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催債巨頭落幕 掀開了這個行業最後的遮羞布

作為國內最大催收公司的永雄,這一舉動再次引爆了對於這個行業的爭議。 理想中,催收是金融體系末梢中的末梢,屬於貸後管理的重要內容,是金融風險控制的最後一道閥門。 但現實里,層出不窮的暴力催收事件,利慾交織下的各種人性大起底,讓這個行業毀譽參半。

安徽警方異地查案,帶走永雄集團179人異地關押。

一紙告知書,將一個神秘的行業拉到了聚光燈下。

5月25日凌晨,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佈了《告全體員工書》,表示:

「雖然十分痛心,萬分不舍,我們也只能沉痛宣告,集團決定從今天起停業!」

《告全體員工書》中寫到,近年來該公司員工大量流失,從1.7萬人降至2000人,集團賬戶和流動資金凍結。

「以這樣的方式宣告停業實屬無奈之舉。」

不過,《告全體員工書》引起輿論關注後幾個小時,就消失了。

即便如此,作為國內最大催收公司的永雄,這一舉動再次引爆了對於這個行業的爭議。

理想中,催收是金融體系末梢中的末梢,屬於貸後管理的重要內容,是金融風險控制的最後一道閥門。

但現實里,層出不窮的暴力催收事件,利慾交織下的各種人性大起底,讓這個行業毀譽參半。

永雄集團5月25日發出的致全體員工書(該公司官方微博截圖)

電話兩頭和大門內外,催收人和欠款人之間的心理戰和罵戰從未停歇。

說到底,雙方都想利益最大化,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知乎關於「催收行業合法嗎?」「催收員有前途嗎?」類似的問題底下,永遠是壁壘森嚴,水火不容——

似真似假的經歷分享,和無休無止的網絡對罵。

最新的消息是,一份關於貸後催收的國家標準正在業內廣泛徵求意見,或將於今年三季度發佈。

巨頭永雄的一紙告知書,不會是傳統催收行業的時代分水嶺。延續千年的對決,終歸是需要文明的干預。

1

討債行業,歷史悠遠。

但千年以來,這個行業卻沒有一天不背負着罵名。

畢竟,討債人向來給別人的感覺都不是什麼善茬,壯漢、棍棒、黑衣、金鍊,這種刻板印象深入人心。

在當代中國,最早的正兒八經的催收公司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香港,當時被稱為資產管理公司。內地最早的催收公司誕生於2003年。

催收公司一般以商賬管理、信息科技公司等名義開展業務。一般分為電話催收和上門催收兩種業務形式。

但在早期法律監管形同虛設的時候,行業從業者幾乎是「黑惡勢力」的代名詞。

2013年以來,專業化隊伍開始出現,法律、資產管理等領域從業人員開始大量進入催收行業。

然而,這個行業規範程度或有提升,更為混雜和多元才是常態。

互聯網借貸的野蠻生長讓催收行業也水漲船高。

2014年,各種網貸平台遍地開花。上游景氣,下游的催收也在貪婪地吞食紅利。

2016年,互聯網小貸、P2P、消費金融和現金貸等細分領域的爆發式增長,讓作為貸後管理重要一環的催收行業一度達到頂峰。

即便P2P行業退潮之後,催收行業也沒有熄火。

網貸行業和催收行業出現了顯著的倒掛現象。當中國的P2P行業逐漸消亡至1000家時,個人信貸催收機構已崛起至5000多家。

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價值3萬億元的巨大池子。根據原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2022年全年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萬億元,占GDP比例達到2.6%。

早在2019年,新增的逾期90天以上貸款餘額就超過了一千億。可以說,對於催收人來說,這是一個真正的千億市場。

一般來說,銀行會自己先處理逾期一周內的借款,之後就會外包給催收公司。

然後再按照逾期時間分為M1類客戶(逾期一個月)、M2類客戶(逾期兩個月)……以此類推。

逾期半年以上的,被列為「A+」類客戶。這種客戶數量不多,但都是人精,借的數額也很大,拒絕還款的理由更是真真假假,能嚼下來的催收人少之又少。

催收難度越大,回款後獲得的佣金也越多。甚至據說有人拿到過回款一半的佣金。正因如此,催收員薪資的差異是巨大的。

[page]「銳公司」在文章中指出,催收員能拿到3000元左右底薪,提成按催款額度階梯式累進。按某中部省區一家催收公司算法,回款5萬元以下的提成在3%~4%之間,回款8萬元以上部分提成10%。

「能回款3萬元,算上底薪就有5000多元薪水,這在一個縣城已經算不錯的收入水平了。」

催收公司里九成的人都是電催,剩下一成才是外訪上門的催收人員。

但整個行業良莠不齊,許多工作規範在實操中屢屢被突破,客觀上確實存在暴力催收、頻繁騷擾聯繫人等情況。

比如令人深惡痛絕的「爆通訊錄」,就是經常出現在電催當中的手段之一。讓身邊的家人、同事、親友知道你的欠債問題,進而施加社會壓力,堪稱是社會性死亡(簡稱:社死)手段,對於好面子的中國人來說簡直一打一個準。

有知乎用戶分享,催收人員會打電話給家裏人和公司領導,自己除了應付連番的詢問,還要擔心飯碗會不會丟,本來就是周轉出了問題,想着靠努力工作還錢的,現在反倒令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還有人表示,「爆通訊錄」就是一種軟性暴力。

作為與這筆欠款毫無關係的「緊急聯繫人」,卻被催收電話搞到生不如死。這樣的事情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催收行業的誤解。

黑貓投訴平台搜索結果顯示,涉及「暴力催收」共有267392條記錄。

比如,有人投訴「平台暴力催收嚴重影響到我的工作以及生活,要求停止暴力催收,還爆我通訊錄,打電話給我的父母朋友。」

而更令人擔憂的還不是單純的騷擾。

在知乎關於催收的話題底下,許多所謂的催收行業從業者都提到過一個現象,那就是當自己無法通過正常流程催到錢款時,都會把這個客戶的信息轉接給新的催收人員。

在這個層層外包的過程中,個人信息的泄露風險到底有多大,大傢伙懂的都懂。更別說從一開始你的信息就已經被銀行或者其他借貸機構「外包」出去了。

「銳公司」在文章中指出,催收行業就像金融體系的蚯蚓,乾的都是髒活累活,名聲和觀感也不好,但它卻對保持土壤肥力,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有重要作用。

灰色、暴力、充滿江湖習氣;資產管理、風險控制……雖然外界觀感極度複雜,但在催收公司看來,這個行業非常體面,講資本故事並不需要糾結這些問題。

比如這一次站在風口浪尖上的湖南永雄,擁有遍佈全國20多座城市的分支機構,志在「讓世界沒有挽不回的誠信」(是不是聽起來很熟),在這幾年瘋狂壯大,醜聞和上市新聞齊飛,先是2018年籌劃創業板上市,後來又在2019年自稱通過了畢馬威的審查,「成為湖南歷史上第一家達到在紐交所上市條件的企業。」

只不過,急速變化的內外部環境,讓上市夢想終成泡影。

2

最大的變化是,監管出手了。

2018年是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永雄籌劃上市,但監管層亦動作頻頻。

上海率先出手。2018年3月27日,上海啟動全國首個《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貸後風險管理規範指引》編寫工作,引入網絡仲裁,避免暴力催收。

僅僅一天後的3月2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佈《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填補了規範互聯網金融債務催收行為的制度空白。

再過了一個月,大招來了。原銀保監會與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以及央行聯合發佈通知,明確提到「嚴厲打擊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

在接連重拳的壓力之下,儘管營收超過7個億,急着上市做強做大的永雄也不得不變得謹慎。

但永雄的上市之夢從來沒有消失。據報道,在取消上市之後,永雄開始佈局家裝和農業賽道,還引入外資,將自己從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變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非獨資),繼續衝刺上市。

時間來到今年。就在永雄發出那封《告全體員工書》的十天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互聯網金融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後催收風控指引》的核心內容逐條進行了討論。

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這份重磅的催收風控指引,如果順利的話最快今年8月就會對外發佈。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份風控指引將催收分為告知式催收、交互式催收兩大類,這也是催收行業首次提出這一分類。

催收流程合法化、界限清晰化,是這個行業未來的必然趨勢。

發達國家也都是這麼幹的。

在金融業較發達的國家,債務催收行業立法很成熟,行業職業化發展擁有法律保障。早在1977年,美國就出台了《公平債務催收作業法》,禁止催收員的騷擾、不公平的收債行為以及虛假、誤導性陳述。

日本在1998年制定了《債權管理回收業特別措施法》,英國也發佈了專門的《債務催收行為指南》。

良好的監管環境和政策約束,能夠使催收業成為經濟市場生態的一環。

不過,將徹底顛覆催收行業的力量已經出現。

3

那就是智能化趨勢。

隨着用戶投訴越來越多,以及所謂的「反催收聯盟」的興起,許多消費金融參與主體,比如頭部消金公司,逐漸將催收由外包轉向內部,且用起了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智能化技術。

某家位於華南的大型消費金融機構,就採用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系統,藉助AI賦能最大化防止催收員因個人情緒、素質等原因與客戶發生語言衝突,進而減少催收的投訴量。

據券商中國報道,招聯金融、中郵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等均使用了催收機械人,改善客戶的催收體驗。

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業,催收會是第一批嗎?

永雄的沒落,只不過是撕下了這個行業最後的遮羞布。

但嚴格的監管體系和智能化技術,不過是儘可能地優化催收行業的發展,減少暴力催收對公眾的影響,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債務違約問題。

真正的破局點是《個人破產法》。在發達金融體系里,它既對個人債務兜底,也對個人進行懲戒。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是中國人的信條。但往往一個行業想要突破性發展,先要從打破思想的牢開始。

背景報道:

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本周四宣佈停業,旗下4家分公司共179名員工近期相繼被安徽警方帶走調查,其中3人涉嫌尋釁滋事罪被批准逮捕。永雄集團此前催收賬款曾遭投訴。知情人士披露,中共公安部督辦此案,安徽警方跨省抓人,並且異地羈押。

被稱為「中國最大催收(討債)公司」的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本周四發佈《告全體員工書》,稱因安徽警方跨省執法拘捕179名員工,導致員工活在恐怖之中,加上資金遭凍結,經營難以為繼,宣佈即日起停業。該集團鼎盛時期員工逾萬人,還曾計劃赴美上市,創始人曾稱今年營收目標超10億元。不過,員工討債手法備受爭議。

據湖南一位因個人安全原因,不願公開姓名的退休警員周五告訴本台,此案可能是公安部督辦案件,不然安徽警方無權到湖南抓走179人:「此案由安徽警方接手,而不是湖南警方處置,表明永雄公司和湖南官場與警方,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當局異地辦案是為了排除干擾。這是公安部督辦的案件。」

湖南一位前派出所副所長李先生接受本台採訪時說,永雄公司討債員採取帶有黑社會性質的恐嚇手段追債,早已引起北京方面關注,但湖南警方卻長期無動於衷。他說,,隨着中國民營經濟淡出市場,這些追債公司的業務日趨萎縮,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它這個(公司)追債是帶有黑社會性質,如果說它做大做強做出名,背後沒有官方的背景那是不可能的,早就把它打掉了。多年前,北京有一個攔截訪民的保安公司叫安元鼎,也是帶黑社會性質的,它也是正規公司,它和政府合作,政府不方便出面時,由它出面。」

公安部督辦被捕員工涉黑異地關押

據紅星新聞報道,5月25日,記者致電安徽省公安廳,詢問永雄集團案件詳情,相關部門回復稱:「該案件正在偵辦過程中。」報道還稱,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吳正平律師認為,警方異地偵辦案件可以排除干擾;排除阻力;有利於查清事實。

第一財經網站報道,2023年永雄集團將力爭實現人員規模穩定一萬人以上、年營收十億元以上、年上繳稅收一億元以上、新增客戶單位十家以上等年度任務目標。不過,近年來,永雄集團因催收事件多次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有媒體統計,截至5月22日,永雄集團在黑貓投訴平台的投訴量達到153件,當中不乏「短訊威脅」「電話轟炸」「爆通訊錄」「騷擾他人」等投訴。甚至還有投訴永雄冒充公檢法人員的情況。

永雄公司分支機構覆蓋20多個省市

時事評論人士王正認為,討債公司人員許多行追債為和法警執行判決結果有相似之處,未來追債可能直接由法院負責,這對政府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他對本台說:「他們(討債公司)觸及到法院執行庭制度,這塊『蛋糕』,法院是要把它收回了。以後對債務糾紛可能是當事人向法院起訴,由法院執行追債。追數公司未來可能跟法院合作。」

永雄集團號稱「國內最大」的催收公司,其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4月,總部位於湖南長沙,分支機構覆蓋全國二十多座城市,業務涉及信用卡、消費金融等個人信貸不良資產管理領域。2019年,永雄集團曾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後又撤回申請。

目前,中國有三千多家催收公司,其中永雄集團員工由疫情前的一萬七千人減少到目前三千人左右。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智谷趨勢Pro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