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逃港歷史紀念碑在加州自由雕塑公園揭幕

——中國大陸逃港歷史紀念碑在加州自由雕塑公園揭幕

活動參與者在中國大陸逃亡香港歷史紀念碑前合影(美國之音張木林)

洛杉磯—

12月10日(星期天)是「國際人權日」,由海松會主辦,自由雕塑公園及洛杉磯香港論壇協辦的中國大陸逃亡香港歷史紀念碑揭幕儀式在加州自由雕塑公園舉行,現場近200位參與者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立碑機構海松會代表、紀念碑浮雕創作人陳維明、美國東部逃港者代表以及洛杉磯論壇代表等,在儀式上分別發表了講話。隨後,與會者緊握紀念碑兩側的麻繩,在倒數中拉下了覆蓋在浮雕上面的美國國旗,完成了揭幕儀式。

2023年12月10日(星期天)「國際人權日」,中國大陸逃亡香港歷史紀念碑揭幕儀式現場(美國之音張木林)

據香港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整個70年代中國逃往香港的人數高達51萬多人,其中在1978年至1980年的三年間就有42萬人。這一數字尚未包括50年代和60年代因各種政治運動以及大饑荒時期逃離的人數。而根據開創大逃港歷史的學者陳秉安的研究,從1951年到1980年的三十年間,約有161.4萬人成功逃亡至香港。

「自由乃人類與生俱來的權利,但是需要用生命來博取,是一種慘痛的經歷。這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經歷了這種苦難,規模之大,歷時之久,史上罕見。我們希望以紀念碑的形式記錄這段史實,以警示世人,」主辦這次活動的香港海松會會長李民說。

雕塑見證歷史:紀念碑再現中國大逃港歷史畫面

華裔雕塑家陳維明表示,他對今天的儀式感到非常欣慰。在國際人權日,他說他深感人權和自由的來之不易,正如他的浮雕所展現的那樣。這些作品生動地呈現了人們如何用生命和鮮血來鑄造和雕刻這段歷史故事,以警示後人,一旦離開了人權和自由,生活是如何的悲慘。

「這件作品的背景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發生在中國的大逃亡事件。人們逃離中共暴政,『游往自由』的歷史。在作品的五個場景中,有一個場景是那些逃亡的人,他們用腳『翻牆』,而現在的人用鍵盤翻牆,現代人花的是時間,而他們花的是生命和鮮血,」陳維明告訴美國之音。

陳維明指出,在逃亡途中,一些人遭遇中共軍警和巡邏艇的攔截,倒在槍林彈雨中,失去了追求自由的希望。還有人在抵達香港邊境時,為了將孩子托上樹而媽媽葬身海底,一個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失去了。

「現在那些倖存者又不得不背起行囊,再次逃亡,這是為什麼?中國缺乏人權,才會一個接一個災難的發生,過去發生在中國大陸,現在香港人權又遭到踐踏,像周庭,被要求在電視上認罪、歌頌共產黨,現在流亡加拿大。中國當前的人權狀況非常糟糕,我的雕塑起到一個警示作用,來到這裏的人們應該珍惜自由和人權,通過行動來捍衛它們,如果我們不去尋找、支持和捍衛,就會失去它。就像我們在三藩市(APEC峰會期間)看到的那樣,中國的黑警、公安人員滲透並打傷了很多自由人權人士,將黑暗滲透到我們自由的土地上,我通過雕塑想告訴大家,要用實際行動來捍衛自由和人權,」陳維明說。

香港海松會會長李民表示,他今年已經75歲,50多年前親身經歷了從中國逃亡的艱辛歷程。他提到,後來逃港的同胞們共同籌資建立了這座雕塑,以紀念那些已故的同伴,願逝者安息。同時,他強調雕塑的存在是為了向後人發出警示,不論遭遇何等困境,都要永遠追求自由和幸福。

「那個時候我身在中國的廣東省,在農村里看不到未來,因此選擇了逃往香港。動機很簡單,就是因為感到生活不公平,想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尋找機會。在那個時代,類似我這樣逃亡到香港的人,大概有一萬多人喪生,」李民告訴美國之音。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陳立群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她特意從紐約趕來加州自由雕塑公園,參加大逃港雕塑的落成儀式,回顧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大逃港歷史。當時數以百萬計的人逃離中共,到香港尋求自由,路上有上萬人葬身大海,有些被武警、特警打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香港通過他們的建設,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但是沒想到,2019年『國安法』和『雨傘革命』以後,中共完全否定了香港50年的自由和香港50年不變的承諾,使香港重新陷入共產黨的魔爪之下,香港完全失去了自由,」陳立群說。

陳立群指出,大逃港雕塑經過了兩年的創作,終於在雕塑公園落成。但這兩年中發生了很多事情,有幾十萬香港人逃離了香港,更加蹊蹺的是,在香港人逃離香港的時候,大家又聽說了「走線」這個詞,其實就是偷渡,成千上萬的中國人,通過南美洲偷渡進入美國。

「中國一直吹牛說他們的經濟好轉,經濟發達,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繼續逃離中國?而且大批量的人逃離中國,說明中國現在經濟很差,政治上更加不自由,對老百姓的壓迫更殘酷。我見了很多偷渡來的人,他們說並不是因為實在生活不下去,就是因為沒有自由,不想自己和子女永遠活在中共的魔爪之下,所以他們說『不自由,毋寧死』。中共70多年的建制,是徹底失敗的。從逃港潮,到逃亡潮,緊接着走線潮,充分說明了共產黨整個統治是失敗的。如果說不推翻一黨專治,實行憲政與民主的話,中國是永遠沒有出路的,」陳立群告訴美國之音。

2023年12月10日(星期天)「國際人權日」,加州自由雕塑公園內「勿忘六四大屠殺」標牌(美國之音張木林)

逃亡者的眼中:雕塑公園成為反抗專制的象徵

洛杉磯香港論壇發言人林先生(Charles Lam)表示,對陳維明老師成功創作這座雕塑感到很欣慰。他說,這座雕塑所反映的不僅是香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香港成為今天繁榮城市的關鍵元素。他感謝那些來自中國、越南等逃離共產黨的人,他認為正是因為他們,香港得以建設成為一個經濟中心。

「這是香港歷史很重要的一部分,對我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希望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有人權和基本的權利,我們看到很多國家都有一點偏向獨裁的政權,希望獨裁政權都一一倒下,讓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自由的空氣,」林先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

活動參與者劉安琪表示,她感覺今天參加新的雕塑揭幕儀式非常有意義,因為她對這公園非常有感情,她每次在從洛杉磯去拉斯維加斯的路上路過這裏,都會下來看一下,感覺非常的開心。

「2018年第一次來這個公園,當時(雕塑)只有六四、天安門和坦克,到了2020年疫情的時候,有了病毒的雕塑,後來被焚燒,後來又重新建起來一個。包括自

由香港、大逃亡等等,眼看着這麼多雕塑一個一個建立起來,我感覺非常的開心,希望這個公園在未來能有更多的雕塑,讓我們的心裏有更多的感動,」劉安琪告訴美國之音。

中國民主黨執行長、洛杉磯中國民主平台負責人界立建表示,今天是《世界人權宣言》75周年,人權自由在中國一黨獨裁專制下,就如同珍貴的金子。為何有這麼多人參加大逃港雕像揭幕儀式?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在中共獨裁統治下,人們被剝奪了諸如人權、自由、言論、集會等各種權利,甚至連有尊嚴的活着都成為了不可能。

「一黨專治遍地是災,今天香港的人權自由已經被共產黨關進了棺材,香港人再次背上行囊,逃往美國和其他尊重人權的國家,中共到達哪裏,哪裏迫害遍地。很多大陸人通過各種方式逃到美國,三年疫情讓他們明白,在中國,人權自由是奢望和夢想。我希望全世界所有受獨裁專制壓迫、沒有人權和自由的受害者都能早日實現人權和自由,」界立建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