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汽車世界 > 正文

跑了300公里的高速後,才知道新能源車和油車的區別,都是真心話

開了10多年的燃油車,總行駛里程超15萬公里,粗略估算,1公里約8毛錢,油費至少花了12萬元,然而開電車的朋友卻說1公里花費還不到一毛錢,放在前5年,我不屑這樣的差距,但5年過去了,我對新能源車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這個五一假期,朋友準備自駕游,考慮到電車續航和充電的顧慮後,朋友和我換了油車,幾天相處下來,有幾點真實的用車感受必須要說一說,電車4大優勢很明顯,但3個痛點才是硬傷,這或許是很多新能源車主共同的心聲!

第一點、那些說沒有續航焦慮的車主,肯定不是真心話。

以廠家標稱續航為550千米的車型為例,原本想着至少能跑400公里,沒想到差點叫了拖車,高速路上,當車速超過100千米/小時以上,耗電幾乎翻倍,再加上開着空調、音樂等設備,尤其到了冬季低溫天氣,實際續航差不多要打5-7折。

也就是說,充滿一次電只能跑300公里左右,單程行駛250公里就要提前計劃充電了,因為充電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有的充電樁壞了,有的不兼容,還有的可能已經有車主正在充電,尤其是節假日,排隊2小時充電1小時是很常見的事。

每當電量低於50%,總想着要找充電樁將電池電量充滿,這樣才有安全感,當電量低於20%,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看一眼剩餘電量,就怕行駛中突然沒電,高速上不僅危險且拖車很貴。

其實並不是因為電車本身續航不夠長,而是充電慢,如果像油車一樣,充滿一次電只需10多分鐘,那續航顧慮自然也不會有了。

第二點、如果不能安裝個人充電樁,那還是要再三斟酌!

都知道新能源車充電省錢,的確,家用充電樁到了晚上,一度電還不到0.5元,百公里電耗算15度,這樣算下來,1公里的花費還不到0.1元,而油車幾乎是電車的6倍以上,所以省錢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如果沒有個人充電樁,只能到外面公用充電樁充電,不僅麻煩,時間成本高,而且整體用車成本也會上升。

按照目前第三方充電樁的電價+服務費+停車費等等,基本上都在1.2元-2元之間,這裏以1.5元一度電為例,算下來一公里花費約0.23元。

只看充電仍然比油車划算,但如果算算二手車保值率、每年保險費、後期維修等方面的費用,電車的優勢也並沒有那麼明顯。

第三點、每年行駛里程還不到1萬公里,電車的優勢還不如同級油車。

對於大部分家用車來說,平均每年行駛里程在1-2萬公里之間,詳細算算賬,如果每年行駛里程超過2萬公里,或者說行駛里程越多,從經濟成本來說,電車肯定越省錢。

但是,也有很多人每年行駛里程還不到1萬公里,油車油費算8000元,電車在外面充電,電費算2000元,以20萬的兩款車為例,同樣都開8年,電車比油車省了4.8萬元,但是,油車賣二手車還能賣8萬以上,而電車可能5萬都沒人願意要吧。

再算一算,每年保費多1000元,8年算8000元,還不算幾年後電池衰減甚至換電池、維修電池等費用,這樣綜合算下來,油車和電車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這樣看來,你是願意選油車還是電車?結論一目了然。

以上主要說了電車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但話又說回來,電在動力性能、NVH舒適性、外觀、內飾、智能化、綠牌等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這也是為什麼短短几年,單周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就超過50%。

其實,很多人買電車,並不會想那麼多,對於大部分車主來說,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市區周邊用車,偶爾節假日回趟老家、跑一趟高速,電車也能講究,甚至很多家庭都有兩輛車,這種情況下,看看外觀、科技感、智能化、出行成本等方面就可能選電車了。

所以說,隨着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未來可能是電車,也可能是混動車,甚至可能是氫能源車,這些新能源都可能超過目前的油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只是說,目前階段,新能源車還一些不足支出有待完善,還要根據個人用車場景、個人喜好進行選擇,比如說,方便安裝個人充電樁,家裏已經有一輛油車,每年行駛里程多,又或者在限牌、限號城市,那新能源車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反之,油車更省心、省時。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車主看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