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倒計時,中國經濟存亡之戰;殺氣騰騰的中共,意外暴露了「最怕」;別再砸錢救房企!

倒計時,中國經濟存亡之戰;殺氣騰騰的中共,意外暴露了「最怕」;別再砸錢救房企!最致命問題在這裏;泰國砸5040億發錢刺激消費,每人領9千,中國呢?中國3千萬光棍,社會不定時炸彈

近日中國經濟遭遇史詩級的股匯雙殺,本質上就是中國經濟和金融系統風險急速上升的信號,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生死存亡之戰。中共央行為自救,祭出兩板斧,但意外泄露了底線,愚蠢至極。

中國白領消費降級,從專賣店轉向大市場,與農民工同台砍價。

中共實行了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一胎化)」政策,用禍國殃民來形容再切當不過了,不僅讓國家喪失了發展的人口紅利,還造成了幾千萬的光棍,成為中國社會的一顆不定時炸彈。也決定了,中國房地產市場沒有未來,只有更糟。

倒計時,中國的一場生死存亡之戰……

牆內自媒體燕財局文章稱,史詩級的股匯雙殺,已經給中國淒冷的市場,蒙上了一層超級陰影。前天,股匯繼續遭遇雙殺。人民幣大跌,徹底跌破7.36關口,直接創下近10個月的新低。股市也下跌,跌幅雖然不大,但是,這是在北向資金暫停交易情況下的下跌,且距離擊穿8月25日的低點,也僅剩下一步之遙。事實已在證明,一個極其艱難的時刻到來了。

在過去一個月,我們啟動了史無前例的政策維穩,包括股市和樓市。針對股市,調降印花稅、限制大股東減持、IPO緩減等等,我們能給股市的直接優惠政策,現在差不多都給足了。針對樓市,降房貸、降首付、降購房門檻、認房不認貸等等,我們能給樓市的直接優惠政策,現在幾乎全部都給到位了。

但是,在一切幾乎全部給到位之下,當下我們依然面臨失控的窘境。股市在失控,接下來將再次瀕臨3000點保衛戰。匯市在失控,接下來將超大概率會創下過去13年的超級低點(2007年)。

中國的資產價格在失控,接下來只要結合匯率差,我們的資產價格(包括股市、樓市和其他資產)均有可能進入罕見的失控區間。

一切的資產,一切的財富,均處於失控的邊緣,這就是當下中國經濟和中國金融所面臨的險境。當下中國經濟和中國金融正面臨的險境,有其外部環境影響。

這一外部的環境,核心是由美國的超高利率差引發的。同時也有其內部的結構性困境。

我們內部的結構性困境,說一千道一萬,歸根到底在於我們的超高宏觀負債槓桿率。關於我們的超高宏觀負債槓桿率,今天我就不再複述了,差不多高達300%左右,全社會負債總規模差不多高達350萬億左右,兩者當下均高居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第二位。

在這一內部的結構性困境之下,即便拋開美國超高利率差這一鋒利的屠刀,我們自身的維穩均已然難上加難,尤其是巨額的地方債務危在旦夕,而要解決本已危在旦夕的地方債務,當下我們就不能不支撐房地產和樓市。

否則,地方的財政收入如何相對平衡(賣地收入)?否則,地方的存量債務會不會隨時崩潰(以不動產和土地作為抵押物的城投公司)?

關於我們的超高宏觀負債槓桿率,今天我就不再複述了,差不多高達300%左右,全社會負債總規模差不多高達350萬億左右,兩者當下均高居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第二位。當下的外部險境對中國的衝擊是巨大的。當下的內部險境對中國的維穩是艱巨的。

何況,當下中國是外部險境與內部險境疊加呢?內外雙重險境的疊加,現在向中國事實宣告的,不僅是一場一般意義的資本保衛戰,而是一場恰如其分的生死存亡之戰。

最恐怖的就是股匯雙殺。股匯雙殺,本質就是一國經濟和金融系統風險急速上升的信號。

股匯雙殺,是即便本國貨幣匯率下跌了,以本國貨幣計價的資產價格也依然撐不住,也依然下跌。比如,去年,日元匯率是跌得很厲害,差不多暴跌了30%,但是,同期日本股市並沒有發生明顯下跌,基本上撐住了。

,現在,中國我們不僅匯率在跌,而且資產價格也在跌,這就很令人為之揪心了。所以,在政策出盡之後,當下中國面對的,已經不再是一次尋常之戰了,而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生死存亡之戰。

而且,事實上,這場生死存亡之戰,現在越來越臨近倒計時。

殺氣騰騰的中共,意外暴露了「最怕」

l財經大咖蠻族勇士在推特發文稱,中共央行可以說,已經是SHOWHAND了。11日一大早就開始拼盡全力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維穩,砸出去的可都是真金白銀的美元。同時央行召開了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會議,會議現場還沒結束,會議紀要就公開給了媒體,主要內容就一條:恐嚇外匯市場的做空力量,並宣稱要對做空力量進行「處置」、「防範」和「杜絕」。

我個人不知道對於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境外做空力量如何處置、防範和杜絕,難道是要跨境抓人嗎?同時,央行還提前在中午發佈了8月份的社融數據,老實說在7月份跌穿地板的爛數據之後,銀行們翻箱倒櫃的找人借錢,8月份的數據還真不難看。8月份社會融資增量3.12萬億,其中個人貸款增量還是只有3922億,老百姓還是不願意借錢。但是企業(主要是國企)和政府終於擔起了借錢的大梁。企業貸款增量9488億,企業債券融資增量2698億,政府債券融資高達1.18萬億,佔了絕對主力地位。大概就是這樣了。

老蠻總結道,現在戲碼已經進入央行拼命自救階段了,它的自救手段非常單一,就兩板斧——第一,在離岸外匯市場嚇人;第二,在國內放任國企和政府多借債。且看這種自救手段能掙扎多久吧。「該出手時就出手、堅決糾偏、堅決處置、堅決防範」,話里話外,充滿了色厲內荏的味道。對於有興趣做空離岸人民幣的各路勢力來說,不僅是毫無威脅,並且,因為摸透了央行一過7.30的點位就歇斯底里的底線態度,以後央行就是提款機。

更有趣的是,即便是在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中國央行也看不到各路參與者的底牌,更不要說新加坡和倫敦市場了。中國央行的老羞成怒,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但是,這種因為被擊穿了底線就勃然大怒的幼稚行為,卻公開向全球的資金表明了央行的操作死規定:死守某個既定的點位,這是央行的政治任務。而這樣絕對不可以暴露的底牌,就這樣被輕易展示出來,我真的,已經很多很多年,沒見識過這種愚蠢的操作了。為了向上表現自己的政治站位的堅決性,連最基本的金融常識,都可以不要了。

泰國砸5040億發錢刺激消費,每人領9千,中國呢?

泰國新任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宣佈,泰國政府計劃向所有16歲及以上的泰國人每人發放1萬泰銖(約台幣9000元),可在規定期限內用於購買附近的特定商品和服務,將此作為重振國內低迷的經濟的首要任務。

按照計劃,未來6個月將向超過5500萬民眾發放總計約5600億泰銖(約台幣5040億),以刺激國內需求和投資,政府也將很快調降能源價格,並為背負貸款的農民和小企業提供延期償還債務的政策。

官員估計這對經濟的提振效果可能是發放金額的4倍,因此,有望帶動泰國明年的經濟增長從今年預計的2.8%升至5%。

捂緊荷包!更多北京白領到批發市場淘貨

路透社9月11日報導,北京的張艾米(Amy Zhang)過去常在購物中心買品牌時裝,但由於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促使這位35歲的老師和其他像她一樣的中產階級一起,奔向北京最著名的批發市場——大柳樹鑫冠。

大柳樹鑫冠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擁有數千個攤位,出售從衣服到鞋子、配飾的各種商品,這裏通常是遊客、學生、農民工和退休人員經常光顧,來尋找廉價商品的地方。

「我以前很喜歡買名牌衣服」,張艾米在一堆價格在15至50元(2至7美元)之間的服裝中篩選時說道,「但我一些朋友擔心失去工作,這也影響了我。」

「我來這裏是為了買便宜的衣服,以節省生活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45歲購物者盧女士說。

不過,這種白領淘買便宜貨的行為,對大柳樹的小商販來說是一個福音。一位五十多歲的商販表示,她在市場上的店鋪有太多顧客,她正在努力維持網店的運營,「我太忙了,」她說,「我不得不拒絕在線客戶的請求,因為沒有時間安排送貨。」

另一位王姓商販表示,他店裏大多數時候顧客太多了,自己必須站在店外監視顧客。他注意到他的一些客戶中多了一些有錢人,「我的一個顧客是一位富太太,她以前經常去日本購物,但現在她來到我的店裏了。」王說。

別再砸錢救房企!最致命問題在這裏

在最近一場《中國人口學會2023年年會》上,一篇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人口學者提交的論文發佈後,引起各界熱烈討論。該論文引述人口研究的測算顯示,2022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下滑至1.09,相比日本的1.29還要更低,僅略高於韓國的0.8。中國從1979年開始執行一胎化政策,到2015年計劃生育政策才做改變,但其實這時因為房價狂飆,生活開支與育兒花費過高,願意生一個以上嬰兒的家庭已經很少。

隨着生育率降低,數十年來持續增加的總人口很快地在2022年見頂,總人口如同專家的預測開始反轉下滑,而且速度極快。在中國、日本與韓國的人口社會學調查中,最讓年輕人感到痛苦而決定不生育的最突出因素就是房價。

日本的研究發現,2021年日本首都東京的總和生育率為1.09,低於日本全國的總和生育率1.4,當中最大原因正是因為日本東京房價最高,因此東京生育率也為最低;韓國的情況也類似,2021年韓國首爾總和生育率低到0.59,也是低於韓國全國總和生育率0.9。

試想:一胎化政策開始的1979年,這些獨生子女在2004年進入適婚年齡,他(她)們的孩子大約在2029年左右開始要買房結婚,由於是一胎化期間,每隔一代的成家的夫婦數目就會少一半,隔2代就只剩1/4。如果結婚形成買房的剛性需求,2代下來剛需會減少75%,即便現在開放生育2、3胎,仍然拉不起生育率,未來剛性需求大幅度且快速萎縮,要維持高房價完全是天方夜譚。

現在要救房地產市場,根本的問題還是要救生育率,否則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國3千萬光棍,中國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中共實行「計劃生育(一胎化)」政策數十年,給中國造成嚴重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失調。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教授原新,在出席百度財經「有識」專欄訪談時表示,中國數以千萬計的男性缺乏可婚配的適齡女性已是既成事實。由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埋下男女婚姻年齡段人口數量不匹配的性別失衡社會問題,已經開始呈現。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2011年7月曾報導,中國新生兒中,男孩比女孩多出20%。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總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400萬,這相當與法國男性人口總數。這意味着,全國至少有3000萬以上的男性如果想結婚,會找不到本國老婆。

阿波羅網楊旭表示,中國人骨子裏都是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觀念,對絕大部分的農村人而言,能給兒子蓋上房子、娶上媳婦,是他們畢生辛勞的目的。現在看來,無論他們多麼的努力和付出,全國總會有幾千萬的男青年娶不上媳婦。對這些青年和家人而言,即便物質上豐富了一些,但他們仍感到人生非常失敗和無奈。這也是中國社會的一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被引爆。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