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面對東去大江,我們絕不能西去

據說,最近有許多人跳江。

武漢、重慶的長江大橋,聽說都有不少人員值守。我甚至看到一幅照片,救援隊直接守在岸邊,隨時待命。

五月的太原這類事件也非常頻繁。

許久以來疏於碼字的我,忽然覺得,自己有個小小的社會責任,該給大家燉點心靈雞湯了。所以,本文的中心思想就是,呼籲大家堅強地活下去。

前些天,我在網上看到南寧邕江大橋近期多人墜江,有為情所困自盡的女子,有抱着兩歲兒子坐在欄杆上痛哭的男子,甚至還有夜晚在橋上看個江景被變態男抱起投入江水的妹子。

南寧邕江大橋 圖源網絡

這座大橋我很熟悉。1998年,剛從鄉下電廠來到省城的我,每天清晨5點多就起床,迷迷糊糊地蹬着破單車經過邕江大橋,去報館上早班。那時我借住在江南區的一個工廠宿舍里,這是類似於魯爾區鐵西區那樣的區劃,一街之隔的糖廠每到夜晚10點前後就會定時排污,那甜膩噁心的污濁氣體可以催吐,我閉上窗戶在昏黃的燈下寫稿,而一大群青工在客廳大呼小叫打牌賭博。那是我活得最窘迫的一段時期。

但每天的拂曉,我踩着單車穿越邕江大橋,望着滿天星光和迷離路燈,心揣希望。我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個很棒的記者,我相信未來會非常美好,雖然那時我穿着地攤買的15塊一件的T恤,吃着兩塊一碗的桂林米粉。

24歲的我,哪會想到這座橋,20多年後會成為自殺聖地?

第一次接觸到自殺這個話題,是我童年時,在學校閱覽室看的一個連載,似乎是羊城晚報吧,連載了來自香港的故事,有一位接熱線的男士,盡力撫慰想輕生的女性,每天陪她聊。

童年時見識過的自殺,多是為情所困。80年代的青年一言不合就喝百草枯。中年人就比較穩重,我鄰居的女老師跟老公吵架,沒喝農藥,在校門口的池塘邊徘徊許久,一直等到她的鐵杆閨蜜遠遠出現,才撕心裂肺地喊一聲「我不活了」,跳入半腰深的水裏。那天她的學生們在教室等了半天,最後傳來前方線報是「老師在池塘摸魚」。

那個年代,因為成績不好而自殺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大眾普遍默認考不上大學是常態,考上了是祖墳濃煙滾滾。沒哪個家長認為自己的娃必須、肯定、應該上大學,因為當爹媽的都沒幾個見過大學長什麼樣。我的啟蒙老師經常誇讚我是個上大學的料,其實只是因為我長了個大腦袋,大夥都覺得腦容積跟智商成正比。

而現在,當爹媽的往往都上過大學,自然而然認為兒女也應該上大學。自己讀了三本就認為孩子應該上一本,自己讀了211就認為孩子應該上985。其實不然,許多清北的畢業生,孩子也是個學渣。有個分析挺科學的:如果父母智商都特別高,從生物學的角度,他們的娃智商必然會回落,返回到正常的區間。我認同。淺白地解釋一下,比如姚明夫妻都很高,如果孩子理應超過他的身高,以後又再找個高個子,過幾代豈不是要超過三米?造物主不允許這樣。

但無數父母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們拼死摁着孩子讀書,然後就發生了大量跳樓悲劇。今年過年,東部某高考大省鮮見地規定必須把完整的寒假還給學生,你以為是教育部門心血來潮麼?

孩子們苦,成年人又何嘗不苦。

幾十年前的貧瘠年代,我從未聽說過有誰因為找不到工作和口糧而自盡。那時的人,能忍受物質上的所有困苦,反正大家都窮,偶有自殺的,往往與精神層面相關,譬如失戀,譬如被父母逼着嫁給自己不愛的人,譬如在單位受了冤屈。當然,再往前溯,也差不多,許多人是扛不住毒打和虐待而自盡的,並非因為家裏米缸空了。

如今的物質豐富程度不知比當年好了多少倍,但輕生的人數卻飆升了許多。我一直在觀察和思索這個社會問題。

我平生只閃過一次輕生的念頭,是30多年前在大學時,即將發配去水電站的我,站在教學樓的三樓發呆,心想自己如果像飛鳥般撲出去,擁抱那片青翠的草地,怕是一種最具美感的道別。但我旋即覺察到這種意識的危險,馬上下樓去食堂搶剛出爐的肉包了。

後來我也曾不止一次浮起厭世的念頭,但每次都立即警惕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譬如上網下幾盤圍棋,譬如看幾部經典咸片,然後就會覺得生活還是美好滴。

自殺是天底下最難的事,因為你要割捨下塵世的所有眷戀。自殺也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你真要尋短見,沒人能攔得住,一根筷子就能做到,而我聽說過的最悲壯的死法,是一個著名的特工用輕飄飄的膠袋就憋死了自己。

在博客時代和微博時代,有許多讀者當我是知心大哥,當黃色樹洞,經常傾訴他們的各種不幸和絕望。我總是耐心地陪他們聊,各種開導。其實那時我忙得要死,但又想着他們遇上了生活的各種苦難,沒準和我聊幾句就豁然開朗了呢,如果因為我的冷漠無情,他們輕生了,那我會覺得自己手頭欠着人命。

我不是菩薩。自顧不暇呢。但我殘存着最後的一些悲憫和善心,有天在陽台看到對面樓有三個熊孩子居然爬上險峭的屋脊,我急得隔空大吼,把他們罵了下來。不是我有多高尚,而是萬一他們腳下一滑,拍得粉身碎骨,我將來如何能安之若素地帶娃經過那條沾血的路?

眾生皆苦。我有許多朋友都是抑鬱症。從前我無法理解,畢竟他們全都不是沒米下鍋那種人,甚至,有個十年前自殺的朋友在某個房價特別高的城市擁有8套房。但生死與財富無關,當你覺得世界沒意思了,天色便黯淡了下來。

自殺分為兩種,一是情緒性自殺,往往突發,比如今天你失戀了,最愛的妹子嫁給別人了,你瞬間崩潰;二是理智性自殺,比如你反覆失戀,反覆被拋棄,然後評估了一下自己,覺得這一生都已無望,於是選擇絕路,這類自殺更不易察覺。

我查了一下數據,中國每年自殺人數是20多萬,還有200萬人自殺未遂。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需要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

首先,這不是一個能捂下去的問題。任何管理部門都不必試圖隔絕這類信息,在全民自媒體時代,不存在信息真空。比方某個學校出現了學生輕生,你就算讓家屬閉嘴,讓同班同學閉嘴,但整個學校有幾千人,背後的幾千個家庭還有幾萬個親戚朋友,你禁絕不了傳播。而且,越是禁止越是容易出現離譜的謠言。

其次,這是全社會都需要直面、誰都躲不開的問題。當它的數量和烈度已經異乎尋常時,說明必須要尋求解決之道了。尤其是,最近頻發的一些惡性案件,可以看出一些無差別攻擊無辜者的人本質上也是自殺者,只是選擇了更暴烈的方式。這是令我最憂慮的。

當下的社會現象,本文並不試圖去分析成因。

只探討一下我們能做些什麼。

多年的統計數據表明,青少年和女性是自殺的主要群體。

青少年群體面臨的升學和就業壓力最大。我一直費解的是,如今連985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很不樂觀,清北學生去街道辦去當城管、武漢招碩士當廁所所長之類新聞層出不窮,但全國的所有中小學、所有家長依然在拼命卷。你明明看到了卷的終點,那麼焦慮的意義又在哪?

如果說,中小學校長們是出於慣性、出於績效而繼續卷,那麼家長們也是出於慣性繼續卷:正因為工作難找,正因為世道艱辛,所以更需要拼命學習。而且,家長們也把自己在社會上遭遇的困窘和壓力,轉嫁到了孩子們身上。

我覺得上一代父母更加明智,他們對兒女的教育都指向就業。我們這代人,中考時最優秀的學生大多選擇了中專,因為就業有保障,而讀高中是未知的賭途。高考填報志願專業時,我們考慮的都是未來的就業領域。如果當年你告訴我上大學也找不到工作,那我早就輟學去珠三角打工了。

我從不贊同躺平。但,如果奮鬥的結局是失業,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佛系一點。

長沙是個教育特別卷的城市,但我的一些朋友已經放棄卷了。有位朋友的孩子喜歡打遊戲,也有天賦,他就天天陪娃練,而且規劃了未來的職業之路。至於考試成績,朋友不care。

在小縣城的一位親戚,孩子成績普通,我和親戚說,他不是愛吃也愛做菜嘛,照這個路子培養一下,將來若能做一個優秀的廚子,收入比許多白領高得多呢。

相信孩子。他們的謀生能力沒準比我們強。

我家二寶出生於2017年開放二胎的生育高峰——這可能是未來一百年裏最後一個人口高峰,升學競爭是最激烈的,我常和兔媽開玩笑說:咱不急,就算二寶是個學渣,只要復讀三年,就能和2020年出生的那撥生育波谷孩子同場競技了,到時上大學如拾草芥。

我與許多朋友的共識是:督促孩子努力很重要,但一定不能讓他被殘酷的高壓教育扭曲了性格,那會毀了一輩子。做個選擇題吧:你希望孩子將來陽光快樂每天擺攤賣完臭豆腐回來和你共進晚餐,還是希望孩子進了頂級名校但是被魔鬼式教育折磨到變態最後毒殺室友?

自殺的另一個主要群體——女性,我從小便有認知,幾十年前聽說的輕生者多為女性。但這些年來,我聽說的自殺者似乎男性更多,這可能是信息偏差,因為自殺的女性應該多在鄉村,而我對那塊領域不了解。我觀察到的更多是城市樣本。

北京一個心理研究機構調查過,精神障礙、夫妻矛盾、經濟困難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

這是緊密交織的因素。經濟困難必然夫妻吵架,貧賤夫妻百事哀,最後難免抑鬱。

前些天飯局遇見一位在著名房企擔任高管的朋友,他說自己快抑鬱了。

一年來認識了不少餐飲業的巨頭,他們全都活得很壓抑。

而底層民眾的生活,亦不難腦補。

我已經很久沒遇見日進斗金歡天喜地的人了。朋友圈進入了靜默期,發言的人越來越少,記錄幸福的人越來越少。憑直覺,我知道許多朋友正在艱辛地度過各種坎,他們不說而已。

其實我也一樣。但我比較澹泊,心知肚明但從不讓時局影響自己的生活,每逢節假日就帶娃四處晃蕩,平時琢磨做各種新菜飼養神獸。一位身處京城的湖南籍朋友,對我今年初帶着倆娃翹課去爬八達嶺長城驚詫不已,他知道湖南娃在期末考前請假是不可思議的。但我是用浪蕩不羈,來抵抗內心的塊壘。

疫情三年,我倒沒想過輕生,但坦白說,我非常厭世。那時每次出門,幼小的二寶總會很乖地主動戴上口罩,我很悲涼,不知道這樣的時光要持續多少年。我覺得活着真沒意思,跟行屍走肉一樣。

也正是那三年,我理解了所有輕生的人。我經歷過許多風浪和坎坷,我看盡過人世涼薄,我對倆娃特別有責任感,即便這樣,我尚且覺得人間無聊無趣無味,那麼,許多人厭世又有什麼稀奇呢。

我主張,在這樣的時代,大家得有一種痞子心態。你不怕餓死我也不怕,你能苟且我照樣能。在語文教材里,阿Q是個負面典型,但不得不說,當你被生活捶得萬念俱灰時,想想阿Q,就會通透了。

既然改變不了塵世,那就像我去年那本書名說的,與塵世相愛罷。

自殺無非兩種緣由:太糊塗了,或者太清醒了。

你們發現沒,活得長的人,都是沒心沒肺的那款。

有人說得好:欠債就欠債唄,大不了不坐高鐵不住星級酒店,這輩子慢慢還,今生還不了就來世再還。你的債總不會比那幾大房企多,比地方債多,人家都沒跳江,你跳什麼。

所以,不管多難,都請你們,好好地活下去。我們的父輩和祖輩,經歷過的年代更加貧瘠悲苦,他們能熬過去,我們為什麼不能呢。

更何況,跳橋都要被罰款了,這成本不小。其實可以更人性點,在通告上放個付款二維碼,掃完交錢之後您再跳。不過也有朋友認為這圖是P的。

從今天起,儉樸地活着,和奢侈品絕緣,不攀比不沮喪,把有限的錢都用在刀刃上,不相信任何創業神話,不借錢給任何大忽悠,能坐地鐵就不必打車。

從今天起,承認自己是螻蟻,是最平凡的人,十輩子都做不成蓋茨巴菲特馬斯克。承認自己的娃不是天才,他已經很努力了,踉踉蹌蹌地跑着,我們做不到的,不必苛求孩子能做到。

從今天起,學會在狂風驟雨中冷淡一笑,想想自己的祖先,有哪一輩活得輕鬆過,所以,咱們遭遇的一切都是命定的。曾經的幸福時代,那不是你該得的,那是你投胎得到的意外大獎,是命運的宮外孕。

狂風驟雨中我們即使不站在C位,也要活出格調,哪怕是山寨的格調。

不要跳江。

不要跳樓。

不要跳海。

不要擰開煤氣。

不要用利器對着自己的手腕。

上個月我在上海幹活,某天在超市裏碰見一個女孩,忽然怔了。她那外貌和175左右的身高,像極了我20多年前的一個前同事。那同事是長春人,畢業於復旦,很聰慧,寫稿做版都挺有靈氣,後來因為失戀加失業加父母患上癌症,作為獨生女的她扛不住,在廣州開煤氣自殺了。她自戕前一個月我在廣州大道的公交站台遇見過她,她臉色晦暗心神不寧,與我草草打了個招呼就走了。

那天,我在徐匯區太原路上,鼻子酸了一下。那位女同事,如果自盡那年投胎,正好是眼前這妹子的年齡,她是不是轉世到了這座前生有緣的城市?那年最後一面我如果邀她吃個飯喝個酒聊個天,她會不會還活着,現在怕是忙着送娃中考了吧。

許多人自盡的念頭,其實就是那一瞬。旁人能若攔住,他們就會與蒼生一樣看盡今世霞光的來去,潮水的起落,天下的興衰。攔不住,他們就會變成一塊冰涼的石碑。

成年人都知道如今之艱辛。壞消息是將來大概率會更壞,好消息是你並不孤獨,滿大街都是同道中人。

希望每個人都開始重視心理健康,關心你的親人朋友,也關心你自己。

挽救輕生者最卓有成效的一個方法,據說是迅速聯繫到他最親近最在乎的人,讓他明白毀滅自己對生者帶來的巨大創痛。

所以,我們比任何一個時代都更需要愛。不是膚淺的肉麻的愛,而是能支撐我們堅韌活下去的那種愛。

看到一個視頻,挺感動的。廣西欽州的一個父親,總是帶着孩子彈結他唱歌,看得出他的家境不算好,但他們父子的快樂如此真實,如此觸手可及。

讓我們好好活下去。上天給我們繪製好的地圖還沒走完,誰都不應該放棄和早退。

讓我們死皮賴臉地活下去。相信枯木逢春,相信苦盡甘來,相信沒有一個冬夜不能逾越。只要活着,我們就能看見一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劉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