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活得越久領得越多?為什麼諾貝爾獎金總是發不完

又到了一年一度諾貝爾獎公佈的時刻,今年的諾貝爾得主可獲得的獎金是1100萬瑞典克朗(約100萬美元、3250萬台幣),諾貝爾獎成立已經122年,為何獎金髮了一百多年都發不完?今年甚至獎金金額還比去年增加10%,創下最高額紀錄。

諾貝爾獎是由瑞典富商兼化學家亞佛列諾貝爾(Alfred Nobel)所創辦,他生前擁有300多項專利,發明硝化甘油炸藥讓他富裕,但也讓他思考,如何造福人類,他去世前留下遺囑,要求把他資產變現,大部分財產所衍生的利息,就用來頒發諾貝爾獎,表彰得獎者在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及和平獎方面的貢獻,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又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全名是瑞典中央銀行紀念亞佛列諾貝爾經濟學獎,跟其他5個獎項同時頒發。

諾貝爾生前資產遍佈世界各地,他的助理索曼(Ragnar Sohlman)、一名工程師、一名瑞典律師、一名和平倡議者共4人負責把他財產變現,其中有一些投資在俄國石油公司、有些投資在世界各地多家炸藥工廠,他還擁有金礦股份、355項國際專利、還有分別在意大利與瑞典的別墅,與法國巴黎的一間公寓。

他有不少證券和現金存放在法國的銀行里,如果要提領出國,可能必須繳納巨額的遺產稅,據稱索曼想出解決辦法,沒驚動法國當局就把錢悄悄領走,為了防盜賊還在口袋裏放了一把手槍,股票被他帶到倫敦和斯德哥爾摩變賣。

變賣後共籌得3150萬瑞典克朗作為諾貝爾獎的資金,這一大筆錢大約等於現代幣值的17.94億克朗(逾50億台幣),本金用來投資優質債券,孳生的利息就用來頒發獎金,此後諾貝爾基金會成立,接手管理這筆錢,並獲得瑞典政府特許,微調諾貝爾的遺囑規定,擴大投資範圍,包括債券、房地產和股市,由於投資有方,雖然獎金金額曾經上下調整,但一直能跟上通膨速度。

諾貝爾生前留下的遺產,因為基金會理財有方,所以頒發一百多年仍綽綽有餘。圖為諾貝爾雕像。路透社

1901年,每位諾貝爾獎得主能拿到的獎金是15萬瑞典克朗,到了2016年,每位得主可以拿到9百萬克朗,諾貝爾基金會2011年曾在股票投資虧損,導致當年度獎金金額從1000萬瑞典克朗縮水到800萬克朗,到了2017年,獎金又回到900萬克朗,2020年增加到1000萬克朗,今年更升高到1100萬克朗,創下最高額獎金紀錄。

除了巨額獎金,每位諾貝爾獎得主還能獲得一紙書面得獎證書,和一塊18K金的諾貝爾獎章,這些獎勵都將在12月的頒獎典禮頒發。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壹苹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