民兵」、「北京市民兵安保值勤」字樣的臂章、工作證等,穿着迷彩軍服,年紀也普遍較輕。

以東長安街和東單北大街交會的東單地鐵站路口為例,兩處天橋均出現一側有兩名警察、另一側有兩名「民兵」的「看橋員」配置,在長安街等地下行人路,也有至少一名着迷彩軍服的「民兵」站崗,身邊放着防爆盾牌和防爆叉。

不過,雖查驗身份證件的崗哨增加,也有眾多警察、武警、保安和志願者站崗、巡邏維持秩序,今日天安門廣場周邊人流與平日大致持平,成功預約參觀天安門廣場、故宮的遊客仍可入場。

「看橋員」是2022年中共20大召開期間,出現的「維穩新常態」,當時在「四通橋橫幅事件」後,北京市區各個天橋開始出現「看橋員」的身影,當時他們大多穿着黑色保安服,和印有「中國民兵」字樣的綠色反光背心,由當地街道負責民兵和兵役工作的「人民武裝部」指揮,普遍目測年齡較長。而後,在去年的中國「全國兩會」、一帶一路峰會期間,也曾再次出現「看橋員」,成員則多來自當地街道辦、居委會的志願者,以所謂的「大爺大媽」為主。

近年,中國持續強化民防體系建設,例如2022年12月,福建省國防動員辦公室成立,為中國首批,而後北京、上海、山東、武漢等地也陸續成立,部分在當地既有的人民防空辦公室基礎上組建,以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另一面,2023年起,中國國企廣設「人民武裝部」趨勢也受到關注,當時,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曾回應說,這是「依法落實民兵制度,履行國防義務,加強國防建設的客觀要求」。

6月4日,在北京市區大型路口、天橋,再次出現「看橋員」,他們配戴繡有「中國民兵」字樣的臂章,穿着迷彩軍服,與過去的「看橋員」有明顯差異。(記者陳政錄/攝影)

6月4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周邊遊客與平日無明顯落差。(記者陳政錄/攝影)

靠近天安門廣場的一處大型天橋上,一側有兩名穿着迷彩軍服,年輕的民兵站崗,通常為一人站崗,一人坐下休息,互相輪替,在中午時,因該點未搭起棚子,坐下者休息時可撐傘遮陽,另一人則帶回飲用水和便當。記者陳政錄/攝影

北京天安門廣場需要預約才能進入,由於今日管制區擴大、查驗身份證件的崗哨增加,沒有成功預約者,幾乎無法接近廣場周邊。(記者陳政錄/攝影)

在靠近天安門廣場的一處天橋另一側,則有兩名警察站崗,並搭起印有「警察」字樣的棚子遮陽。(記者陳政錄/攝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