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亮見:亮亮麗君夫婦的「創業視頻」已沒有了個體化的表達

作者:

劇情發展得太快,需要一點時間來緩緩。

2023年11月15日,亮亮麗君去融創售樓部要返佣金,被毆打,手機被搶走。

2023年11月22日,他們決定離開鄭州回老家,亮亮對着鏡頭說「謝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有啥事等我們回到家了咱們再聊」。

正在廣大網友為他們義憤填膺,出謀劃策時,人們沒有等到他們回家,等到的卻是2023年11月27日,他們突然高調宣佈——

他們準備在鄭州創業了。

這個彎轉得不可謂不大,有作者說:就像是一直暗戀着的女孩兒,忽然告訴你她有一個很愛她的乾爹。

我沒有在他們身上投入過多的個人感情,所以倒沒什麼被背叛的感覺。

這個結果雖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人們紛紛用「被招安」或「被收編」,來形容他們的遭遇,人們願意相信他們的「身不由己」。

但身不由己也好,心甘情願也罷,無可爭議的是,他們的「創業視頻」,已經不再動人。

這個視頻是一個很好的文本,研究它,你就能發現人們之前被這對小夫妻打動的原因,和現在人們覺得被背刺的理由,還能看出那套輿情處置機制,是如何費盡心機,試圖把一套個人話語,改寫成集體話語,以消弭所謂負面輿論的。

01

開頭宣佈創業的決定時,麗君是抱着自己孩子的。

把孩子帶入創業的場景,是想強調創業不易;而孩子和母親一起出鏡,是再生動不過的個體敘事符號。她用這個場景和符號,是要努力延續之前視頻的親切感,證明他們沒有變。

然而,在後面,這種努力被她自己一一擊碎。

02

麗君說:「裸辭了,今天是我最後一天上班,辭掉了雙休、五險一金的工作」。

辭職了,還專門強調是「雙休、五險一金的工作」,是一個很彆扭的說法。創業往往意味着不穩定,她前面說「裸辭」,其實就是說她已經做好面對這種不穩定的準備了。

但是,辭掉雙休、五險一金的工作,卻和直面不穩定的風險關係不大,如果非要表達這個意思,那也應該是說「辭掉月薪過萬的工作」或者「辭掉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工作」。

特意強調「雙休、五險一金的工作」,好像是在為誰證明這份工作的正當性、合法性和普遍性。

03

麗君說她30多歲,看到那些朝氣蓬勃的面孔,感覺自己老了。她用帶着方言味的語氣念着台詞般說:「一個城市的年輕人,就是一個城市的夢想,也是一個城市的未來,永遠需要新鮮的血液。

表達不到位的地方,字幕還特意做了補充和糾正。

這個站位就有點高了。

前腳丈夫剛說「從小長大的地方有安全感」,後腳妻子就說「年輕人是城市的夢想和未來」,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之前,他們「鬧事」的時候,沒從整個城市的角度想過問題,現在一創業,視野一下子提了上去。像是領導在高屋建瓴地開務虛會,又像是在義務為城市打廣告,招攬引進人才。

但這個表述具有欺騙性,因為這番感慨,是從麗君對自己年齡的感慨中來的,銜接得自然而流暢。但又因為這番話的高度如此之高,與她的人設格格不入,而顯示出某種不自然。

04

接下來,一段在地鐵上打盹的畫面,接着又是一段轉地鐵的畫面,然後又從轉車引申出一段人生哲理:

「感覺人生就像一個岔路口,上錯了車,走反了方向,然後需要繞很大一圈才能到達終點,就像現在的我一樣。

從自己的經歷,聯想到某個更大更普遍的主題,這個思路,和上一段一樣,但遠沒有上一段過渡得那麼絲滑。

從2號線轉5號線,雖然是岔路口,但卻是麗君正確的上班路線,引申不到「上錯了車,走反了方向」,這麼簡單的轉折,在邏輯上是不順暢的。

[page]

而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強行建立聯繫,刻意往這個方向引導,不說「上錯了車,走反了方向」,也就沒有「繞一大圈才能到達終點」。也就是說,冒着邏輯不順暢的風險也要這樣說,就是要表達一個「浪子回頭」的意思。

因此,最後那句「就像現在的我一樣」,就像是某種懺悔錄和認罪書,表面上說的工作那麼久終於想明白要創業,但也完全可以指別的。

05

接下來是丈夫亮亮的獨白:

「第一次陪麗君上班,看着她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心中有一點難以表達的感覺。麗君這些年真的辛苦了。我們以後一定會幸福的。」

然後,亮亮對站在鏡頭前的麗君說:「有沒有不舍?」

麗君幾乎要哭了,說:

當然有了,我這邊同事對我都特別好,我領導對我也特別好。面對他們的挽留,我都有點不想走。

對鄭州也是。我們在這裏上學,談戀愛,工作,結婚,生子,感覺基本上重大決定都是在這裏。

從自己的經歷,聯想到某個更大更普遍的主題,這個思路,已經是第三次運用了。反反覆覆就這一招。

但直到這裏,才運用得渾然天成,說到在鄭州上學、談戀愛、工作、結婚、生子,都加上了對應的畫面,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參與對鄭州這座城市的依戀,是能夠讓人信服的。

但也正因為把自己全部押進去了,也因為在敘述自己的故事時,一直在cue鄭州這座城市,這對夫妻把自己和鄭州徹底綁在一起了。

在這個視頻里,他們成了鄭州這座城市的代言人。

雖然視頻里還有他們的生活片段,但已經沒有他們自己的個體化表達了。

06

於是,最後,麗君面對着鏡頭,積極向上地喊着口號:

「雖然生活很難,但麗君眼裏的光一直都在,也請大家不要熄滅哦。也許會有短暫的失落、彷徨、迷茫,但終究會迎來曙光的。」

當沒有了個體化表達,也只有集體化的口號可喊了。

總之,他們的格局突然變大了,運鏡、拍攝和剪輯也更重專業了,他們敘述着辭掉了雙休五險一金的工作,說着同事領導都對我很好,對鄭州很不舍,年輕人是城市的血液,眼裏的光一直都在,大家要有信心。

但他們所說的創業,到底是幹嘛,從頭到尾隻字未提。但大概率,還是做自媒體,甚至是直播帶貨。

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被招安或被收編了,但他們的話語,肯定是被改造了。

他們從之前「鬧事」的苦主,搖身一變成為了正能量代言人,從而喪失了個體化的表達。

以前,人們喜歡的就是他們身上的那股普通人的普通勁,他們是無所依傍的,沒有背景的,完全的個體化的。他們的視頻,拍的更多的是普通人之間會發生的對話,那種個體化的自然流露,自然能打動普通人。

現在,他們以為,可以通過繼續展現那些普通的生活化細節,來繼續個人化話語,但當嘴裏說着寫好的旁白,集體主義的台詞,他們的表演很容易就被人看穿。

這樣的轉變,也許會短時間內帶來一些好處,但他們卻從根子上主動取消了人們喜歡他們的理由。

他們的這個選擇,很大概率會斷送他們的未來。

前幾天還有人說:

麗君眼睛裏積攢了20幾年的光,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一點點消磨殆盡。融創打人,社會chi人,看得見的眼前,是這一對可憐的90後。看不見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你和我。今日你不為他們發聲,明日何人為你搖旗吶喊?

當人們還在為他們義憤填膺,他們卻已和官方握手言和,這樣強烈的背叛感,帶來的會是流量的反噬。

還是老羅說得好,被包養了就不要談獨立人格。同理,當被集體話語改造了,也請不要再做個體話語的表演。

要知道,強烈的衝突,會造成人格分裂的。

最後想說,問題得到了解決,他們也得到了流量,現在又正能量滿滿,似乎也不需要人們的支持了。

從此以後,這對夫婦,人們也不必再關注了。

祝福他們。

—The End—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亮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