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一帶一路十周年:英國從熱情參與到謹慎觀望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BRI)在今年來了它的十年裏程碑,隨着中國人權和安全議題得到更多英國公眾的關注以及政府領導層的變化,英國對於這個倡議的態度從熱情參與轉而為謹慎合作。展望未來,英國專家和議員們表示,一帶一路帶來的經濟機會與中國目前造成的安全威脅很難得到平衡。

滿懷熱情地參與

2013年,中國向世界發佈了「一帶一路」倡議,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立即稱讚這是一個「非常雄心勃勃的願景」,並保證英國將繼續成為「強有力的合作夥伴」。

英國是第一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西方國家,也是第二個投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專項基金的西方國家。

北京峰會期間,習近平強調了一帶一路與其他全球發展戰略之間的協同作用,並提請注意與英國「英格蘭北部經濟中心」計劃的潛在合作。該計劃也被稱為「北部增長引擎」計劃,旨在刺激英國北部工業城市的經濟增長。

北京建工集團(BCEG)涉足曼徹斯特空港城的開發,為這一承諾增添了實質內容。此外,海航集團還開通了曼徹斯特與北京之間的直飛航班,吸引了多家中國公司利用這一北方戰略經濟合作項目。

2015年,時任英國首相的卡麥隆(David Cameron)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從而使中國參與英國核能計劃。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在倫敦簽署《英國核電項目投資協議》,正式就在英建設核電項目以及推動「華龍一號」在英落地達成戰略投資合作。

2017年,當時的英國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代表英國出席「一帶一路」高峰合作論壇,宣佈英國是西方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天然夥伴」。

就在2019年7月就任首相之前,鮑里斯·約翰遜堅稱他的政府將非常「親中」,對『一帶一路』倡議非常熱心」。

立場趨于謹慎

然而,在約翰遜入選首相之後,中國人權、一帶一路債務陷阱等問題開始引發更多關注,導致英國政府對「一帶一路」採取更加謹慎的立場。

英國政府於2020年將華為從其5G網絡中剔除,決定為數百萬香港人提供獲得英國公民身份的途徑,並計劃打擊中國投資,這些都激怒了中國政府。

2021年,中國對包括前保守黨領袖伊恩-鄧肯-史密斯在內的10個英國組織和個人實施了制裁,理由是他們散佈有關新疆侵犯人權的「謊言和虛假信息」。

此後,2022年11月蘇納克在他的首次重要外交政策演講中說,英國與中國關係的所謂「黃金時代」已經「結束,那種認為貿易會自動帶來社會和政治改革的天真想法也已經結束」。英國也在同月宣佈將中國廣核集團(CGN)逐出英格蘭的塞茲韋爾核電站 C(Sizewell C)核電廠建設計劃,接下來將與另一個合作夥伴法國電力集團(EDF)一起完成核電廠建造工作。

2023年9月,英國外相五年來首次訪華,並表示:「不認為和中國脫離接觸是可信選擇」。隨後爆發的議會間諜被抓風波,迫使首相蘇納克在印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與中共總理李強會面時,就涉嫌的間諜活動批評了中國。蘇納克表示,他表達了「我對任何對我們議會民主的干涉的強烈擔憂,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經濟機會與安全威脅難得平衡 脫歐後的複雜形勢

當被問及英國對一帶一路過去十年態度的變化,倫敦國王學院劉氏中國研究所所長凱瑞·布朗(Kerry Brown)對美國之音表示,英國當前政府對一帶一路並沒有具體的政策。

布朗說:「英國對一帶一路是的政策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英國把中國看為經濟上的威脅,另一方面把中國看為經濟上的機會。」

談及處於低估的中英關係,布朗認為這個局勢並不會持續太久:「在2012年,就在中英黃金時代之前,因為英國首相卡梅倫見了達賴喇嘛,中國和英國的高層取消了任何聯繫。但是我相信中國和英國都很實際的,目前的中英關係下降的局勢並不會持續太久。」

伊恩·威廉姆斯(Ian Williams)是國際事務(尤其是中國事務)方面的知名人士,他對美國之音表示:「多年來,英國公眾對中國共產黨的運作方式越來越了解。然而,我們的政策卻無法與人們對習近平領導的中國的進一步認識相匹配。」

威廉姆斯進一步深入探討了錯綜複雜的政治問題,強調了大臣們確保中國投資的緊迫性。他說:「大臣們急於獲得投資。他們在界定什麼是戰略投資時,有很多自由裁量權。我們已經看到華為等企業被排除在外,但是大臣們如果想要重新挑戰戰略是一個緩慢的、法律上糾纏不清的過程。」

一帶一路在英的未來:價值與貿易的選擇

問及英國是否英國加入一帶一路,布朗認為價值觀和貿易是非此即彼的選擇:「我們應該清楚英國想要什麼,如果想和中國做貿易,那就必須要和中國有對話,不過方式可能和其他國家不一樣。如果我們認為價值觀之類的東西更重要,我們就無法與中國開展貿易。這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局面。」

對於貿易與價值觀的衝突,利物浦的奧爾頓勳爵(Lord Alton of Liverpool)對美國之音說:「要了解局勢動態,就必須跟着錢走。通往北京的絲綢之路確實鋪滿了財富,因此導致英國對中共政權的貿易逆差達到了驚人的400億英鎊。」

但是奧爾頓勳爵警告說:「英國應努力減少對中國資金的依賴。中共政權毫無顧忌地利用間諜和顛覆活動來擴大其統治。正如《泰晤士報》正確強調的那樣,『北京正在進行一場秘密戰爭』。英國不應姑息北京,而應了解迫在眉睫的威脅的規模和性質。」

在過去的十年裏,英國對中國以及一帶一路的立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熱切的合作轉變為更加謹慎的參與。觀察人士表示,雖然英國仍對合作持開放態度,但其現在的目標似乎是確保「一帶一路」在透明度、問責制和相互尊重方面更符合國際標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