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稱「中國不稱霸」 比利時學者點評入木三分

——習近平說中國不稱霸 比利時學者:不誠實 言行有巨大差異

金磚國家擴張引起歐美警覺中共勢力向南半球延伸,比利時漢學家包登(Jeanne Boden)分析習近平欲建立的世界新秩序,提醒歐洲讀者留意中共「言與行之間,常有巨大差異」。

▲比利時學者稱,中共「言與行之間,常有巨大差異」。(圖/翻攝自新華社

比利時主要荷語媒體「晨報」(De Morgen)今天刊出包登專訪,首先即在引言指出8月金磚國家峰會決定新增阿根廷、沙特阿拉伯等6國成員,而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是這組織「未經加冕的領導人」,代表習近平朝向「由中國來定調的世界秩序」目標更近一步。

習近平在今年3月揭露他對新秩序的想法,包括在「全球文明倡議」中說要「支持人類共同價值,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晨報」為此請包登解惑「中國是在說我們(西方)希望它說的話嗎?中國真的想建立一個尊重所有個人差異的世界?」

包登表示,她在長期前往中國研究的經驗中學到,他們口中說的和實際做的之間存有鴻溝,「中國人常說西方人太公開、想法非黑即白,他們則更彈性、更實際,一個人可以同時信仰基督、佛教和(共產)黨,即便黨員被要求為無神論者」。

她說:「所以一個詞彙的意義可以與一切相關,當我讀到一些(中國的)東西,我會自動思考:台面下的意思是什麼?」

包登舉中共公佈的「反間諜法」為例,內容十分模糊,所以能夠被任意使用,「幾乎所有人都會被懷疑」。

還有習近平宣稱中國無意追求霸權或擴張,「但當你去看南海發生了什麼事…你就知道那些話不誠實」。

她也對習近平向南半球國家鼓吹前述價值訴求的言論感到訝異,因過去中共主要說詞多是「共同繁榮」、「中國可幫助你」這類。

包登認為,當習近平強調勿將自己價值觀強加他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等於「間接在攻擊西方推動的以法治為基礎的秩序,想要為他自己關於民主自由的詮釋爭取空間」,而這種從西方價值解放出來的想法,對南半球許多國家具吸引力。

她提醒,中南美洲、非洲等國家有許多人從中共找到反西方殖民主義的明燈,但他們只看到中共的宣傳,沒去了解中共在自己內部所做的正是殖民行為,例如新疆「正被慢慢的掐死」,與習近平宣稱的尊重多元文明恰恰相反。

包登寫過許多分析中國的著作,自許成為中國與歐洲的橋樑,但2019年她出版新書「中國宣傳蒙蔽世界」,她說寫書的過程很悲傷,因當時已明白將有許多年不可能再進入她所愛的中國,但無法讓自己停筆。

她告訴「晨報」,該書出版後她便自行決定不要入境中國,因為那裏的風險已「不是誰被准許進入,而是誰不被准許出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