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地方財政窮瘋了?中共國太離譜;情況危急!中共國運、命門命懸一線;轉嫁到老百姓身上了!

老鄉別走,各地開始放大招搶救樓市了 情況危急!中國國運、命門命懸一線 轉嫁到老百姓身上了!中國現斷供潮 上半年住宅法拍房數量大增 恆大地產公告到期債務和逾期商票共5320億 「大學生進廠」成唯一選項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 引熱議 中共地方財政窮瘋了?中共國太離譜

習近平在中共政治局會議上給房地產定調後,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紛紛給房地產鬆綁。日前安徽省合肥市放了兩個大招:銷售從期房改為現房,取消公攤,這或許會成為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趨勢。

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表示,世界工廠是中國國運之所系,是中國國運的命門。

轉嫁到老百姓身上了!中國現斷供潮,上半年住宅法拍房數量大增。

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大學生進廠」成唯一選項,中國教育該轉向了嗎?

中共國荒誕的事情很多。最近南京和貴州發生的兩件小事,說不清是氣憤、可笑,還是悲傷,讓人有種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的感覺。

老鄉別走,各地開始放大招搶救樓市了

最近中共政治局會議定調「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後,住建部明確表示,要進一步降低首套住房首付比例,降低貸款利率,以及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各大城市也是紛紛跟進,其中合肥放了個大招:推進現房銷售,探索取消公攤。

微博公眾號「中產先生」撰文表示,現房銷售可以避免爛尾,取消公攤實際是變相降房價。

這麼好的政策,為啥之前不推進呢?幾個原因吧:

1、老鄉不買房

現在的房價,不是買不起,就是在觀望那個,反正不敢輕易出手。

看中指院最新的上周成交數據:

同比下滑明顯,即使環比,主要城市也是下滑明顯。

二是合肥樓市的問題。

合肥,之前說過,合肥房價炒得太狠了。

特別是濱湖政務,一股力壓深圳,碾壓杭州的感覺。

合肥這幾年雖然連續押中幾大高新產業,成為全國的創投之城,但是房價其實並沒有這麼大的支撐。

前段時間還有炒房客建議救市:

可見合肥樓市壓力還是不小的。

目前樓市的情況就是這樣:

老鄉不太敢買,但是地方下半年估計要搶救一下樓市。

估計跟去年上半年一樣,花樣百出,各顯神通。

就看老鄉買不買賬了。

除了房地產,年中大會還有一個新提法:

活躍資本市場。

那就是拉股市唄。

下半年,搶救樓市,再拉一波股市。

老鄉,就等你了,進不進場?

情況危急!中國國運、命門命懸一線

中國經濟過去20年高速發展的成因,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形容為,是乾柴遇到了火柴,就是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遇到了美國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得以釋放,造就了今天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

清華大學的孫立平教授表示,世界工廠是中國國運之所系,是中國國運的命門。

中國大量出生的人口,在70年代開始陸續進入勞動年齡,並在90年代末達到高峰。

這恰恰與中國的改革開放相遇,於是就成為一個巨大的勞動力紅利。可以說,這是整個人類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歷史奇觀。

結果,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產能的形成。這個產能不但巨大無比,而且在經歷80年代的消費補課和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家用電器消費推動之後,很快進入過剩狀態。到了1997年,國內95%的工業品供大於求,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行業,開工率不足30%。大量企業關停並轉,大量工人處於下崗失業狀態或面臨失業下崗的威脅。

於是,就發生了下面這三件事情:

第一件,在90年代末期,推行住房商品化、教育產業化、醫療市場化。三化的實質是人為製造需求,原來不需要自己買的房子需要自己買了,原來上學不怎麼花錢現在需要自己花錢了,而看病也需要自己承擔越來越多的部分。這當中的一些內容,當然是市場經濟改革的題中應有之意,但在當時,更直接的考慮則是拉動消費,擴大內需。

第二件,本世紀初,加入WTO。上面的三化雖然使得人們的消費支出增加了,但在家電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形成的巨大過剩產能問題,並沒有解決。於是,就有了中國加入WTO的艱難努力。加入WTO對中國的直接意義是,把中國這樣一個大量過剩的產能,轉化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世界工廠。由此,中國也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甚至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衝擊都極為有限。

第三件,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有沒有別的考慮,暫且不管,從經濟的角度說,解決過剩產能,無疑是其中重要的考慮之一。我們只要想一想當時的流行詞,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庫存等,就可以明白這一點。

這三件事情,都是與中國的世界工廠密切相關的。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此重要的世界工廠地位被削弱,會意味着什麼?我們一定要意識到,不要老是三駕馬車三駕馬車,一定要知道,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國運之所系。

所以,前些天我曾經說過,拉動內需拉動內需,實際是沒有多大拉動空間的。要說需求的空間,真正有潛力的只能是外需,現在不是內需不足,是外需不足。不是消費疲軟,是出口疲軟。保住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至關重要。

轉嫁到老百姓身上了!中國現斷供潮上半年住宅法拍房數量大增

近日,多家機構公佈今年上半年全國法拍房成交數據。今年1月至6月,全國法拍房掛拍量240,636套,同比增長19.79%,其中住宅掛拍量達145,200套。

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住宅法拍房掛拍量同比增長35.59%,雖然成交量同比增長16.22%,但成交均價下降2.43%。

法拍屋是指被法院強制執行拍賣的房屋。在中國40個大中城市,掛拍量最高的前三名是成都、重慶和南寧,分別掛拍5,132套、4,973套和2,851套。

在成交率方面,上海、杭州和寧波較高,均超過80%;但西寧、呼和浩特、蘭州和貴陽等城市,流拍率都超過80%。

雖然重慶法拍房市場較為活躍,但是重慶和成都法拍房的成交率(35.9%和38.3%)都遠低於上海(71.4%)、深圳(54.3%)和北京(52.7%)。

山東濟南一建設銀行副行長陳坤(化名)7月27日表示,現在除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能拍出幾套房子外,其它城市的流拍率都較高,關鍵是大多數老百姓沒錢了。房子拍賣不出去,銀行貸款回收不上來,經濟也就循環不起來。

陳坤說,「如果工程爛尾,工程隊就無法償還欠銀行的錢,購房者拿不到房子,但也得按月還房貸。即使購房者棄房,把房子抵押給銀行,那麼剩下的房款也得還,否則按失信處理。所以很多人選擇維權,但各方互相推諉,問題很難解決。」

2022年1月14日,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韓復齡發微博表示,斷供潮來了,2022年剛開年,有20萬名房主因棄房斷供遭到四大行起訴。

恆大地產公告到期債務和逾期商票共5320億

7月28日晚間,中國恆大集團公告披露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情況。截至2023年6月末,恆大地產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以及逾期商票總計約5,320億元人民幣。

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恆大地產標的金額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未決訴訟案件數量共計1875件,標的金額總額累計約4,294.07億元。

7月17日晚間,中國恆大在港交所披露的年報顯示,2022年和2021年兩年間,該集團淨虧損合計8,120億元,負債總額高達2.4萬億元。

天風證券地產研究團隊此前發佈的報告中提到,2023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境內債到期規模約1.9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13.3%;預計境內債償還高峰集中在今年6月~8月。

「大學生進廠」成唯一選項,中國青年失業率高引熱議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深圳高等金融學院近日發佈《2023年中國實習生招聘研究報告》,稱在去年中國將近360個城市當中,製造業釋出的實習名額數量超過30萬,占各行業實習名額總數的29.54%。與此相比,排行第二的資訊軟體行業僅佔19.55%。

報導引述《2023年中國實習生招聘研究報告》,指出去年中國近360個城市中,市場上接近一半的實習名額都分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中。其中,上海和廣州的製造業實習名額分別為36%與21%,在當地實習名額總數中佔比都達到各行業中的第一名。

不僅實習名額佔比高,隨着高校畢業生越來越多,「進廠上班」也成為畢業生的「唯一選項」。

中國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仍居高不下,據中共官方公佈數據已經超過20%。

在微博上,「廣東掀起大學生進廠上班熱潮」話題也衝上熱搜,引來一將近一千萬次閱讀。有網友表示,「其實這就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現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而大學生遍地都是。」

中共地方財政窮瘋了?中共國太離譜

中共國荒誕的事情很多,不過最近南京和貴州發生的兩件小事,說不清是氣憤、可笑,還是悲傷,讓人有種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的感覺。

來源「歷史押韻」的文章稱,在南京地鐵上,有一名女子在地鐵上喝水被開了罰單。地鐵回應是:列車禁止飲食,喝水也是飲的一種。發現了就要處罰,如果乘客渴了可以下車在站台喝,喝完再上來。

看到這個消息,真是無語了,這摳字眼摳得也太死板了吧。

你要是禁止吃東西,還能理解,但乘客只是喝水而已。

要不咱們再認真一點,既然禁止飲食,喝水也是飲的一種,那麼口水也是水的一種。那是不是在地鐵里咽口水也需要被罰呢?

乘客低血糖,吃了一顆糖,這恐怕更嚴重了,這都屬於食的範圍了。

乘客喝口水,吃顆糖,又不影響他人,又不污染環境,在這個地方咬字眼,真有點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他們給的解決方案是乘客可以下到站台上喝了再回來,下一站如果還想喝又下站喝再回來。

下車喝水然後上車閉嘴,一站又一站,這操作讓我突然想起了吃飯必須戴口罩的事。

張嘴吃飯的時候,可以打開口罩,飯吃到嘴裏了,就要戴上口罩。

當時這個城管的表演讓人感覺到可笑又可悲。

下到站台喝水和扯下口罩吃飯不是一樣的荒唐嗎?吃一頓飯,估計要反覆幾十次取口罩戴口罩吧,喝一瓶水,估計也要反覆很多次下車廂上車廂。

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可總有人或許有意或許死腦筋地拿着規定說事。

說實話,很多規定都規定得挺嚴格,只不過平時沒怎麼去執行,一旦認真執行,大家都有錯。

前幾天的新聞,一輛山東牌照的汽車在貴州黔東南從江縣高鐵站,被城管現場執法鎖住輪胎,要求交罰款。理由是帶泥上路是不允許的。

看了這處罰,我還以為汽車是去泥巴路里玩了越野,可看了照片上的泥巴,才覺得這或許只是你們當地公路沒有打掃乾淨。

沒有泥路哪來的泥?當地城管怎麼還有臉鎖車罰款。

規定是死的,可執法的過程中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實際情況,你拿個顯微鏡,可以把所有的車都罰一遍,那樣收益更高。

其實這些都是基層執法人員,拿着雞毛當令箭,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光看這新聞就能看到他們在規定的條條框框中仔細研究怎麼創收的樣子。

比如靈光乍現,他們在規定中看到必須戴口罩,在規定中看到可以罰髒車,在規定中看到地鐵上禁止飲食。

於是他們開始頭腦風暴,喝水也是飲,該罰,車輪上的泥巴也是髒,該罰。

絲毫不顧這樣做是不是太離譜,絲毫不顧這樣做會淪為大家的笑柄。

反正作為工具人,這麼做,傷害的只是公信力,丟的又不是自己的臉。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