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許家印為兒買的信託有3特點 最後1條簡直無敵;清大孫立平教授

——許在在歷史轉彎處自食其果;導火索?恆大消失6643億!美中熊貓外交終結!美將大熊貓清零全送還;突變臉!中國黃金價格暴跌

許家印為兒買的信託有3特點 最後1條簡直無敵;清大孫立平教授:許在在歷史轉彎處自食其果;導火索?恆大消失6643億!美中熊貓外交終結!美將大熊貓清零全送還;突變臉!中國黃金價格暴跌

恆大許家印被抓了,許家印的故事仍熱度不減。有消息稱,許家印在債務違約前,給兒子買的信託有3個特點,最後一條簡直無敵。

陸媒報道,許家印倒下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恆大7月份報告中提到的,「會計處理變更」導致以前年度收入調減高達6643億元,金額之大震驚境內外市場。

美中熊貓外交終結!美國大熊貓將清零全送還。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表示,許家印倒掉,在歷史轉彎處咎由自取。

許家印倒下導火線?恆大「消失」的6643億元

中國恆大9月28日晚間在港交所發佈公告: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據第一財經報道,在相近時間段內被帶走的恆大核心成員,還包括許家印二兒子許滕鶴(Peter Xu),他曾主導恆大財富的工作。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許家印所涉及的問題很可能跟多個罪名都有關聯,非常複雜,可能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釐清。

媒體指出,許家印被採取強制措施和恆大財報里「消失」的6643億元不無關係。據21世紀經濟報道,2023年7月17日,中國恆大(03333.HK)發佈業績公告,並在其中列明了因其自身「會計處理變更」導致以前年度收入調減高達6643億元,金額之大震驚境內外市場。

彼時有專家接受採訪指出,此次披露極有可能引發市場震動、監管追責,導致企業被債權人提起巨額索賠,極端情形下甚至可能被申請破產清算。因此加快推進審計工作開展、消解各個層面的披露阻力,難度不可謂不大,想必也是匯集了風險化解委員會、審計機構、監管機構和市場輿論等多方共同督促、推動和努力。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此次恆大發出的此類公告,坐定了事實,即恆大債務問題不是簡單的財務和經濟糾紛,其背後涉及較大的財務違約和違法違規操作。單純從這個角度看,房地產企業反腐工作率先從恆大追責的事件開始了,其他房企也沒有僥倖的可能。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2023年以來,許家印的兩次公開露面與發言均通過恆大足球方面。

根據恆大集團的公告可以看出,有關部門是向公司發出了明確通知,並且定性許家印為「涉嫌違法犯罪」,並被採取了強制措施。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一位刑事法律專家向記者表示,一般在有有關部門通知的情形下,所採取的強制措施很可能與之前境外媒體誤傳的「監視居住」有所不同。

據大皖新聞,北京安劍律師事務所周兆成律師解讀稱,如果被刑事拘留,應該會羈押在看守所。刑事拘留最長不得超過37天,逮捕後被羈押期限一般也不得超過2個月。

周兆成說,「對於許家印具體涉嫌什麼犯罪,目前還不清楚,如果因為許家印的犯罪對恆大以及投資者造成損失,許家印未來除了存在刑事責任外,民事賠償責任也是逃不了的。」

美中熊貓外交終結!美國大熊貓將清零全送還

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動物園(NationalZoo)今年12月將在3年合約到期後,把園內3隻大熊貓歸還中國,加上亞特蘭大、聖地牙哥、孟菲斯3個動物園最近也相繼把大熊貓送返,或將在明年底前送返中國。

這會是自1972年第一批大熊貓抵達華盛頓後,美國逾50年來首見沒有任何一隻大熊貓。

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3隻大熊貓,包括3歲的「小奇蹟」與其26歲的大熊貓父親「添添」和25歲大熊貓母親「美香」將於12月7日被送回中國。

近年來在美中關係緊張下,跟隨大熊貓而來的政治意味也越來越濃厚。前美國國務院經濟暨商業事務局首席副助卿唐偉康(KurtTong)說,中國政府傾向於將大熊貓「贈送」給與中國關係正在上升的國家,作為軟實力投射的一種形式。

但「考慮到目前美中關係的基調,中共當局允許與美國動物園的熊貓合約到期,並不令人意外」。

許家印為兒買的信託有3個特點最後一條簡直無敵

從去年與妻子離婚的那刻起,許家印對自己的結局早已心知肚明。從目前的情況看,許家印的計劃都得逞了。

作者「帥真商業視界」撰文說,尤其在爆雷的第一年,恆大每個月都有許家印的報道,宣傳他賣房賣車籌款還錢,並經常在內部發表講話鼓舞員工的士氣。但私下裏,許家印的妻子在爆雷前偷偷提前兌付了2300萬元。老闆尚且如此,更別說恆大的高管了。他們瘋狂擠兌,吸光了投資人最後一點「骨髓」,然後宣佈爆雷。

賣房賣車、鼓舞員工、樓盤復工、高管退錢都是許家印在台前的表演,他真實的意圖是為轉移資產爭取時間。

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是恆大的分紅,許家印共從中至少分到了500億元,加上恆大爆雷後,許家印多次拋售股份、變賣房產,他個人賬戶里的錢應該在600億-700億之間。

如何把這筆錢弄出去成了許家印的心病,為此他做了兩手準備:一是給兒子買了23億的信託基金,二是與妻子協議離婚,分割財產。

鳳凰財經報導,許家印的兒子被曝光,在許家印申報恆大財產破產前,得到了一個金額高達23億的單一家庭信託基金,這被稱為是許家印給兒子的「富二代保護計劃」。

作者「帥真商業視界」撰文說,許家印為兒子買下23億具有不可撤銷、不可更改、不可追贓三大特點的信託基金。其中這「不可追贓」條是最無敵的特點,一支信託一旦生效將獨立運營。在法律上,它不受個人債務、稅務、行為等任何外力的影響。

這筆價值23億的信託等於給許家印的兒子買了個保險,足夠全家人一輩子衣食無憂,富貴榮華。

柯基犬網絡科技創始人、微博大V科技犬建哥總結說:「許家印只用了六招,就實現了金蟬脫殼:第一招,資產個人化。第二招,債務公司化。第三招,風險社會化。第四招,在國內銀行借錢,在境外註冊公司。第五招,債務留在國內,債權保護在境外。第六招,和妻子離婚在境外宣佈,切割資產在國內。」

中國房地產市場動盪,3成投資人削減不動產投資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中國非營利性教育機構長江商學院近日發佈今年第3季的「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根據調查顯示,未來1年內擬削減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投資的投資者佔比達31.7%。

報告指出,對於房價的悲觀是投資者採取謹慎態度的原因之一,約有47.6%的投資者預估未來1年內一、二線城市中古屋價格會上升,這個數字創下2018年調查開始以來最低紀錄。

報告也對於中國的房地產政策提出建議,認為在短期需加強貨幣政策,才能穩住房地產市場。

除了房地產市場的信心衰退外,這份報告也揭露,投資者對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意願下降,對於更為穩健的理財和基金產品投資意願提高。

這份調查顯示,願意投資股票、股票型基金的淨增加人數佔比為58.3%,較第2季下降5個百分點;願意投資銀行理財以及穩健型基金的淨增加人數佔比則達73.2%,比第2季提高了6.8個百分點。

清華大學教授:許家印倒掉,在歷史轉彎處咎由自取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日前撰文稱,在過去的幾年中,我曾經寫過幾篇文章,要麼涉及許家印,要麼以許家印為主題。梳理這些文章中的一些分析,也許可以對認識許家印倒掉的蹤跡與背景有一些啟示。

兩年前的2021年9月7日,我曾經寫過一篇為任澤平抱不平的文章—-《扯什麼扯,許家印被任澤平忽悠?》。我在文中說,許家印是一位著名的企業家,20幾年間把恆大做到如此規模,個人財富名列中國富豪榜前列。以他超人的精明,老道的經驗,還能被一個書生忽悠,那還算什麼著名企業家?如果許家印能被任澤平忽悠了,他的恆大可能早被其他商人忽悠垮了。

因此,許家印走到今天,可以說完全是咎由自取,這個責任,只能由他自己來負。

那許家印為什麼會走到今天?可能就是見識,就是對自己和大勢的理解與把握上。

許家印有點像多少年前倒掉的禹作敏,誤讀了時代,一直沉醉在自己的邏輯和想像里,對外部世界即將甚至已經發生的變化,沒有能及時感知和醒悟。大錯由此鑄成。關鍵的因素游離在他的視野之外。

過去這幾年,一些響噹噹的企業暴雷,一些精幹的企業家陷入困境,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陷入債務泥潭。究其原因,都少不了一個因素:幹大事,創奇蹟。

在經濟繁榮的時期,往往伴隨着信貸的擴張和泡沫。這時候,往往是貨幣充足,利率很低,故事非常好講。很多事情,不怕辦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到,一切皆有可能。與此同時,一個項目哪怕差一點,只要故事講得好一點,也能維持。在這樣的背景下,但凡是一個想干點事,特別是想干點大事的人,誰能經得起這樣的誘惑?

但要知道,經濟不可能永遠在繁榮期里運轉。當收縮期到來的時候,一切都會戛然而止。特別是在人為干預更明顯的時候。

能否提前意識到歷史轉彎處的到來,這就是對企業家見識的考驗。

突然「變臉」!中國的黃金價格暴跌、創三年來最大跌幅

周四(9月28日),在北京允許更多黃金進口後,中國的黃金價格創下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大大縮小與國際金價的溢價。

上海黃金交易所(Shanghai Gold Exchange),金價暴跌3.8%,在臨近收市時跌幅加速。

(截圖來源:彭博社)

彭博社周四報道,據知情交易員稱,中國政府最近發佈了新一輪黃金進口配額,緩解了國內市場的緊張局面。

悉尼ABC Refinery機構市場全球主管尼Nicholas Frappell表示,此次上海金價暴跌也「可能反映出,在本周末開始的中國重大節日之前,流動性水平較低」。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