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媒:中國批美禁TikTok「太不自信」網民反問…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二(2月28日)批評美國針對聯邦政府設備的TikTok禁令「不尊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也顯示美國「太不自信」。這一說法在中國網絡上引來網民的挖苦。他們指出中國封殺了包括臉書、推特在內一系列外國社交軟件,這讓中國對美國的批評顯得有些雙重標準。

白宮周一通知各聯邦機構,必須在30天內保證機構的設備和系統中不再裝有中國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TikTok,以落實國會12月批准的禁令。美國政界普遍擔心TikTok會給用戶數據安全造成威脅,以及被用來推廣中共官方宣傳。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周二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這是美國「不自信的表現」。

「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大國,竟然如此懼怕一款青年人喜愛的應用軟件,未免太不自信了,」她說。「我們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別國企業的錯誤做法。」

中國官媒也很快開始為TikTok辯護,表示美國稱TikTok帶來國家安全威脅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

環球時報》周二在其英文網站上發表社評稱:「有理由相信對TikTok的炒作是為了轉移俄亥俄脫軌事件和化學物質泄漏的注意力。」

美國俄亥俄州脫軌事件是中國近幾周反美敘事的重點之一。有關該事件的虛假信息在中國的互聯網上大量傳播,包括稱美國媒體不報道、報道被政府打壓等不實消息。

中國官媒也在其國內各平台上推廣 中共外交部對美國的批評。話題「毛寧稱美國未免太不自信」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環球時報》、《中國日報》、央視、《人民日報》下屬機構賬號都參與了對這一話題的推廣。微博對該話題下的討論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審查,只顯示認證賬號的發言。儘管如此,審查也沒能封住網民們對毛寧這一說法的不滿,紛紛指出中國早已封殺了包括推特和臉書在內大量國際社交軟件。一名博主問道,如果「懼怕一款年輕人喜愛的應用軟件」是不自信,「那問題來了,咱們呢?」「我們不也是不能用國外的軟件嗎?屬實給我整懵了,太雙標了,」另一名博主寫道。還有一名博主轉發了毛寧對美國的批評,並附上了無法在中國登陸的外國軟件和網站的名單:「ChatGPT、Gmail、Dropbox、Google Apps、Google Play、Youtube、Instagram、Twitter、Pinterest、Quora、Reddit、Facebook、Whatsapp、Telegram、Line…」不少這樣的帖文都收到了成百上千的點讚。一條已經「因被多人投訴」而無法查看的熱門帖文寫道:「怕一款是不自信,怕多款才是大國自信。」中國自從2009年烏魯木齊七五事件後便禁止了中國境內對推特和臉書的訪問,此後再也沒有恢復。過去十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西方網站和應用軟件登上了中國網絡防火牆的黑名單。事實上,裝有中國SIM卡的手機也無法使用TikTok,而只能登陸其中國版本抖音。這不是中國網民第一次用官方敘事批評政府。去年,不滿中國嚴格新冠管制措施的網民們利用中國官媒推廣的反美宣傳,巧妙地指桑罵愧。那之後,微博開始更加嚴謹地對類似批評美國的話題進行審查,過濾顯示的言論。

《環球時報》和《中國日報》都在毛寧批評美國「不自信」的新聞下開啟了評論精選,只顯示支持官方說法的言論。

儘管如此,一些似乎是在諷刺官方的評論還是成了漏網之魚。

在《中國日報》的帖文下,一位網民表示:「中國也應該禁止某些國外的軟件」,並加上了一連串狗頭符號。

在中國的網絡上,狗頭常被添加在文字前段或結尾,以表示該內容其實是在反諷。

在《環球時報》下,一條被精選的評論寫道:「主要責任在美方」。

「主要責任在美方」等類似說法已經成了一些網民用來諷刺中國常常要求美國負責的流行語。

繼美國和加拿大從星期一開始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TikTok後,路透社報道,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也在星期二(2月28日)決定,禁止員工手機下載TikTok應用程式。上周四(2月23日)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才宣佈,禁止工作人員在公家和私人設備上使用TikTok。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