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端午包粽子,糯米用「長粒」還是「圓粒」?口感差別不小,別選錯

提到端午節,人們的舌尖記憶便自然而然聯想到粽子,甚至會在口腔中回味它的口感和香味,這也是很多人盼望着過端午節的原因所在。當然不僅粽子本身粘糯好吃,包粽子更需要一家人的協作,而這個過程可以很好地將家人團聚在一起,這在現代生活中是非常難得的時光,我想這更是端午節所傳達的重要意義。

粽子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古老食物,關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其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當時是以茭白的葉子包入黍米,所以稱為「角黍」它的形狀與牛角十分接近,主要是用作祭祀。還有一種說法是與先民時期人們所創造的用植物葉子包裹原料進行煨煮的食物,人們認為這便是粽子的原形。後來發展到東漢末,人們開始用蓀葉將草木灰浸泡過的黍米包裹成四角形,這便有了後期粽子的樣子。一直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確定為端午節的傳統食物。

端午節食粽,也體現了非常多的傳統意義,其象徵着團圓,吉祥,同時粽又與「中(四聲)」諧音,象徵着「一舉高中」,「中子(子孫興旺)」的美好的寓意。另外在節日期間,人們喜歡互贈粽子來增進情誼,所以粽子也是親友之間感情的聯繫紐帶。所以粽子不僅是一種食物,其更是傳統文化的載體。端午節一定要吃上幾個粽子才夠吉祥。

端午節將至,包粽子的各種原材料也要準備起來了,粽葉,茅草 ,紅棗……當然最不能少的便是糯米了,這是粽子的精髓。不過如果我們去買,會發現糧店裏往往擺放着長粒和圓粒兩種糯米,不少人便會遲疑了,要用哪一種呢?雖然都是糯米,都具有粘糯的口感,但是二者之間還是存在着一些差別的,選對了更能錦上添花,下面就來跟您詳細分享兩種糯米的差別,看看有道理嗎?

品種差異

長粒糯米

顧名思義,它的長寬比例一般要大於2甚至更多,其形狀接近橢圓或是細長形狀,民間習慣稱之為秈【xiān】糯米。這種糯米一般產於我國南方地區,眾所周知,南方氣候濕熱,作物的生長時間長,也就可以收穫2季甚至3季的長粒糯米,這便是其產量高的原因所在。

圓粒糯米

圓粒糯米更接近於圓形,其形狀矮胖,長寬比例更接近於1,它便是人們常說的粳【jīng】糯米。這種糯米多種植在我國北方地區,那麼受到當地的氣候影響,適合作物生長的時間有限,每年也就僅能收穫一季。相比之下,圓粒糯米要比長粒糯米產量低,這也就直接影響到供求關係,使得它的價格要高一些。

口感區別

雖然二者吃起來都有着粘和糯的口感,但如果細品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長粒糯米口感更加飽滿,更有嚼勁,在高溫的作用下也不易變形,具有更強的可塑性,而且其本身香味也不易消散,所以烹熟之後更具有口感,吃着香味也更足。

圓粒糯米的穩定性就相對差了不少,煮熟後容易爛,吃起來粘性會更高,而且嚼着會有明顯的甜味。

包粽子用長粒還是圓粒

其實兩種糯米都可以用來包粽子,具體用哪種要取決於自己的喜好,若是追求粒粒分明,飽滿的口感,那麼無疑長粒糯米更適合。如果希望粽子吃着粘性更加突出一些的,那麼不妨選擇圓粒糯米。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我們所包的粽子往往要保存較長的時間,而長粒糯米放涼了容易返生,所以再吃食用前,務必要再次熱透,好在加熱後其依然可以恢復粘糯的口感。

糯米的挑選技巧

無論哪一種,我們在購買時都要注意挑選,避免買到陳米或劣質米。

1、觀察顏色,糯米為米白色,即使對着光也是不透明的,因此如果我們看到其中有透明的米,則十有八九是被商家摻入了大米

2、觀察米粒形狀,無論是長粒還是圓粒,如果是新鮮優質的糯米,其顆粒應該是飽滿且完整的,而若是其中的碎米比較多,則可能是陳米。

3、聞米香,最後我們還可以抓起一些糯米仔細聞聞,新鮮的糯米可以聞到淡淡的米香味,而如果聞不出味道或是有異味,則可能已經保存了很久,就不要買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小茉莉美食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