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知青趣事之滅虱

作者:

「三同」,即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下鄉,逢一滿身虱子的老知青被推薦上學,公社不失時機開展教育現身說法:「紅與專」不僅「滾一身泥巴」塞一肚雜糧,「同住」是關鍵。言下之意:不長虱子不革命。若要「紅」,虱子拱。頭皮發麻。有傳說,那知青是專門向農民討要了虱子飼養於身實現的革命化。一笑了之,未在意。然而,想不革命都不行了。知青去公社受教育,隊裏派根紅可靠之老貧農看家。該老貧農稀罕知青被窩「恁個白」,享用之。從此,知青便與老貧農之虱的後代子孫,展開了堅苦卓絕的持久戰。

生虱,煩膩,時有不恭之辭,一「踢左腳」之女知青以「革命蟲」為之正名。有搗蛋男生捉「蟲」趁其不察而贈,「革命火種」星火燎原,該女知青終入「革命隊伍」,同仇敵愾了。癢!不可耐,手忙腳亂,顧此失彼,隨時伸手抓撓於衣褲內。形態不端莊倒也罷,可這虱子吃人還羞人,不時爬出領口招搖於脖頸,令顏面盡失。憤怒!採取各種物理化學方法剿之:六六粉、敵敵畏、箅子……衣物搓洗暴曬、水裏溺、雪裏凍,用火烤尤解恨,聽虱落火中噼啪作響,大快人心。可野火燒不盡啊!遍施酷刑,虱生生不息剿而不滅,人虱相持。

虱喜熱,遇熱蠢蠢欲動,此乃最佳滅虱時機。冬晴日,牆角地頭男女老少烤太陽打滅虱人民戰爭。自清門戶的,協作相幫的,一派動人景象。有捕獲,比大小,辨公母。掐之,暴一聲響,勝利豪情油然而生;咬之,也暴一聲響,恨恨:你吃我我也吃你!酣暢。更有徹底革命者,索性脫衣鋪地暴曬,虱與虱蛋暴露於光天化日下,猛抖。再一聲斷子絕孫切齒,順衣縫呲拉刮去,便有晶亮虱蛋壘積指甲殼,燦然。魏晉先人「捫虱而談」那叫風流,而此時我們是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噼啪聲此起彼伏,既享受冬日陽光和征服快意,又混了工分講究了衛生,樂陶陶。

這樂趣城裏人享受不到就深惡痛絕。家長均曉知青身上豢養有微型動物無數,至家門而拒入,攆往澡堂,衣物澆以沸水,漂一層……不癢了,手沒了抓撓,不習慣。返回鄉里,再癢,又不適應。撫身上新創舊痕,涌滿腔新仇舊恨,奮起決戰!非斬盡殺絕而後快,寄生蟲們的末日到了。被褥蚊帳鞋襪連皮帶都燙之於沸水,床鋪家具地板牆角連板壁皆噴撒以農藥,滅虱之戰終以知青徹底之勝利而告終。

他日,再見農人們捉虱其樂融融,知青悵然,竟感失落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華夏知青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