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歐盟特使:中國"痴迷國家安全"給經濟復甦蒙陰影

作者:

歐盟駐中國大使表示,中國取消疫情禁令後,人們期待的開放和放鬆管制「並未到來」。這位西班牙外交官還質疑中共官方的經濟數據。他指出,房地產市場困境和消費疲軟是中國經濟的信號。

北京"一帶一路"論壇沿街裝置上的監控攝像頭投下陰影。2023年10月15日

據《南華早報》1月17日報道,歐盟駐華大使豪爾赫-托萊多(Jorge Toledo)表示,中國政府"對國家安全的痴迷"正在給其經濟復甦蒙上陰影。

在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周三舉辦的在線研討會上,豪爾赫-托萊多說:「我們原以為開放和解除對疫情的封控,會減少控制,人們會感到更自由。但事實並非如此」。

他說,現在歐盟外交官們發現,他們不僅很難見到中國官員(官員與外國人員接觸需要安全許可),而且也很難見到中國的學者和智庫成員。

這位歐盟駐華大使解釋說,現在在中國,"對國家安全的日益痴迷隨處可見,到處是帶有面部識別功能的攝像頭。國家和黨的幹部、官員會見外國外交官需要獲得許可,在幾年前不可能是這樣,這是最近才出現的」。

這位西班牙外交官說,在冠狀病毒事件之後,這種控制程度已經延伸到了學術界。"你再也不能自由進入中國的大學了。大學裏的學生和教授以及智庫的中國成員需要獲得授權才能與我們會面,這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而且這種情況還在逐漸增加"。

他繼續說,"我們都以為,在經歷了四年的經濟活動低迷之後,尤其是2022年,會是一個強勁反彈的年份。但事實並非如此」。

本周三,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對專家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67%的受訪者認為,"以增長和社會成本為代價的一切安全化"是中國政府在2024年最有可能採取的方針。

李強被打臉

南早這個報道說,托萊多大使的講話和調查結果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本周在歐洲之行中表現出的穩定和開放意識格格不入。

在周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李強向在場的"商界領袖"和"老朋友"發出呼籲,告訴他們中國市場"不是風險,而是機遇"。

李強說:「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我們將繼續創造有利條件,讓世界分享中國的機遇」。

李總理還引用周三確認的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5.2%的官方數據,為中國的經濟復甦進行了有力的辯護。

周三,在都柏林,中共總理李強與愛爾蘭總統米高-希金斯會面時重申了這一信息。

新華社援引他的話說:"雙方應共同努力,維護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保持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順暢流動。

質疑5.2%增長率

歐洲駐華大使托萊多還對中國經濟反彈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他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和"消費沒有像預期那樣增長"的事實是一個警示。

托萊多說:「一些分析師不相信這一點。對於5.2%的增長率,我們表示質疑,看看會發生什麼」。

歐盟負責中國事務的最高貿易官員伊娃-瓦萊-拉加雷斯(Eva Valle Lagares)補充說:"如果中國不控制其經濟失衡,將繼續給世界的開放經濟體帶來問題。

拉加雷斯女士在同一活動上發言說,中國經濟的任何改革都可能有利於其本地運營商。她說,「改革不是開放,而是控制。因此,我確實看到投資方面現有的市場准入不對稱現象仍在繼續。我還看到一直以來(中國)的有效果政策也在延續:「保護國內市場,促進自給自足,打造國家龍頭企業」。

南早這個報道說,歐盟準備在下周公佈其經濟安全戰略的新細節,充實去年九月份提出的關於對外投資審查和出口管制等問題的基本建議。

歐盟目前正在調查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補貼問題,而風力渦輪機部件和太陽能電池板等領域也傳出了進一步調查的消息。

托萊多大使說,冠狀病毒事件後,中國已成為"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導者,擁有最好的供應鏈"。

"不利的一面是,這導致了產能過剩和價格崩潰,[一個]可以預測到未來的威脅是......中國將開始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價格充斥市場"。

這篇報道說,雖然中國不太可能成為今年歐洲議會選舉的一個議題,但托萊多認為,產能過剩問題可能會讓選民想到北京。

「五年後,它的影響力會更大。如果我們的市場和投資領域充斥着中國產品,這將對下屆歐洲議會選舉產生更大衝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