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國挫敗了在美國本土暗殺錫克分裂分子陰謀,並向印度發出警告

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多名案件知情人士報導,美國當局挫敗了一起在美國本土暗殺錫克教分離主義者的陰謀,並向印度政府發出警告,擔心其參與了這一陰謀。該陰謀的目標是古爾帕特萬特·辛格·潘農(Gurpatwant Singh Pannun),他是美加兩國公民,也是「錫克教正義」組織(Sikhs for Justice)的總顧問及創始人之一。

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總統拜登 資料圖片

熟悉此案的人士要求匿名,因為促使他們發出警告的情報具有敏感性,知情人士沒有透露向新德里提出的抗議是否導致陰謀策劃者放棄了他們的計劃,或者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是否進行了干預,並挫敗了一個已經開始實施的計劃。

今年6月,加拿大錫克分離主義者哈迪普·辛格·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在溫哥華遇害,隨後美國向一些盟國通報了這一陰謀。9月份,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表示,有「可信的指控」表明新德里與尼賈爾的致命槍擊案有關。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說,美國的抗議是在莫迪總理6月對華盛頓進行高調國事訪問後發出的。

除外交警告外,據熟悉此案的人士透露,美國聯邦檢察官已向紐約一家地方法院提交了一份密封起訴書,起訴至少一名被指控的陰謀實施者。美國司法部正在討論是解封起訴書並公開指控,還是等到加拿大當局完成對尼賈爾謀殺案的調查。據熟悉此案的人士稱,起訴書中指控的一人據信已離開美國,這使得案件更加複雜。

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拒絕發表評論。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表示,「不對正在進行的執法事務或與我們的合作夥伴進行的私人外交討論發表評論」,但補充說「維護美國公民的安全和安保是至為重要的」。

在特魯多公開溫哥華殺人案的細節之後,華盛頓與更多盟國分享了潘農案的細節,這兩起案件的結合引發了盟國對可能存在的行為模式的擔憂。印度駁斥了加方關於新德里可能捲入尼賈爾謀殺案的說法,稱其「荒謬」。莫迪辦公室將有關此案的問題轉給了印度外交部,但印度外交部拒絕發表評論。

潘農在與《金融時報》聯繫時拒絕透露美國當局是否曾就這一陰謀向他發出警告,並指他將「讓美國政府來回應印度特工在美國領土上威脅我生命的問題」。潘農對該報說:「在美國領土上威脅一名美國公民是對美國主權的挑戰,我相信拜登政府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任何此類挑戰」。

潘農本月發佈了一段視頻,警告錫克教徒不要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航班,因為這會「威脅生命」,從而激怒了印度官員。潘農告訴《金融時報》,他並沒有對印度航空公司發出暴力威脅。

華盛頓敦促印方協助加拿大的調查,但避免在溫哥華案件上公開批評新德里。拜登政府將印度與日本和澳大利亞同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視為制衡中國的更廣泛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位熟悉拜登政府內部爭論的人士說,官員們意識到,任何公開披露在美國本土的陰謀以及華盛頓向新德里提出抗議的行為都會讓人重新質疑印度作為可信賴夥伴的可靠性。拜登政府深化與莫迪政府關係的努力同樣受到了人權組織的批評。

執政的印度人民黨是一個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莫迪一直被其政治對手和人權組織指責煽動針對印度宗教和少數民族的暴力活動。今年夏天,莫迪在華盛頓受到了歡迎,並在美國國會發表了演講。在訪問之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拜登總統將向莫迪提出人權問題,但他表示美印關係將是「21世紀決定性的關係之一」。

《金融時報》此前報導稱,拜登在今年9月的印度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向莫迪提出了加拿大的指控。白宮拒絕透露拜登是否在9月向莫迪提出了對潘農案的關切。

美國駐加拿大大使戴維·科恩(David Cohen)也曾於9月表示,渥太華從情報共享網絡「五眼聯盟」那裏獲得了有關溫哥華案件的信息。「五眼聯盟」成員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

印度指責加拿大、英國和其他擁有大量印度僑民社區的國家對錫克分離主義運動成員過於寬容,新德里經常指責這些人從事恐怖主義活動。9月訪問華盛頓期間,印度外長蘇傑生(S.Jaishankar)在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一次活動上說,由於加拿大國內政治原因,渥太華對錫克分離主義分子採取了「非常寬容」的態度。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