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與歷史驚人相似!加元麻煩大了

與歷史驚人相似!加拿大央行提前行動,加元麻煩大了

加拿大央行和美聯儲在各自的利率政策上很快要分道揚鑣。可能是本周,也可能是下個月,這對加元來說意味着有大麻煩。

經濟學家警告稱,雖然加拿大央行即將降息,但美聯儲並沒有,政策利率之間的差距可能會產生「連鎖效應」。

為了確定這些影響,道明經濟(TD Economics)回顧了近代史上加拿大央行不得不單獨行動的其他時期。

TD經濟師James Orlando和Brett Saldarelli寫道:「問題不是加拿大央行是否能先於美聯儲降息,而是能先降息多少。」

從歷史上看,100個基點的差距似乎是舒適區,但差距有時會大得多。

以1994年至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為例,當時由於經濟受到打擊,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不得不將利率從8.1%下調至3%。當時的情況與今天驚人地相似,加拿大的GDP非常疲弱,以至於供過於求,通脹也在放緩。

當時美國經濟狀況要好得多,美聯儲對利率做了適度調整。經濟學家說,到1997年初,兩國的利率差距達到了「驚人的250個基點」。

當時,能源價格上漲對加元起到了緩衝作用,但當亞洲和俄羅斯金融危機重創大宗商品價格時,加元兌美元匯率跌至63美分。

圖源:51記者拍攝

"為了捍衛加元,加拿大央行在1998年夏季最後一次加息,一次加100個基點,縮小了與美聯儲的政策利率差距,"經濟學家表示。

當兩國央行再次出現分歧時,加元跌至62美分的歷史低點。那是1999年,數十億美元規模的對沖基金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倒閉後,美聯儲曾短暫干預市場,以平息市場混亂。

但隨着經濟繼續擴張,人們對通脹的擔憂加劇,美聯儲開始加息。加拿大央行緊隨美聯儲的腳步,但步伐較慢,導致兩國利率差距在2000年年中達到75個基點。

在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和市場波動的推動下,到當年年底,加元已跌至64美分,然後在2002年跌至62美分的最低點。

第三個插曲發生在大金融危機之前。在2003年至2006年期間,由於房地產價格迅速上漲刺激了經濟,美聯儲被迫將利率上調至比加拿大高出1%以上的水平。這一次,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石油價格在4年裏翻了一番,加元兌美元匯率推高至91美分,在2007年超過美元。

接下來,美國經濟出現在大蕭條後最嚴重的衰退和觸底,美聯儲將利率降至零,並在接下來的七年裏一直保持這一水平。

那麼,這一切對2024年意味着什麼呢?

圖源:Google

不幸的是,這次油價可能不會來拯救加元了。

Alberta Central首席經濟師Charles St-Arnaud曾在報告中指出,加拿大石油貨幣的時代已經結束。

加拿大石油業投資的減少,以及更多資金流向投資者,其中許多是外國人,意味着油價不再像過去那樣提振加元。

由於加拿大經濟落後於美國,道明銀行預計加拿大央行將於今年夏天開始降息,並在2024年底加快降息步伐。往南看,美聯儲可能要到12月才會開始降息,最終兩國利率之間的差距將擴大到125個基點。

Orlando和Saldarelli表示:「如果出現避險事件,比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加元可能會跌破70美分的心理關口。」

加元兌人民幣匯率

最後,看一下加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情況。谷歌財經的數據顯示,歷史上,加元兌人民幣曾在2007年11月創下1加元兌7.9元人民幣的高位,在2015年1月跌到1加元兌4.47元人民幣的低位。

近期,加元匯率在1加元兌5至5.3元人民幣上下波動。

圖源:谷歌財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加國無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