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的特別代表,究竟什麼背景?

——習近平派出的「對外關係協會」,究竟什麼背景?

作者:
4月26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時表示,中共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到烏克蘭等國家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與相關國家溝通。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時表示,中國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到烏克蘭等國家訪問。(合成畫面/美聯社

4月26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時表示,中共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到烏克蘭等國家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與相關國家溝通。

習近平的特別代表是李輝,70歲,黑龍江人,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俄羅斯外交學院榮譽博士。曾經擔任東歐中亞司長,2009至2019年擔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外交部副部長等職務。

中國大陸目前在173個國家設有大使館,負責雙邊的政務、領務、經貿、僑務、文化交流、急難救助等業務,但為了處理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特別情況設有特使;特使外交不是中國所獨創,但最為活躍。

中國的特使是為臨時執行某項使命而派遣的外交代表。由國家主席或政府派出,赴他國履行特定禮儀性或政治性任務的正式代表,可分為國家主席特別代表、國家主席特使、中國政府代表等。中國駐外機構館長有時也可擔任國家主席特別代表、國家主席特使、中國政府代表。

特使所負擔的使命可分為禮儀性和政治性兩種。禮儀性是指出席外國國家元首就職(加冕)典禮、婚禮、喪禮、國慶、獨立紀念日、合作項目竣工等重要活動。政治性是指就專門問題到有關國家或地區、國際組織協調、談判、磋商、斡旋、轉達口訊或者函件的任務。特殊的任務完成歸國後他的特使身份也就告終。

派遣特使的好處就是1、決定之後手續可以很快地辦好,而不必像委派大使需要很多的程序及法律手續。在發生突發事件或形勢轉變的時候特使可以迅速地派往該地區。2、人選比較靈活,可以是高級別的官員,也可以是現職官員,有需要的時候退休的官員或離任的官員也可以出任。3、一般而言,特使可以受到對方比較高的重視以及較高的禮遇,可以見到級別比較高的官員,甚至國家的元首,如3月13日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就晉見了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4月23日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務特使」薛冰出席了埃塞俄比亞和平進程感謝活動,埃塞總理阿比(Abiy Ahmed)向薛冰頒發了感謝狀及彈殼製作的和平標誌,感謝中國為推動實現埃塞和平所做的突出貢獻,中國駐埃塞大使趙志遠也參加了活動。

中國目前指派的特使除了「歐亞事物特別代表」李輝之外,還有「非洲之角特使」薛冰(曾任駐巴布亞幾內亞大使),「氣候變化特使」解振華(正部級。曾經獲得聯合國環境署世川環境獎)、「阿富汗特使」岳曉勇(前駐約旦大使)、「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劉曉明(前駐朝鮮、英國大使)、「中東問題特使」翟雋(前駐法國大使)、「太平洋島國事務特使」錢波(前駐斐濟大使)、「拉美事務特別代表」邱小琪(前駐墨西哥大使)、「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吳洪波(前聯合國副秘書長)、「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豫錫(前駐非盟使團團長)、「中阿合作論壇事務特使」李琛(前駐卡達、巴林大使)等。基本上他們比較資深,熟悉當地的政情、語文,又有人脈,讓他們能夠執行比較複雜的、長期的或緊急的議題。

具有特使身份者除了經常前往指定地區或國家走訪之外,也會接見相關地區或國家的大使、代表交換意見。如太平洋島國事務特使錢波4月7日集體會見太平洋島國駐中國使節。同一天,中東問題特使翟雋約集阿拉伯國家駐中國使節與阿盟駐華代表處負責人晤談。特使也會接受媒體的專訪,如「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劉曉明在國外執行任務期間就接受了法新社與塔斯社的採訪。

中共二十大之後,這些特使們奔波於途,穿梭於各國首都之間,活動的範圍廣、時間長、媒體的能見度高,他們就是中國外交大出擊的縮影,也補充了傳統外交的不足。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