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養皮袋

南宋時浙江婺(wù)州郊外有個老人,看他的裝束、言行像個散漫的道人,可又不住在道觀中。他自稱「養皮袋」,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和籍貫。他在婺州住了多年,可是從來沒有人見過他睡過覺,別人都很奇怪,也不去問他。只有一個來自當塗的張先生,常與老人往來,曾問他:「您是某種功法的修煉人吧?」老人並不答話,只是略微點頭而已。

南宋孝宗淳熙末年,浙漕京尹潘景矽與老人交往。潘家種有一株紫木樨,花葉繁茂,煞是喜人。及至盛夏,正是天下一片蔥鬱之時,這株紫木樨卻日見槁枯。潘景矽見花葉凋零,心中為之不悅,又恐是什麼不祥之兆,竟終日圍着這株紫木樨嘆息起來。

老人見此情景,勸慰潘景矽說:「等到六月六的三更之時,我來為你移栽此花。花如果能再活下來,你就要升官了。」果然,花經老人重新移栽過後,枝葉蓬勃而生,花朵也怒放起來,鮮艷潤澤,竟與當初一樣。不久,潘景矽升任工部侍郎。

梅花門邊有一戶人家,開着飯店,此家主人對老人一向尊敬、信賴。有一天,冰雪鋪地,甚是寒冷。老人經過飯店,便逕入店中討火取暖。店主立刻取來一捆柴草。老人燃起柴草,脫下濕衣服烘烤,待烘烤完了,身上也暖和過來,老人便用剩下的草搓起繩子來。草繩剛一搓成,柴火便滅了。老人用草繩將未燒盡的柴捆起來,遞給店主說:「事情已經辦好了,你千萬不可動這捆柴。」店主莫名其妙,然一向聽說老人行事神異,只得遵行,不幾日,飯店內忽然失火,火勢迅速向四周漫延,及至牆壁之下,突然火都滅了。飯店的一場火災奇蹟般的避免了。第二日,老人踏門而入,笑着對店主說:「火已燒完了吧,沒事了。」店主這才明白過來,道謝不迭。

本郡的牙兵司劉澤(「牙兵司」是古代的一種軍官名稱,是親衛兵的頭領),對待老人也非常恭敬。一天,老人忽然拿出一件布袍送給他,說:「拿它遮擋你的臀部。」也不解釋,逕自去了。劉澤看着這又破又髒的布袍,嫌惡不已,又不敢扔卻,便掛在家中的浴堂前。當天晚上,劑澤無意中得罪了太守葉叔羽。葉叔羽大怒,命人打了劉澤十五杖。劉澤挨打完畢,忍痛走出府門,正見老人朝他笑着說:「教你遮了臀部,你不聽,打了也好。」

城中有個酒家,姓劉,買賣公平,誠實。老人便拿了一根長竹竿,靠在劉家酒樓邊,一邊對劉姓店主說:「救你,救你,你要動着這根竹竿,你就要挨鐵棒打。」第二天,一個惡少因為推吏所追捕,深為苦惱,持刀伺機要殺推吏。惡少見推吏上了劉家酒樓,便追了上來,推吏眼見惡少滿臉殺氣,手中刀光閃閃,只得避來躲去,眾人也是一片驚慌。推吏被惡少逼到窗邊,眼見無路可走,忽見窗下倚着一根竹竿,便順竿溜下,逃了一死,眾人才松下一口氣,劉某見酒樓無損,推吏得救,心中不由感激老人。

金華門外有個姓徐的人,開着一家藥鋪,店主為人忠厚,有仁慈心腸。老人便抱着一個空沙糖罐子給他,說:「找些鬆脆易燃的木炭,隔五天燒一次,把它燒熱了。」自此徐家藥鋪多了一味能治百病的靈丹。建寧人葉森,攜家避災,漂泊至婺州,一貧如洗,景況難熬。老人見他可憐,便摸出一枚大錢遞給他,說道:「自此以後,你就不會再缺錢用了。」並一再叮囑他千萬不要丟了這枚大錢。果然,葉森不久就巧遇另一商人,兩人合夥做生意,販往運來,雖有些辛苦,但收入卻相當豐厚。很快,葉森就積蓄了一千吊錢。等到納稅之後,忽然發現那枚大錢已經丟了,這才想起原來不經意間混入別的錢中交官了。葉森並未覺的如何。正當此時,他的妻子暴病而亡,葉森平時所積蓄的錢,被一場喪事花的一乾二淨,依然一貧如故。

老人談別人的禍福富貴來,了如指掌。老百姓也時時去看望老人,或向他表示敬意,或向他求取錢財。如逢老人高興,得他禮物,則這天的所作所為,一切如願。如果老人不高興,則持起手仗趕人,即使是士大夫,也一樣對待。

在南宋寧宗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春季的某一天,老人突然端坐於一隻空壇中之後,便安然辭世了。

(資料來源:《夷堅志》)

2009年02月08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正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