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眼下,大概是中共建政以來第三次「就業形勢大好」…

我有個同學,畢業以後去某校當了輔導員,然後順理成章讀了本學院的博士,成為學院行政管理人員了......

具體哪個學校就不說了吧,反正不是985和211。

反正前陣子聊天,說起現在就業這個事情,和她進行了一場坦率而詳細的交流。

這兩年,為了提高就業率,學校和學生雙方都付出了很多努力,進一步開闢了思路,找出了新的出路,比如現在短視頻特別火,全民直播屬於一條全新就業途徑

還有在某音上面開視頻課,做教培,很多同學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了人生價值。

其它的,像農村孩子回鄉搞三農建設啊,某多多上自家果園開直播。

這些靈活就業方式,順應了新時代發展需求。

還有一些同學,一心繼續深造,學院、學校各方面也都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辦理延期畢業,或者畢業暫時不想離校,讓幾個實驗室提供臨時科研輔助崗位,宿舍、食堂、圖書館等各種資源依然可以繼續使用,等等等等吧。

她說,總體來說,如今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是好的,落實去處率都在90%以上,學生、學校都表示比較滿意。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清華大學2022級畢業生就業去向情況。清華畢竟是清華嘛,靈活就業率只有10%。

像我這個同學所在學校,到底不能和清華比,靈活就業大概佔到20%,還有自主創業2%左右,擬繼續深造多少多少,但總的來說落實去向佔比90%以上嘛。

據她說,周邊其它幾個學校,上報就業數據都差不多。

總體來說,高校畢業生就業落實去向比例都在90%以上。對比國家統計局發佈最近青年失業率情況,尤其是16-24歲年齡段失業率15%左右。

要知道,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差不多有1100萬人左右,占同年齡段青年一半以上。所以呢,高校為就業數據做出了很大貢獻。

如今年輕人就業形勢,也是靈活就業較多,網約車,跑快遞,當然也包括各種直播,吸納了大量年輕人就業。

要知道,咱們國家對於失業率這個概念,有着清晰、嚴密而科學的界定。必須是曾經工作過,然後在某段時期內(通常是3個月),「在調查參考周內,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了1小時及以上的人」,即不算失業。

由此可見,失業率這個概念,含金量之高。

這方面,各種智庫專家進行了大量專門研究,數據非常嚴謹,結論總體還是樂觀的嘛。

總體來說,全國16至24歲年齡段,差不多有9600萬人,勞動力只佔三分之一,也就是3000萬左右,剩下6000多萬人,其中有4000多萬是在校學生(非畢業生),還有1000多萬,或擬繼續深造,或啃老,都不算勞動力的嘛......

所以,總體形勢是好的。

但有一個小小隱憂,就是張丹丹教授也指出,「疫情後大部分歐美國家的青年失業率不斷下降,日韓則長期保持在較低水平,只有中國青年人失業率...,需要有關部門重視起來。」

特別是,青年是犯罪的主體,如果失業問題嚴重,易導致犯罪率上升,從而對社會安定造成不良影響。

這就不能不讓人回想起80年代時期,大量知青回城,當時也是就業形勢大好,導致了一些社會問題。

在更早呢,為什麼會出現知青大量返城現象呢?起因是大量知青上山下鄉了。為什麼要上山下鄉呢?

其實原因也一樣。是建國以後,50年代有第一部嬰兒潮,這波嬰兒潮在60年代成長起來,但國家經濟發展跟不上勞動力快速擴張,於是只好把這波勞動力疏解出去。

後來改革開放,工業化和城市化開始增長,但後續第二波出生高潮人口也到了勞動力時期,知青返城更是加劇了這個...

如果你是70後,城鎮職工家庭,想必對這個情況有深刻理解。當時這一輩基本上都是兄弟好幾個,到了結婚年紀,家裏分的房子本來就是格子間,還要給每個兒子準備婚房,這可要了老命了...

馮鞏主演著名電影《沒事偷着樂》,如果你看過,就知道,當時解決這個房子問題,基本上就是在原本大院裏面繼續加蓋,馮鞏就是在院子裏面搭了個房子,這棵樹沒砍,就橫在屋中央。

資源就那麼多,房子是不夠,工作崗位嘛.....更不夠

還好,2001年入世,徹底解決了這個難題,中國開啟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工業化進程,經過10多年努力,成為全球最大工業國,擁有全世界最齊全工業門類,不僅解決了98年大下崗問題,還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面貌。

插一句,前兩次大規模青年就業形勢大好問題,某種程度上都是靠農村,農業吸納了過剩勞動力。特別是第一次上山下鄉就是往農村走。第二次這個問題也僅僅局限於城市,哪怕後來90年代農民工成為社會普遍現象,但農村依然是大量農民工後盾,大不了不幹了回老家嘛,至少老家還有我的老房子,還有一塊地可以種。

所以,溫鐵軍說農村一直是中國社會問題緩衝地帶。

但這一次,農村也回不去了。

顯然,國家也在考慮農業的下一個方向。當這一代50後和60後逐漸凋零,未來農村土地流轉問題就會開始提上日程,所以目前也不鼓勵青年大規模再返鄉了......

那麼這一次,當我們已經是全球最大工業國,已經有全球最大規模製造業,還是越到了青年就業形勢大好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很顯然,繼續擴大製造業,繼續靠出口外貿來拉動就業,似乎走不通了。

能佔領的領域咱們基本上都佔了,從家電行業,到手機行業,再到如今汽車行業——還好這兩年新能源汽車起來了,過去2年光是迪子就招了幾十萬畢業生,提高了數十萬個高端製造業崗位啊。

但咱們一個中國,不可能把全球汽車製造業都包圓了啊,即使咱們新能源汽車確實很牛逼,但德系車、日系車海外市場,短時期內也不可能輕易給你啊。

所以想繼續靠製造業來解決就業問題,這個思路不行。

特別是,其實現在很多青年他根本不想進廠啊。他寧願去跑快遞,開滴滴,也不願意進廠996在流水線上打螺絲啊。

這就要說到,咱們製造業雖然強,但是呢,利潤率太低,歸根到底是自己太卷,尤其是很多70歲、60歲大爺們,都還在這麼拼,勞動力價格上不去啊。

一個人啊,但凡他能吃飽活得下去了,就不可能再像窮日子時代,那麼拼命了。這就是所謂的低人權優勢

一個國家,在發展階段,在積累階段,在某個階段,會接受低人權優勢,但是但凡他能吃飽了,有基本娛樂了,他就寧願當三和大神,也不願意去工廠打螺絲了。

那麼繼續擴大投資規模呢?繼續靠各種基建來拉動GDP呢?

曾幾何時,我們為基建狂魔外號而自豪不已。比如貴州,建了全球多少多少座大橋

但與此同時嘛,某個馬逆也在他睡前消息裏面,累計提到最多縣級單位是,貴州獨山縣。

再後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

我就不多說了。

所以呢,再繼續大規模基建,似乎也不是一個好主意了。

而且,投資本身,如今似乎也有點帶不動就業了。其實咱們國家的錢並不少。

那個老生常談的M2新增貨幣供應規模,咱們並不少啊。

但很多研究都說,咱們新增貨幣在空轉,從央行出來,就在各個銀行體系打轉,就是進不到實際經濟活動當中去。很多企業投資意願......

最近2年,一個很流行的說法,說是美國高通脹,咱們這兒是通縮。

在這種情況下,於是就業環境就越是...畢竟就業主要是靠民企,國企央企雖然貢獻了更多GDP,但能大規模吸納年輕人的,還是要無數個中小微企業,主要是民企。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而且吧,這種青年就業形勢大好,似乎也只是一個開端,未來幾年,可能還會更好。

會有越來越多青年,可能要陷入躺平,或者啃老這種狀態。

這個時候怎麼辦?

反正去之前一直提過一個方案,就是給所有待業,擬繼續深造這些青年,提供某種貸款,比如一年5萬,最多可以3年,持續到他找到工作為止...要投資年輕人,要給年輕人希望,要捨得在年輕人身上花錢。

對一個人漫長一生來說,3年10多萬並不是一個多了不得的數字。大多數青年的未來人生,不至於會被這筆貸款困住。

哪怕是安撫住他們呢?畢竟現在就業形勢這麼好。

我覺得,真的是時候考慮該把這一代青年(),括號內容大家隨便填。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蓬輝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