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下周訪中12天 分析:為中共塑造和平角色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將於下周一(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大陸,這是自1949年兩岸分開統治74年以來,首位踏入中國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路透社資料圖片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下周將赴中國,成為兩岸分開統治74年來,首位去中國的台灣卸任總統。雖然他強調沒有太大政治意味,是單純「祭祖」及「學生交流」。不過分析認為,現時正值習近平訪俄及蔡英文訪美時期,馬英九此行一定有政治目的,似乎在為中共塑造一個和平的角色。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將於下周一(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大陸,這是自1949年兩岸分開統治74年以來,首位踏入中國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

行程不包括北京不會有「習馬會」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周一(20日)召開記者會,指出馬英九此行是「祭祖」,並會率領約30位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青年學子,與中國學生交流。他們預計會訪問南京、武漢、長沙、重慶與上海,但並不包括北京

馬英九將帶領學子到相關省分參訪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等重要歷史遺蹟,也會與湖北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的中國學生進行交流。

他並提到,目前沒有參加什麼當地邀請的活動,如果有當地的朋友希望會面或吃飯,他們也會客隨主便。

不過據台灣《聯合報》引北京消息人士表示,按上次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來訪模式,馬英九此次到訪的中國各省市,當地中共「一把手」即省市委書記都將出面會見並宴請。儘管不會有「習馬會」,但王滬寧宋濤則可能分別在上海及南京與馬前總統會面。

訪中定性為「祭祖」及「學生交流」

他們將此行定性為「祭祖」及「學生交流」,亦不會舉行「習馬會」。據報道指出,原因是馬英九深知此行會引發政治效應,甚至成為國內部分陣營所用的政治攻擊手段,藉此影響明年總統大選。

蕭旭岑續指,馬英九認為兩岸因為政治紛擾與疫情因素,學生交流中斷已數年,兩岸人民敵意上升,讓他憂心。如今兩岸因政治因素冰封中斷,民間交流與學生交流更加刻不容緩。如果能夠為兩岸和平盡一分心意,馬英九責無旁貸。

蕭旭岑說:當年青人愈認識彼此,每增一分情誼,風險就會減少一分。我想我們買再多武器,都不如讓兩岸年青人認識彼此,深入交流。馬前總統認為這應該是解決當前兩岸敵意上升,人民對立的一個基本解法。

蕭:基於為人子孫孝道馬英九此時赴中國祭祖實屬必要

蕭旭岑並強調,馬英九今年7月將屆滿73歲,從事兩岸工作近40年,從未去過中國,「中華文化講究慎終追遠,基於為人子孫孝道,馬英九此時赴中國祭祖實屬必要」。

蕭旭岑並表示,今次他也會一同前往,而隨行成員還包括總統府前秘書長曾永權、總統府前專門委員王光慈、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邱坤玄及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

那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才去中國?蕭旭岑指出,因為馬英九被台灣總統蔡英文延長了兩年的管制期限,之後又遇到新冠肺炎大流行,所以也無法到中國祭祖。現在中國已經解封,他相信是「春暖花開」的好時機。另外,他強調今次行程自農曆新年已開始規劃,並不知道蔡英文有訪美的行程,「只是巧合」。

對於此行會否影響到2024年總統選舉,蕭旭岑稱馬英九是顧全大局的人,國際、國內情勢都很複雜,既然是到大陸祭祖這麼單純的事,就單純化處理。

分析:政治目的一定存在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周一(20日)對本台分析,馬英九此行跟政治有一定的關聯性,「祭祖」等都只是推諉之詞。另一方面,習近平正要出訪俄羅斯及蔡英文也要去美國,在這個時間點上的安排明顯有政治目的。

吳瑟致說:再來是說,明年即將要總統大選,那這個時間點也不得不讓人家想像到2005年當時,(台灣前副總統)連戰風塵僕僕到中國進行相關交流,所以其實這樣的鋪陳是不是有一定程度的為國民黨選舉上任何的遐想,我覺得一定是存在的,不會是如同馬英九幕僚說得那麼簡單。

他認為馬英九難以與前總統這個身份切割,而且現在也享有國安待遇、維護安全的準備,因此即便說用什麼身份去中國也難以信服大眾。

分析:馬似乎在為中共塑造一個和平的角色

至於是什麼政治目的,吳瑟致指出,馬英九過去一直提出「疑美論」,展示出應該跟中國進行謀和,而這個立場也呼應了習近平近期在處理俄烏戰爭的「和平」倡議。

吳瑟致說:馬前總統似乎在替中共塑造一個和平的角色,在習近平到俄羅斯訪問這件事情上,其實也是在去塑造中國自己的國際形象,這個形象當然是想要打造促進和平的面向。所以馬總統這個時候選擇到中國去,我覺得也是要試圖去為中國粉飾對台軍事上的威脅及狀況。

2015年曾舉行「習馬會」

其實馬英九於2015年11月7日即仍就任總統期間,曾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晤。雖然當時並無簽署協議或共同聲明,只就兩岸關係交換意見,不過因是兩岸分開統治66年來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所以也被視為象徵兩岸歷史上最大的突破。

本台同日向台灣總統府查詢回應,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總統府已於周一早上收到馬英九的出訪申報,基於馬英九出境管制期限已屆滿,總統府尊重馬英九祭祖規劃,「了解相關安排後,並洽相關單位,就馬英九此行的安全等事宜,給予必要協助」。

林聿禪並說,這段期間適逢國際社會正聚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中國於台海、印太周邊持續軍事擴張的敏感時刻,馬英九前往中國訪問,「仍期盼作為前任國家元首,此行能向對岸及世界展現符合國家利益與國民情感的作為,以及台灣民主自由的價值與兩岸交流對等尊嚴的立場」。

陸委會:任何交流互動應秉持對等尊嚴、合於規範

陸委會回複本台指,台灣政府的兩岸政策一貫,任何交流互動應秉持對等尊嚴、合於規範,真正促進相互理解,「不應片面設置任何政治前提與終局」。在當前台灣人民及國際社會普遍反對質疑中共對台脅迫及持續擴張威脅之際,「希望馬前總統此行,能充分反映台灣民意堅持民主自由、捍衛國家主權的堅定立場,共同維護台灣最大利益」。另外並說,政府高階官員在任期間,擔負國家政策擬定與機敏公務的推動及處理,離職後依法仍負有一定的責任與義務,與一般民眾有所不同,即便於解除赴陸管制身份後,赴陸從事相關活動,「仍應考量國際視聽與社會觀感,並謹守兩岸條例及相關法令規範,維護國家整體利益」。

國台辦:大陸歡迎「馬英九先生」未提台灣、前總統等字眼

中國國台辦同日發新聞稿,不過未提台灣、前總統等字眼,僅稱「大陸方面歡迎馬英九先生來大陸祭祖、參訪,並帶領台灣青年學生前來交流」;「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傳統,清明節祭拜祖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習俗。兩岸青年加強交流交往,能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

國民黨:交流取代交惡對話代替對抗可維護區域和平

國民黨表示尊重馬前總統辦公室規劃,也對此「致上祝福之意」。國民黨稱不斷透過行動實踐「親美,友日,和陸」方針,證明以「交流取代交惡,對話代替對抗」的方式,可以有效捍衛中華民國、守護台灣民主及維護區域和平。

民進黨立委:不要傷害台灣主權

民進黨立委范雲同日表示,馬英九當然有去中國祭祖的自由,但作為台灣「仍享有卸任元首禮遇的前總統,希望他不要變成中共的統戰最大樣本,不要傷害台灣主權,不要讓其曾經作為總統的國家被中共矮化、羞辱」。

時代力量:行程絕大多數與祭祖無關「祭祖政治學」大眾看在眼裏

時代力量發言人余佳蒨表示尊重馬英九祭祖自由,呼籲他誠心祭祖,謹言慎行,「避免成為中國宣揚兩岸一家親的樣本,而變相為政治利益而消費祖先」。

余佳蒨並說,馬英九往年都是到苗栗馬家莊祭祖,這次卻特別選在習近平剛獲連任及台灣總統大選年赴中,行程絕大多數又與祭祖無關,這種「祭祖政治學」相信社會大眾都看在眼裏。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