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人民路56號:江平和他11個「小夥伴們」的命運

作者:

1949年2月,中央批准發佈了《中共中央關於廢除國民黨〈六法全書〉和確定解放區的司法原則的指示》,把國民黨的法律制度都當作"舊法"予以廢除。隨後又把大約6000名"舊法"人員從司法部門清除出去。

"舊法"已廢,"新法"亟需建立。當時,中蘇處於蜜月期,為此,一場"求法蘇聯"的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1951年7月6日,教育部發出《急速選拔留學生的指示》,要求各單位在6天之內選定"政治上可靠"的學生,並"由保送部門首長親自簽字負責"。

各行各業的人都來了,是否學習過法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政治可靠。幾番遴選,第一批留蘇學法的12名成員確定。

他們是:江平、陳漢章、穆謨、王叔文、吳建璠、司馬念媛、魏敏、佟明暉、劉鑒、李延茂、陸思明、謝讓柏。

他們先在燕京大學集中學習半個月,然後坐了九天九夜的火車,穿過中國東北與西北利亞荒原,最終抵達蘇聯的喀山,就讀於喀山法學院。

1952年,喀山法學院併入喀山大學,學制增加了一年,要五年才能畢業。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蘇聯大赦罪犯,喀山治安環境很不好。大使館應學生們的要求,把他們轉到了莫斯科大學。

這期間,有三人因故提前回國。1956年和1957年,剩下的人也都陸續回國。

回國後,中蘇關係陡轉直下,加之各類運動迭起,這批留學生的命運隨之起伏跌宕,充滿了歷史浩嘆。

劉鑒

他是延安老革命,沒有上過大學,由湖北檢察院派出到蘇聯學習,在留學生中擔任支部書記。中途回國,後去華中工學院,沒有從事法律工作。

謝讓柏

由公安部派出到蘇聯學習,中途回國,不久跳樓自殺。

穆謨

原名侯恬,1926年生,四川自貢人。去蘇聯學習前是天津市法院審判員,實際上沒有學過一天法律,曾經參加赴緬「遠征軍」,抗戰勝利後考取瀋陽醫學院並加入地下黨。「解放後」,他被分配至天津市法院。

留蘇期間,因為與女同學發生戀愛關係,被迫提前回國。

從蘇聯回國後,穆謨在天津市法院做民事審判,但很快成為肅反對象,就此離開審判一線,在研究室工作。

「反右」之後,穆謨被下放勞動。1958年,在挖海河工地上的他接到調令去籌建物資局,管理需要外文知識的八種優質鋼材。從此一干20年,他成了通曉各類優質鋼材的專家。

1979年,穆謨回到天津市高級法院,曾參與《民法》的起草。

1990年離休。

陸思明

由雲南方面派出到蘇聯學習,回國後下落不明。

李延茂

由天津市法院派出到蘇聯學習。回國後被分配到外文出版社,後又調往四川省圖書館。

李延茂離過婚,後妻帶來幾個孩子,開銷大,家裏負擔重。「文革」中被指盜賣圖書,輪番批鬥後跳井自殺。

司馬念媛

女,天津人,從北京大學派出到蘇聯學習。回國後去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從事工會法研究。

「文革「中,同事們都被下放幹校,司馬念媛則由於丈夫偏癱、家庭困難而留守。在法學所,曾經學業優良的司馬念媛從事圖書管理。

1980年代末去世。

魏敏

由內務部派出到蘇聯學習,回國後到北京大學法律系,從事國際法研究。

「文革」中魏敏先是受到嚴酷批鬥,後來又奉命進入「梁效」寫作班子。「文革」結束後進了「學習班」。

此後,魏敏和王鐵崖【著名法學家、曾擔任海牙國際法庭法官】合作,出版了國際法教材,影響頗大。

魏敏一直身體不好,1980年代初去世。

佟明輝

女,同學中年齡最大,由北京大學派出到蘇聯學習。回國後去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工作,後又輾轉去了吉林大學圖書館,未從事法律工作。

吳建璠

1926年生,湖南常德人,曾在西南聯合大學就讀,抗戰勝利後轉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後又就讀於華北革命大學哲學系。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檢察署派出蘇聯學習。

回國後到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曾擔任法學所副所長。

他被公認是法學所最博學的人,但因為出身不好(父親曾在舊北平法院任職),在政治上卻很邊緣,甚至多年找不到結婚對象。

他在進入法學所之初選擇了刑事訴訟法,此後放棄。他晚年在《我的研究之路》中回憶,在參與司法機關調研時發現,在蘇聯學的理論聯繫不上中國的實際,「我思想上感到惶惑,究竟什麼才是對與錯、好與壞的標準呢?」

惶惑之下,吳建璠主動擔任法學所新成立的圖書館管理員,轉向法制史研究。

本想一頭扎進故紙堆的他卻成了捲入法治進程最深的人之一。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件審理開始後,吳建璠被指派參與兩案審判的預備工作。他在審理中提出了對兩個集團成員「不殺」的主張。這一關鍵意見實際上被採納。

三年之後,吳建璠又被指派參與香港問題談判,此後相繼參與了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起草,後來進入香港基本法委員會,成為「五大護法」之一,一直工作到2003年。

2004年,吳建璠去世。

王叔文

1927年生,四川省青神人,畢業於四川大學法律系,由四川大學派出到蘇聯學習。

回國後去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在所長張友漁的支持下,做憲法研究,編著了《憲法基本知識講話》,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法律教材。

「文革」之中,王叔文和吳建璠一起被下放到幹校。

1980年代初,王叔文參與了新憲法的起草工作,貢獻突出。他與吳建璠同列香港基本法「五大護法」。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工作期間,他推動成立憲法委員會,但未果。

王叔文曾擔任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2006年去世。

陳漢章

1925年生,浙江海寧人。由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派出蘇聯學習,此前職務是翻譯,翻譯過蘇聯《刑法典》,參與制定過新中國第一部法律——婚姻法。

陳漢章留蘇期間與陪同蘇聯專家訪華的俄方翻譯拉婭相戀,後拉婭懷孕生女。

回國後,陳漢章去國務院法制局。「反右」後不久,法制局被撤銷,陳漢章被轉入國務院秘書廳。1968年下放幹校勞動。1974年回到北京,被借調到北京圖書館,整理俄文書。直到1979年調到了中央政法委員會,曾參與《民法》的起草。

1982年5月,《民法》起草完成後,陳漢章便去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從事民法研究。1987年離休後又被返聘了五年。

因出身、歷史和跨國婚姻,陳漢章命運多舛。

他父親陳維敏被認為是「28個半布爾什維克」中的一員。建國初期陳漢章在法律委員會的上級是王明。這使得他背負難以卸脫的歷史負擔。

「文革」開始後,妻子拉婭被打成「蘇修特務」,陳漢章成了「特務下級」,無奈下拉婭回國。餘生之中,陳漢章只在1987年出訪蘇聯時見過一次女兒安娜和外孫女,當時拉婭已經過世。

陳漢章另一鮮為人知的貢獻,是在「文革」後期與田大畏合譯《古拉格群島》。

2011年,陳漢章去世。

江平

1930年生,浙江寧波人,由北京市團委派出到蘇聯學習。

能第一批留蘇,江平沒有想到。他被安排學了法律。其實他最初的想法是當個記者,「因為我覺得新聞記者是無冕之王,有很多的獨立性,可以批評政府,可以為民請命。記者的工作也符合我的性格,所以後來我就報考了燕京大學新聞系,當時燕京大學的新聞系是最好的。」

雖然法律枯燥無味,不像新聞那麼自由奔放。但江平還是欣然從命,「不管怎麼說,既然國家派我去學,我當然是抱着崇高的使命感去的。」

留蘇期間,江平和下一級的法律班女生陳綏相戀,二人商定回國結婚。

回國前夕,有兩件事對江平影響很大: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和中國司法代表團訪蘇。

很多年後,江平回憶,秘密報告公佈後,引發了他們對於造成個人崇拜的制度的思索。

還有就是,中國司法代表團訪蘇期間,江平和陳漢章擔任翻譯,陪同考察蘇聯的司法現狀。沒有想到的是,代表團回國之後,好幾個人被打成右派,原因是他們受訪蘇見聞的影響,主張無罪推定理論等。

這兩件事,預示了江平和同學們回國後的命運。

回國後,江平分去北京政法學院工作。據他自述,他是懷着進入「天堂之門」的希望回國,備受北京政法學院院長錢端升看重。不料,轉眼之間卻墜入地獄。

大鳴大放時,江平很積極,帶頭起草了一張二十人聯署的大字報,後來被定了兩大罪狀:一個是二十人大字報,還有就是攻擊社會主義。

1957年的反右,給江平的打擊很大,影響了一生。他被打成右派之後,新婚妻子在政治壓力下與之分手。不久,他在下放至門頭溝的勞動中,不慎整個人被卷到火車底下,失去一條腿。

1970年,北京政法學院被撤銷,江平下放到安徽宿縣幹校勞動,以後輾轉到延慶中學教書,直到1979年。

從1957年到1979年,這22年,江平實際真正教學大概只有七年。「文革」十年沒有事可干,他幫人家抄大字報。這是個很苦悶的年代,不能看書。他從蘇聯回來的時候帶了許多書,但到了「文革」後期,把絕大多數書都當廢紙賣掉了。

後來在一首回顧留學生涯的詩里,江平寫道:「域外空行萬里路,燈下枉讀千卷書。」

1978年北京政法學院復校,江平回到民法教研室,大膽提出開設兩門新課程:「羅馬法」和「西方國家民商法概要」。前者主要介紹古羅馬的私法,後者主要介紹西方國家尤其是大陸法系國家的民商法制度。

1983年1月,江平正式擔任北京政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成立後不久又擔任了副校長。

從1982年民法通則開始起草,到1986年4月民法通則在全國人大會議上通過,江平都直接參與立法工作。他與同為顧問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佟柔、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教授王家福、北京大學教授魏振瀛後來被人稱為「四大名旦」

此後比較集中的一段時間,江平陸續參加包括公司法、合同法、信託法、物權法等立法工作。

他曾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1990年卸任後,開始對公共事務發表意見,成為中國法治最有力的吶喊和推動者之一。

他主要語錄:

為什麼我一開始就對民法感興趣呢?主要的原因是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傳統,中國對私權歷來不重視。我所理解的私權,就是私人企業、私人財產和私人權利,在中國提倡私權保護,是刻不容緩的責任。

法治在中國的發展,總的來說,是退一步進兩步,還是在不斷地前進。我的中國夢,就是法治天下。

我這輩子最欣慰的事情,是沒有說過違心的話。如果來生讓我重新選擇職業,我仍然要選擇大學教授。因為我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有自己的理想,要為這個理想來說話。

2023年12月19日,江平去世。一個不知疲倦的吶喊者停歇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人民路56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