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袁斌:中共為「深化改革」設禁 三中全會將成空

作者:
但問題是,政治上的收緊與經濟上的鬆綁是衝突與矛盾的。不進行政治改革,不可能真正激活民營經濟,不可能真正穩住和吸引外資,也不可能真正發展高科技,更不可能建立規範的市場經濟,三中全會即便出台再多的改革措施,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2023年3月7日,(從左至右)蔡奇王滬寧李強在中共人大會議上。他們是新一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的副主任。

5月23日,中共黨魁習近平在山東濟南主持召開了企業家與專家座談會,大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黨媒報導稱,從今年全國兩會到近期國內考察,「改革」是談及的高頻詞;這次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不僅為即將召開的20屆三中全會做了鋪墊,並且釋放出了進一步改革的信息。

熟悉中共歷史的人都知道,文革後歷次三中全會,主題都是改革。

按常規,20屆三中全會本該去年就開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拖着沒開。上月末的政治局會議終於把會期定在了今年7月。現在離7月只剩一個多月了,各界都很關注,在當下內憂外患日甚一日的形勢下,即將召開的20屆三中全會會提出怎樣的改革方案?將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眾所周知,習近平就任中共黨魁後,一門心思回到毛時代,儘管還把改革掛在嘴邊,但所作所為實際上已經否定了鄧小平的改革路線,其結果,令中國社會陷入全面倒退。時至今日,中共不僅在國際社會空前孤立,國內經濟更是一蹶不振,社會矛盾極度激化。在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習近平為了救經濟保政權,不得不重提改革開放。

也有人認為,參加這次座談會的專家中,包括了以主張「市場化」與「私有化」著稱的周其仁,不排除這次三中全會會重新按下改革開放的按鈕。

其實,即使20屆三中全會放棄習近平之前的倒退路線,重啟鄧小平模式的改革開放,也救不了中共和中國。事實早已證明,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是典型的只改革經濟,不改變一黨專政的跛腳改革,不可能建立規範的現代市場經濟,更不可能實現民主憲政,其結果,只能是權貴的盛宴和狂歡。況且,如今國際國內形勢跟上世紀中共改革開放時已大不相同。

從各種跡象來看,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肯定會對中共十八大以來的政策做出調整,甚至是幅度比較大的調整,出台一些改革開放方面的所謂新舉措,但我認為,儘管如此,這次會議也絕不會、絕不可能全面復活鄧小平的改革路線。

為什麼?

你看習近平提及改革開放時,什麼時候肯定過鄧小平?別說肯定,連名字幾乎都沒提到過。

為什麼不提鄧小平?因為他對鄧的改革開放內心一直都是否定的。

再看習近平這次在企業家與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最值得外界注意的不是他對改革重要性的強調,也不是他對改革主題的勾畫,而是他明確給改革設下了禁區,套上了緊箍咒。

別看習左一個「全面深化改革」,右一個「全面深化改革」,但並不意味着在他眼裏什麼都可以改。他在講話中特別強調,「改革無論怎麼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

乍一看,習近平的「四個堅持」幾乎是在重複鄧小平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其實不然。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中。相比較而言,在對待黨的領導這個關鍵問題上,鄧小平的提法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習近平的提法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並把這一條放在了「四個堅持」的首位。別看兩者只相差幾個字,但其中的內涵卻不是一回事。

儘管鄧與習都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在這一點上立場完全一致,但至於怎麼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涵蓋的範圍該有多大,兩人的看法和主張卻有明顯分歧。

鄧在強調堅持黨的領導的同時,還強調要改善黨的領導。為此,他提出反對個人崇拜,反對家長制、一言堂,反對權力過於集中,取消終身制,解決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正因為如此,文革後中共對民眾的控制,相對於毛時代有所鬆動。而這種政治上的鬆動,又為鄧小平的市場化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沒有這種鬆動,市場化改革可以說根本無法推開。

但在習看來,鄧小平所謂改善黨的領導,恰恰卻是在削弱甚至放棄黨的領導。他強調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其具體內容就是要把鄧江胡時代弱化了的黨的領導重新強化起來,就是要在政治上重新回到毛時代(包括恢復終身制和個人崇拜),就是要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全都聽命於黨,就是要全面收緊之前有所鬆動的黨對民眾的控制。

如此一來,不管三中全會怎麼「全面深化改革」,中共自然都不會也不可能在政治上鬆綁。換句話說,在政治上習還是繼續堅持要倒退回毛時代。近年來言論管控的不斷收緊,反間諜法、保密法的實施,警察權力的不斷膨脹,等等,無一不證明了這一點。

那麼在繼續強化政治控制的前提下,20屆三中全會究竟將怎樣「全面深化改革」呢?我判斷,重點無非是圍繞三個方面做文章——一是激活民營經濟,二是穩住和吸引外資,三是大力發展高科技。三者又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在經濟上鬆綁。近年來,中共在上述三個方面已經出台了一系列舉措,這次三中全會很可能會推出力度更大的舉措。

但問題是,政治上的收緊與經濟上的鬆綁是衝突與矛盾的。不進行政治改革,不可能真正激活民營經濟,不可能真正穩住和吸引外資,也不可能真正發展高科技,更不可能建立規範的市場經濟,三中全會即便出台再多的改革措施,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