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定局 中共紅朝覆滅!王朝都是財空始覆滅;「政令不出中南海」 獨裁政權折騰不到老百姓

是恐嚇還是保護?中共要抓民企腐敗罪  千年古訓,中共這事定局了! 60家A股房企發佈中期業績預告,逾6成預虧 日經:中國青年結構性失業無解,中共搞沒了1000萬個的就業崗位 中共躺平,天下太平

周二,中共刑法修正案草案已經提交中共人大常委會審議,加大了對民企行賄的處罰力度,是恐嚇還是保護?能根治腐敗的政商關係嗎?

超過60家A股房企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逾6成預虧。中國房地產經濟的一支獨大,也釀成了今天中國畸形的經濟結構,積重難返,中國經濟之痛非短時間可以消除。

日媒稱,中國青年的失業是結構性失業,中共無法解決,僅僅教培行業,中共就搞沒了1000萬個的青年崗位,再加上互聯網平台,這些都是青年的就業崗位,全都沒了。

網上有人提問,若最近15年中共官員都躺平,中國經濟會怎樣?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是恐嚇還是保護?中共要抓民企腐敗罪

阿波羅網林億報道/據中共官媒中國新聞網報道,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周二(7月25日)已經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該修正案草案共修改補充刑法7條,其中草案加大了對行賄犯罪懲治力度,同時增加懲治民營企業內部人員腐敗相關犯罪的條款。

在加大對行賄犯罪的懲治力度方面,草案增加規定,對多次行賄、向多人行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等六類情形從重處罰。

同時,調整行賄罪的起刑點和刑罰檔次,與受賄罪相銜接。

草案將單位行賄罪刑罰由原來最高判處五年有期徒刑的一檔刑罰,修改為兩檔刑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和「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現行刑法規定了國有公司、企業相關人員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為親友非法牟利罪和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罪,這次修改在上述條文中各增加一款,將現行對「國有公司、企業」等相關人員適用的犯罪擴展到民營企業。

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祚良則表示,行賄罪的刑罰處罰越來越重,在處罰上體現了從「重受賄輕行賄」到「行賄罪與受賄罪並重處罰」的轉向。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我自己在國內民企工作過10多年,那些年中一直在和央企或國企打交道,這些企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和寶鋼等巨無霸央企或國企。國內相當大的一部分民營企業做的是國企、央企和政府的生意。

項目從招投標開始,到開發、實施,再到項目驗收,一路靠錢打頭陣。如果項目出現意外,如運行效果達不到合同的要求,也不用但心收不回錢,這時候就是企業市場銷售出面,賄賂一下掌握項目驗收實權的國企領導,沒有搞不定的事情,沒有驗收不了的項目。

這次的刑法修正案草案,加強了對民營企業以單位名義進行行賄的處罰力度,這是治標不治本。

誰也不願意把自己的錢給別人,民營企業行賄是無奈之舉,是整體政商環境惡劣造成的。若有沒有政府部門官員、央企和國企官員,利用權力尋租利益,實行公平競爭,靠質量、靠價格贏得合同,沒有受賄的中共官員,也就沒有行賄的民營企業,他們就會轉向靠質量和價格贏得市場。

從中共官員入手,加大懲罰力度,效果比懲罰民企行賄,對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會更好。

在中國,民企能否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是關係和人脈,而不是技術和資金。沒有官員的保護,工商、稅務、環境、衛生、消防和安全等任何一個部門,隨便找個理由,企業都經營不下去。在這樣的環境下,民營企業不行賄,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企業解散。

仔細想想,行賄在當今中國無處不在,孩子上學要給老師送點禮,老人住院動手術要給醫生塞紅包;企業到醫院銷售藥品、醫療設備,要給醫院領導送一份,還要給科室主任送一份,關係都得打點好,才能簽了合同;官員升遷要給上級送點禮,大升大送,小升小送,即使維持原位,也要和領導搞好關係。

在這麼一種全民行賄受賄的氛圍下,不改變官員權力是共產黨賦予的現狀,不改變納稅人沒有決定官員任免的權力和影響力的現狀,不改變中共官員唯上不唯下的心態,中國行賄受賄的政商關係不會有根本的轉變。

千年古訓,中共這事定局了!

過去20年,房地產產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支柱作用,也是地方財政最重要的來源。牆內大數據專家蠻族勇士,匯總梳理了2006年到2021年的分行業財政收入構成,通過數據進一步佐證了這一點。

日前,他在推特發文稱,房地產行業創造的全口徑財政收入,占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賣地收入)的比值,2019-2021年,都維持在40%以上,遠遠超過其它任何行業。2022年地產泡沫破滅,對財政的傷害之大,是不可估量的。

網友「哈富證券」進一步分析,「中國GDP總量里消費大概佔52%,外貿大概18%,剩下30%是投資。而增量里投資則佔到40%,投資主要是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前者大概占不到60%,後者不到40%,剩下還有一些設備投資什麼的。而基建的錢幾乎都來自於財政收入,所以就相當於房地產佔GDP增量的40%左右。」

老蠻補充說,「不止。因為大量的消費也是由房地產帶來的,家電家私,裝飾裝修,等等。」

很多網友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認識的越來越清醒。

「十幾年來對土地財政和房地產的過度依賴,飲鴆止渴式使得經濟結構越來越畸形,泡沫越來越大。現在想要軟着陸已經太晚了。」

「上頭也知道這個夜壺經濟不可持續問題,所以近些年反覆強調可持續發展。但擋不住誘惑,割房地產韭菜來錢多容易啊多快啊。」

試問哪一個王朝的覆滅不是從財政虧空開始的?這個局從成事以來就定了的。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這就是中共官員心態的真實反應,官員考慮的都是當下,GDP高速增長、官位高升,至於環境、債務、財政困境和金融危機、可持續發展,那都不是他們考慮的,都是後來者的問題。

前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執政天津時,搞了一個濱海新區,大把大把的借錢,最後濱海新區沒搞成,成了爛尾,但這絲毫不影響他高升。最終成了中共政治局常委,還當上了常務副總理。劣幣驅逐良幣,中共官場就是逆淘汰機制。

這樣的中共官員一把一把的,到處都是。

60家A股房企發佈中期業績預告,逾6成預虧

隨着房企密集披露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房企預虧損的比例仍居高不下。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A股已有超60家房企發佈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預計虧損房企達41家,佔比逾60%。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半年預計虧損的房企達41家,總虧損金額最高將超過250億元。其中泛海國際虧損金額最高,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虧損42億元-55億元;華僑城A淨利潤下滑幅度最大,上半年虧損12億元-17億元,同比降幅1237.92%~1712.06%。

從業績預告來看,除了泛海、華僑城A外,上半年預計虧損金額超10億元的房企還有6家。包括ST泰禾、金科股份、ST陽光城和華夏幸福等房企。

根據業績預告,2023年上半年預計錄得虧損的房企還有中南建設、金融街、南國置業、華遠地產、中交地產、ST世茂、*ST嘉凱、*ST宋都、格力地產、天房發展等。

可以看出,陷入虧損的房企中,不僅泰禾、陽光城、世茂等出險房企均在其列,還不乏華僑城、格力地產、華遠地產、首開股份等央國企。

克而瑞分析師認為,近年來,房企淨利潤虧損的情況越來越多,除了低利潤項目持續結轉的原因,部分房企計提存貨減值也成為較大的影響因素。

日經:中國青年結構性失業無解,中共搞沒了1000萬個的就業崗位

日經新聞的報道分析說,目前中國政府應對失業的辦法相當老套,很難解決青年失業大軍的問題。

2022年夏天,剛畢業的格洛妮·張格洛妮(音 Glonee Zhang)在深圳一家鋰電池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當時他對這份工作寄予厚望。

現在,和中國五分之一以上的年輕人一樣,他失業了。

作為一名英語專業學生,在疫情後開始工作時,張認為"疫情的結束會帶來光明的未來"。半年後,由於公司銷售額同比下滑10%,公司招收的400名新畢業生中的一半人被解僱了。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的靈魂都快被撕碎了。"沮喪的張說,在此期間,他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由於中國政府對私營企業的嚴厲監管和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招聘下滑,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了創紀錄的21.3%。

北京大學張丹丹教授發佈報告稱,若將約1600萬名躺平、啃老等不工作者均視為失業,中國3月份青年實際失業率最高上看46.5%,遠高於官方公佈的19.7%。

摩根士丹利駐香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說,"這是結構性的,因為經濟逐漸發生變化。但中國要成為像日本、韓國和美國那樣更先進的經濟體還需要時間,這些國家的專業服務在創造就業方面佔據主導地位。"

中國青年失業率幾乎是美國的三倍,遠遠高於歐元區14%的失業率,這讓畢業生的悲觀情緒與日俱增。

中共政府上周公佈了一項計劃,稱將放寬市場壁壘和融資渠道,希望提高私營部門信心。本周一,中國國家規劃機構表示,希望吸引更多私人資本參與從交通到水利、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和農業等領域的國家項目。

英國宏觀經濟研究公司凱投宏觀在一份說明中,將中國政府的最新立場描述為向私營部門伸出的"橄欖枝"。

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對科技、教育和房地產等領域的企業採取強硬措施,現在中國政府對私營企業的態度有所緩和。分析人士說,過於強硬的態度,壓制了以前提供熱門畢業生職位的企業,也削弱了創業精神。

長期以來,私營部門的高薪工作一直是許多中國畢業生的首選目標。根據亞洲開發銀行6月份的一份報告,每10個16至24歲的城鎮就業人口中,就有6人在私營企業工作。

但除了監管部門的打壓外,隨着西方國家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提供工作崗位的外國企業也大幅縮減了在華業務。

在2021年大城市禁止為中小學生提供收費家教服務之前,教育行業的就業人數約為1000萬。

觀察家們說,迄今為止,中國應對失業青年挑戰的措施一直很老套。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中國經濟初級研究員Michelle Mengsu Chang說,20世紀70年代,當數百萬青年從全國各地的鄉村振興計劃返回城市時,中國政府也曾使用過類似的策略。

經濟觀察家們說,無論新方針是否有效,都表明中共政府在某種程度上,正在關注如何重塑民營企業的信心。

中共躺平,天下太平

推特賬戶「老蠻頻道」發文稱,如果從2008年開始,中共政府啥也不干,啥也不管,上下各級公務人員每天上班就是摸魚玩手機,偷跑出去打牌釣魚也沒人管,那就好了。

那就沒有了四萬億,沒有了騰籠換鳥,沒有了P2P,沒有了錢荒,沒有了股災,沒有了地產去庫存,沒有了環保一刀切,沒有了三年禁閉,沒有了整肅教培,沒有了退林還耕。天下太平。

楊旭表示,這個說的有點極端了,但確實也很有道理。一個壞人幹的都是壞事,躺平了,當然好人就不被騷擾了,可以正常生產和生活了。

網友「大包王朝Xi王朝」說,「沒有這一切的平行空間裏搞的是,「三反五反」運動,「反右」運動,「大躍進」「四清」運動,「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文化大革命「反資產階級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中國獨裁政府想不折騰人是不可能的。」

還有網友表示,「之前我們還噴胡溫「政令不出中南海」,現在看來這還是一件好事。」

「不折騰對普通民眾有利,折騰對官員有利。是否要折騰,權力在官員,民眾毫無辦法,最後如何決定,全憑官員有否良心。」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