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路透社:政治恐慌加劇 對中國投資共識破裂

作者:

©網絡照片

觀察投資流動和對基金經理的採訪表明,外國對中國資本市場長達數十年的樂觀情緒正在崩潰,地緣政治風險引發了新的不確定性時代,美國投資者尤其謹慎。

儘管中國經濟稱蓄勢待發,購買中國股票的理由也有很多。但是,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後出口、房地產和購物的復甦比預期的要艱難。大型的、長期的外國投資者卻不見了。他們的缺席以及資產管理公司缺席的原因表明,隨着中國成為一個大國,成為美國的強大競爭對手,投資界對如何為資本新風險定價持謹慎態度。

路透社說,即使市場繼續上漲並且中國經濟保持全球增長,它也不太可能迅速得到解決。

流量數據顯示,今年外國淨購買量約為1880億元人民幣(270億美元)。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其中大部分都擠進了1月份,當時隨着清零規則的放鬆和市場反彈,「快錢」對沖基金正乘勢而上。

滙豐銀行研究稱,全球基金對中國的配比偏低,美國銀行已注意到這對市場動態的影響。

改變遊戲規則這種投資情緒反映了西方對中國崛起的政治不安。特別是與美國的競爭已經從貿易爭端升級為戰略競爭,這促使中國晶片製造和其他被視為具有重要軍事意義的行業實施出口和投資禁令。

跨國公司也在重建他們的供應鏈,以避免對中國製造業的如此嚴重的依賴,趨勢投資者表示改變了對中國的風險回報計算。

該報道稱,儘管如此,如果低迷的流動性阻礙了業績並且無法為外國人離開本國市場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其他人的猶豫可能會自我實現。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