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那個火遍全網的「優質相親男」,深扒背景後細思極恐…

果然,世界就是一場大型的閱讀理解。

「這個男人能嫁嗎?」最近有個相親男的視頻火了。

女網友參加相親,對象條件是這樣:

男,24歲,身高180,985畢業,高知家庭,還在大學工作。

乍一看,這條件簡直是香餑餑。

但有句話說得好:

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而要看他沒說什麼。

看似優秀條件的背後,其實藏了很多的坑。

對這個男人進行深度解剖之後,越扒越發現有太多不合理的細節。

首先:父親校長,母親律師,這種家庭的社交面極其廣,一般不會流落到相親市場,但父母着急相親,一般只有兩個原因:

他實際上並沒有表面那麼優秀,或者是周圍的圈子已經沒人可選了。

第二:在大學工作,但不寫具體的工作,那麼肯定不是老師。

因為大學老師一般都是,研究生或是博士畢業。

本科就能進入大學工作,多半是個閒職,也可能是校長父親安排進去的,個人能力方面也存疑。

第三:校長的爸,律師的媽,而且這個年紀、條件、工作,有足夠的資本去挑女方,但他們對女方沒有任何要求,還特意強調接受女方大三歲。

本人不善言辭、不喜歡與人打交道,會不會有什麼難言之隱?會不會性格有缺陷?

種種跡象表明,這個男人是隱隱約約有問題的。

最後重點:330平的房子,但不是他自己的,也就是需要和公婆住。

家裏有車,但也是他爸媽的。

有些人或許會衝着家庭條件去,但本質上他自己什麼也沒有,母親還是律師根本玩不過他們,最後什麼也撈不着。

看起來的「多邊形戰士」,卻缺失了最重要的一角。

這樣的男人能嫁嗎?

不是看他寫出的條件,而要在完美背後做「閱讀理解」。

不僅男人,女人也是一樣。

有人在網上公佈他所遇到的相親對象。

單看上面的信息,是不是覺得這個女人的條件很好?是很多男生的理想對象。

但網友神通廣大,挖出了背後隱藏的真相。

比如29歲155,但沒提體重,是不是胖?

最後見面發現體重確實偏胖。

長相屬於耐看型,證明不是很漂亮,見面發現確實照片和本人差距很大。

現居成都,證明老家不是成都,且沒有提到自己的家庭背景,多半原生家庭不是很好。

最後也證實:

老家是農村家庭,父親腿有殘疾,還有個弟弟讀高中,家裏屬於重男輕女那一類。

要給弟弟攢彩禮,所以結婚彩禮要得很高。

而新媒體行業,時間自由,收入7k到2w。

找過工作的都知道,一般收入區間寫的跨度很大,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但最後工資多半都是落在最低點。

後續也證明女孩是做女主播的,靠美顏直播讓大哥刷禮物,大哥刷的多時能到2W,而日常薪資基本在七八千。

所以在相親市場,不僅僅是男人,女人也一樣。

那些看起來很好的條件背後,也可能藏着一堆坑。

經濟學家蒙代爾,曾提出過一個定律,叫:不可能三角。

在如今的相親市場,就是存在大量的不可能三角。

很多人相親時總想找個顏值高、性格好、背景強的,沒有缺陷的多邊形戰士。

但最後你會發現:這個人根本不可能存在。

顏值高的可能原生家庭糟糕,性格好的可能長得不好看,有錢的可能脾氣不太好。

而各方面都很完美的,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喜歡你。

有些人執着於臆想中的完美,無非是滿足自我期待。

但殊不知無論男女,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更沒有完美的人。

前段時間有個照片很火。一位警官在做防詐宣傳時,就特意強調:男人的不可能三角。

當一個男人,高帥,多金還專一,還偏偏只對你好。

那麼大概率就是你被詐騙了。

但其實不僅是男人,女人也有她們的不可能三角。

當一個女人,漂亮、有錢、溫柔,還只喜歡你一個人時,你就要小心,她或許是一個偽裝出來的完美騙子。

前幾天台州公安公佈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四十歲,帶着女兒生活的離異寶媽,遇上了一個「完美」男人。

他長得高大帥氣自己開公司做生意。

平時愛好打球,看書,旅遊,還做得一手好菜,和她有很多共同語言,對她細心體貼、無微不至。

這簡直就是她完美理想型,她愛上了他。

但隨後男人聊起了,自己正在做的副業:虛擬貨幣。

此時的她已經被愛情沖昏頭腦。拿出自己的存款100萬,又借了100萬投了進去。

那一刻,她憧憬着未來,但對方拿着她的錢跑路了。

再來一個女版的。

寧波50歲的姚先生,他是一家公司的老闆。

有一天參加一個網絡投資論壇,結識了一個單身離異的女性。

這個女生長得漂亮,性格溫柔,事業有成,但婚姻不幸。

最初倆人只是談工作、聊人生。

越來越發現對方和自己志趣相投,時不時又表現出脆弱,激起了他強烈的保護欲。

兩人很快確定了關係,但故事的結局你可能猜到了。

一樣是金融詐騙,姚先生被詐騙了170餘萬。

但直到報警時,姚先生還在重複:「她一開始不是想騙我的。」

他完全接受不了,這麼完美的人竟然是假的。

但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美的對方,如果你遇到了,那麼這很有可能是,精心策劃的殺豬盤。

不可能三角這個道理,不僅僅是存在於相親市場,也存在於婚姻中。

你與一個男人結婚,如果他賺錢多,那你大概率要接受他不顧家;

如果他顧家陪伴你的時間多,那他大概率賺錢不怎麼樣。

女人也是一樣。如果你喜歡她妝容漂亮、穿衣有氣質,那你要接受她花錢多,生活成本高;

如果你享受妻子省吃儉用,把一切打理很好,那你大概就要接受她不夠時尚漂亮,不是每時每刻能跟上你的步伐。

婚姻就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但裏面的人想出來。

裏面的人一直認為,在外有個完美對象等着自己,但其實這一切都是幻想而已。

正如那句話所說:不要相信那些在野黨,因為誰上台了都一樣。

如果把完美對象放入婚姻生活,每天算計着生活的柴米油鹽,每天在雞零狗碎中滾一遍,都一樣。

婚姻也有不可能三角:錢、情緒價值、愛,很難俱全。

別說三樣都俱全,俱全兩樣都很不錯。

那麼,明白這個不可能三角的道理後,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呢?

第一,要明白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麼。

我有個讀者,嫁入豪門,雖然丈夫和她爸爸差不多大,還有過婚史有孩子,但她看中的就是對方的財力和資源。

後來雖然丈夫出軌,但她仍沒有選擇離婚,因為她根本不在乎愛情和忠誠,她的核心需求就是錢和資源。

我還有個朋友,她的男友家庭條件不好,但她看中的就是他細心體貼、有情緒價值。

雖然他賺錢不多,但每天讓她開心,她不需要男方多會賺錢,因為她自己家庭條件很不錯。

所以,在選擇伴侶之前,每個人都要先了解自己,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麼?

核心需求滿足了,另外一些東西就不必強求。

感情,最怕既要又要還要。

當你理解了不可能三角,或許很多事就能和自己和解了。

第二、你應該明白:所有關係,本質上都是價值交換。

選擇伴侶時,很多人對伴侶的要求,可以寫出個一二三四五六七條。

但有沒有想過,這樣好條件的人憑什麼看上你?

婚姻里也是一樣,有人總是指責丈夫,不會賺錢、沒有本事。

有人總是抱怨妻子,不夠體貼,不夠漂亮。

但如果對方真的如你期望的那樣完美,那TA又憑什麼和你結婚呢?

愛情也好,婚姻也罷,本質上就是一個等價交換。

說白了就是擺好自己的價值,你有什麼就能換來什麼。

想要找到更好的,那先成為更好的自己再說。

《火柴人的立體愛情觀》中,有這樣一幕:

當兩個火柴人彼此有了好感,但靠近時才發現:

看似在同一個世界,卻根本不是在同一個平面。

因為高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不同。

因為位置不一樣,價值觀也天差地別。

他們很努力,但也很難走到一起。

婚戀中,有人擇偶想要「高攀」,有人擇偶想要「降維」。

但那個更好的選擇,永遠是同一維度的人。

即使TA沒有那麼完美,即使TA或許有點殘缺,但TA一定是能夠和你同頻共振的人。

接受伴侶的不完美,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拾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