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又一新聞網媒關閉 之前因向京官請願而被親京媒體指為潛藏間諜

作者:

James Ockenden(紅圈者)在京官夏寶龍訪港時曾企圖請願,但未成功,且被警方圍在看不見夏的地方展示訴求.2023年5月11日©網上資料圖片

關注可持續交通和道路安全的英文網媒Transit Jam周二(9日)在社交平台推特上宣佈關閉網站,沒有交代原因。不過,該一人新聞網站創辦人曾在主管香港事務的京官夏寶龍上月訪港期間企圖向對方請願,其後遭親中媒體發文指摘,指他是「潛藏於香港的外國代理人及間諜」,在沒有列出證據的情況下質疑他擬在港發動「顏色革命」;另又對他及其妻子進行「起底」。

Transit Jam的關閉,是《港區國安法》生效後至少第14間結業的異議新聞機構,但當中至少12間是在《蘋果日報》於2021年6月停刊後一年內結業。

該網媒創辦人James Ockenden宣佈結業時同時表示,會保留網站作檔案,供公眾查閱;至於能否保留推特帳戶則未清楚。他又說,由2020年初創辦三年來,網站共發佈775段有關香港交通的報道,當中175宗涉及死亡事故,並包括大量具影響力的獨家報道。

翻查紀錄,網站主要報道香港的交通新聞,亦會評論交通和城市規劃政策,另有一些獨家報道,包括3月時發出報道,指在聯合國社科文委員會發表報告,敦促港府提高女性在法定機構高層位置的參與,甚至設定好性所佔比例,以應對性別不平均的情況,但港府一方面指摘委員會報告指控失實,另一方面又在新成立的34人「特首顧問團」中,委任91%的男性委員。2月時又曾披露,因參與民主派47人初選案而被控觸犯《港區國安法》丶還押近兩年的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其80歲丈夫肺炎入院的消息,觸發外界要求港府讓毛保釋出外候審,以便探望丈夫。

James Ockenden未有回應本台查詢網站關閉的原因,但網站資料顯示,這個新聞平台自4月23日起,已不是按法例要求下註冊的報章,而在此前三天,親北京的《文匯報》和《大公報》以與其有關連的網媒《點新聞》稿件為基礎發佈主體一樣的稿件,以《「野貓式示威」企圖禍港疑外力操控煽火》為題,指「有潛藏於香港的外國代理人及間諜瞅准機會,藉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港考察之際,發動『野貓式示威』,企圖禍亂香港。」

該稿件接着報道,是到訪立法會時,James企圖要求在立法會車輛入口處展示橫額,但被警方發現而移送至指定示威區。

然而,根據另一親建制網媒《香港01》的報道,一名外籍人士(即James)在夏寶龍抵埗前十多分鐘帶備揚聲器和寫有「解放皇后大道中」的易拉架來到立法會外圍,但「隨即被警員帶至(望不見立法會車輛入口處的)添馬公園,之後一直有大批警員和工作人員把他圍攏」,雙方「緣慳一面」。期間,警方容許該外籍人士展示易拉架。報道指James抗議香港的車流和環境問題,要求在皇后大道中設立行人專區,並須改善營商環境。

James請願後離開時,發現被至少兩名便衣警員跟蹤,於是便以行山的方式擺脫體力不及他的跟蹤者,並在推特上實時報道相關情況,引起不少網民討論及轉載。但親京傳媒的統一稿件中,上述放甩警察的做法被指是「譏諷抹黑警方無理打壓示威人士,企圖煽動反政府情緒。」

該稿件接着「起底」James,質疑從不關心交通事宜的他為何在2020年成立關注交通議題的網媒Transit Jam,並開設推特帳號,「隨即發佈反政府帖文」,又透過其網媒招募跑區議會新聞的記者,「明顯充滿政治目的,配合外部勢力在港的政治操弄」。稿件接着指他除以「網媒創辦人身份滲透社區外,更打着交通安全幌子,拉攏反對派勢力組織多場活動,博取宣傳及增加知名度,為反政府『抗爭』鋪路。」但稿件沒有交代具體有那些活動。

稿件接着以不具名的「分析人士」刊登James妻子的名字丶所屬公司及職稱,指她「多年來一直盤據於政府內部調查領域,專門從事挑戰特區政府的案件,其反政府立場顯而易見。」稿件據此指「James明顯有外國政治勢力的影子,一直以『第二梯隊』形式運作」,相信「他正瞅準時機妄圖再次於香港發動『顏色革命』」。

不過,James接受另一英文網媒《香港自由傳媒》(Hong Kong Free Press)訪問時有針對親京傳媒的質疑作出解釋,指自己十多年前已對道路安全感興趣,並在2010年寫下第一篇相關文章,而這興趣隨藉有了孩兒後日益濃厚,並於2018年與一名警員合作開發了一個相關應用程式。至於聘請記者跑地方性的區議會新聞,則是因為區議會是最能發掘道路安全議題的地方,但區會的會議紀錄卻委遲才上載網站。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