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王允:512汶川大地震中國人16年的追問

作者:

今年5月12日,是2008年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16周年紀念日。這些年來,中國政府一直拖延對地震中因學校質量不合格、建築倒塌造成大量學生傷亡的回應。但直至目前,仍有不少中國民眾在執着追問政府的責任。

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鎮的選民李德全4月15日就向其所在地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共12名代表發出了約見申請,其中包括洛水鎮第二十屆人大代表楊昌海、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劉光強等人。李德全要求在5月7日到9日期間,與這些代表舉行約見會議,反映問題。但直到5月9日,李德全也沒有見到上述12人中的任何一位。他對本台記者說,「反正就是沒見到。」

所以,李德全在5月9日提交了《人大代表履職評價記錄》,對這些代表提出「嚴厲譴責」或「嚴肅批評」,其中「譴責」次數最多的是7次。記錄中還提到,楊昌海等3位洛水鎮人大代表已經26次未參加選民約見,其他人有25次或10多次沒有參加約見。

李德全又在5月10日再次提交了《人大代表約見書》,約見對象仍然是上述12人。

硬骨頭

但在記者獲得的5月9日和5月10日的這兩份文件中,李德全都沒有寫明約見的理由。

李德全想對人大代表反映什麼問題,當地政府部門的人似乎都很清楚。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李德全12歲的女兒因其就讀的洛水鎮洛城小學校舍倒塌,和其他100多位同學不幸遇難身亡。這16年以來,李德全一直在向政府不同部門申訴,甚至向法院提出了起訴,希望追究校舍倒塌的責任者。但他一直得不到答覆或處理。

不僅如此,李德全還一直受到警方的監控和騷擾。記者對他的採訪極為艱難,他的電話和微信都受到監控。李德全在與記者有限的通話時間中說,「今天不是時候,真的,不要在今天這個節骨眼。上一次也是採訪,他們就把我弄進去。」

512大地震已經過去了16年,這場地震的有關話題似乎正在淡出人們的視野。在中國媒體乃至海外的中文社媒上,已經很難看到因為這場地震失去年幼兒女的家長們繼續維權的消息。多年來一直與李德全保持聯繫的維權人士林生亮對記者說,李德全是硬骨頭,他是一定要討個說法的。

無法滿足的最低要求

目前身在美國的成都人楊雨512地震時正在成都。因為住在市中心,楊雨家並沒有受太大影響。

地震後第三天,楊雨就帶着香港電台的攝製組進入了地震的核心區域四川北川老縣城。他當時在現場就看出了學校建築垮塌比其他建築更為厲害,「學校的垮塌是一種整體性的垮塌,不像別的居民樓。居民樓也在跨,但它們有些沒有倒下來,有些只是開裂,或者有些只是斜起來。但(學校建築)整體性的垮塌,有些學校就變成了一塊平地。」

楊雨從現場回來後,很快在網上也看到人們在討論學校垮塌嚴重的問題。一個月後,楊雨又和四川的異議作家譚作人協助從廣東趕過來的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艾曉明進入地震災區,拍攝學校受災的影像資料。一年後,艾曉明製作完成了反映512地震中,學校建築豆腐渣工程造成學生死難的紀錄片《我們的娃娃》。

當時還是廚師的楊雨也加入了「死磕」學校建築質量問題的社群,「還有都江堰新建小學的家長,來我們成都『讀書會』來講過一次。」楊雨說,他們當時作為成都公民社會的成員,直接對政府提出了要求,「官方統計的數字是在地震中遇難的學生有5335名,那你們就把這5335個名字公佈在《華西都市報》或《四川日報》上。」

但楊雨說,就是這個最低的要求這16年以來也沒有得到滿足,直到今天。他分析說,政府方面對於這些維權的家長一直採取拖延的態度,「你家長不可能每天12個小時都在維權、上訪這些事情上耗,你總得上班吃飯吧?」

「不遺忘是一切的開始」

但政府的拖延,難以抹殺人們對這場地震的記憶。身在美國三藩市的「金吉」早在4月底就開始策劃,在5月12日當天舉行播放艾曉明紀錄片《我們的娃娃》的活動。她對記者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因為我覺得,不遺忘是一切的開始。政府是很希望我們忘記這件事情的,但我們去紀念以及我們去追問是很自然的事情,是人本性使然。」出於安全考慮,她用化名接受採訪。

地震發生時,金吉在成都讀小學。對地震中倒塌的學校樓房造成大批學生死亡的情況,金吉還有很多記憶。但她對記者說,這麼多年,她依然無法獲得有關這些死難學生的具體消息,「我是沒有看到為什麼這麼多學生傷亡,誰應該負責,以及後續家長的權利是否有得到保障等等。」

她提到了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視察地震災區時說的那四個字「多難興邦」,她感覺有些諷刺,似乎中國社會這些年並沒有在這件事上學到什麼,「就好像這件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大家沒有說因為這個事情以後,我們要督促在建設學校的樓房時一定要達到一個什麼震標,或者小學生、中學生或大學生每年進行一次地震演習之類的。根本沒有這些東西。」

金吉這次參與策劃的播放活動,是與當地的青年行動組織「擦星星事務所」合作,這個組織此前就放映過展現上海白紙運動的紀錄片《烏魯木齊中路》。她說,從當年四川地震中倒塌的學校建築,到近年的白紙運動等等,都不是單一的事件,而是可以找到一條線索,「如果你去看這個線索,你就會看到,中國的公民社會行動空間不斷縮小,以及隨之而來的政府責任不受監管。後來很多災難發生,但我們都不知道受害者的名字。」

五子登科的中國

對512地震中國政府責任的追問和研究,也是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政治學教授夏明多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

夏明也是成都人。512地震發生時,夏明還在紐約。但5月23日,夏明就和HBO(美國家庭票房電視網)團隊進入了地震災區拍攝當地實際情況。夏明及其同事擔任製片人,HBO出品的紀錄片《劫後天府淚縱橫》在2009年還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提名。

夏明認為,512地震以來,中國在災害救助以及追責體制方面並沒有什麼進步,「現在的救災機制整個就是在2008年那一年應付各種災難時成型的。就像我說過的,它就是一個維穩國家、監控國家。」

夏明在2008年5月23日帶團隊進四川拍攝災區現場,被看似政府密探的人士跟蹤,他們的行動很快就受到當地政府的阻撓。團隊所有人甚至在6月一度被警方抓捕,幸好團隊對應付專制國家的警察有經驗,才得以把拍好的素材帶回美國。

夏明提醒說,中國政府當年對四川地震災後處理的嚴格控制有一個重要的背景是北京奧運會,這種控制在奧運後被延續,「他們把奧運的這些監控、維穩機制進行了常態化,最後把中國變成了一個緊急狀態的國家。」

夏明把這種控制狀態總結為「五子登科」。他解釋說,五子包括槍桿子(軍隊)、刀把子(警察)、筆桿子(媒體宣傳)、密探子和錢袋子,「今天它無非還是使用這種五子登科的方式,只是今天它的錢袋子越來越癟了。所以,它的槍桿子、刀把子和筆桿子這些就運用得越來越強硬,越來越直接,越來越不像過去那樣遮遮掩掩。」

夏明介紹說,他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中國在震中》中,分析了2008年以來中國形成的控制體系。但他指出,書中採用了他2010年對中國民眾進行的問卷調查,從這些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中國民眾的權利意識越來越強烈,對政府的依賴度也越來越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