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江西「抵制高彩禮」事件,讓人脊背發涼…

真的想把彩禮打下來,不要把矛頭對準單身女性。 要把矛頭對準那些物化女性的人。 要把矛頭對準那些重男輕女的人。 要把矛頭對準那些擠壓女性利益的人。 單身女性,不過是那挨罵的鍋,不過是那可被隨意拿捏的軟柿子。 只會拿捏軟柿子,算什麼好漢啊?

 

 

 

 

 

 

 

 

 

 

 

 

 

 

 

 

01

天價彩禮,總是輿論場上一點就爆的話題。

前不久,江西就又因為彩禮的問題,被罵上熱搜了。

在江西省戴家埔鄉的一次座談會上,30名未婚女青年都簽署了一份「抵制高價彩禮承諾書」。

鄉鎮正兒八經地讓未婚女青年攜手同心抵制高彩禮,嗯,不像演的。

鄉鎮都把抵制高彩禮當成了重要任務。

原因無他,江西彩禮之高,已經到了令人詫異的地步:它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前不久,知乎上流傳着「江西彩禮1888萬」的熱帖。

該答主就宣稱自己被江西萍鄉的前女朋友索要天價彩禮。

1888萬的彩禮,4500萬的婚房,另外買一套幾百萬的房子探親住,給親戚人手一個10萬元的紅包。

誇張吧?一場婚禮下來,沒了幾千萬。

離譜吧?竟然一開口就要1888萬的彩禮。

乍一看是編的,但仔細看看,這事發生在江西,很多人又覺得:不像編的。

在這個謠言沒有戳破之前,就有江西本地人出來澄清:

「我們江西彩禮哪有這麼貴,也就18.8萬至80萬之間而已。」

澄清得很好,下次不要再澄清了。

儘管「彩禮1888萬」的帖子是編造炒作,但江西彩禮高卻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但誰去想過,江西的彩禮為什麼高得離譜?高到當地人怨聲載道,高到要官方出手移風易俗?

高彩禮的背後,是物化女性的報應,是重男輕女的苦果,更是被忽略的女性困境。

我們更應該看清這些原因,真正解決問題。

02

一開始的彩禮,是以物品交換形式出現的,簡單來說,它本質就把女性當作商品了。

它意味着買斷關係,經濟補償。

在以前,為了保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血脈,男方給女方交付彩禮,把女方帶回家結婚。

男方給了彩禮,女方就要承擔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打理家務的種種責任。

給了彩禮,你就是我家的人了,不要老惦記着娘家。

這就切割了女性的親緣關係。

給了彩禮,女性就是男方的人了。

這是一個明顯的商品邏輯。

在這樣的商品邏輯下,高彩禮,是重男輕女的「福報」,畢竟,物以稀為貴。

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江西的適婚男女比例高達130.77。

簡單來說,就是130個男孩子,對應100個女孩子。

正常的自然性別比,應該是104:100。

少了的女孩,去了哪裏?

在出生之前,她們很可能就被一劑猛藥阻斷了生機。

萬幸出生,她們也會長眠在河裏,蒸熟在爐上,凍死在路邊……

經歷了重重波折,等待着她們的,可能還是被遺棄的命運。

還記得東京奧運會上那個百米蝶泳金牌得主麥克尼爾嗎?

她就是一位江西的棄嬰。

2000年2月26日,她出生在江西九江的一個普通家庭,但沒過多久,她就被親生父母遺棄在福利院。

等到1歲多,麥克尼爾被加拿大的養父母收養,開啟了一段嶄新的人生。

拿到冠軍後,記者問麥克尼爾會不會在中國認回親生父母。

麥克尼爾聳聳肩,回答得很直白:「我壓根就沒有這種想法,我對他們沒有絲毫興趣,我不會回中國尋親!」

對「重男輕女」避而不談,卻對「天價彩禮」大加批判。

這不過是既得利益者的惡臭嘴臉罷了。

[page]如果說,重男輕女的現象,是高彩禮的先天不足。

那看不見的女性困境,就是高彩禮的長期弊病。

傳統觀念里,家務都被是女性的「義務」。

《看不見的女性》一書里提到:

「在全球範圍內,女性完成了75%的無償工作,她們每天花在家務上的時間約為3-6小時,而男性花在家務上的時間,最多僅有2小時,而最少的僅為30分鐘」。

在家庭里,女性擔任了育嬰師、家教、家政服務等多種工作。

這些都屬於女性的無償付出。

同時,她們還面對着職場的歧視和擠壓。

據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女性收入約為男性收入的77.1%,每生育一個子女,將會使女性工資率下降10%左右。

面試的時候,女性會被詢問:

結婚了嗎?生育了嗎?怎樣平衡家庭和事業?

生育後,女性可能會面臨被調崗、被解僱等一系列情況。

而男性往往不會面對這樣的詢問,也不會面對這樣的風險。

總有人問,彩禮為什麼這麼高?

因為社會無法很好地保障女性的婚後利益,她們承擔了更多的義務勞動,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也承擔了更多的職場風險。

彩禮,正是對這些女性困境的補償。

還有,在批判女性要求天價彩禮的時候,有多少人認真想過,這筆高彩禮最終會流向哪裏?

江西的彭女士:「彩禮收了50萬元,但很可能要留給弟弟說親。」

江西的吉女士:「彩禮收了28.8萬元,但一般由父母決定彩禮的具體分配。」

一筆彩禮,最終可能用來扶持女方的婚後生活,但多數會成為女方哥哥弟弟的說親保障,甚至可能成為父母的一筆房款。

真的想把彩禮打下來,不要把矛頭對準單身女性。

要把矛頭對準那些物化女性的人。

要把矛頭對準那些重男輕女的人。

要把矛頭對準那些擠壓女性利益的人。

單身女性,不過是那挨罵的鍋,不過是那可被隨意拿捏的軟柿子。

只會拿捏軟柿子,算什麼好漢啊?

03

在我看來,天價彩禮的存在,確實不合理。

那面對天價彩禮,到底該怎麼辦?

只讓單身女性簽署所謂的「抵制高彩禮承諾書」,更像一種粉飾太平。

女方放棄高彩禮之後,男方可以簽署「抵制家暴承諾書」「不追生男胎承諾書」去保障女性的權益嗎?

在整個社會還在為一些小恩小惠的「女士優先」沾沾自喜,還在為男性「降分面試」沾沾自喜的時候,強硬地給女性灌輸「不該要天價彩禮」的思想,是很荒謬的。

別只會讓單身女性簽署「抵制高價彩禮承諾書」。

先把女性當人去看。

先讓男女同受教育,同工同酬,同休產假。

先讓男性承擔起相應的家庭責任,育兒責任。

先改掉女孩是潑出去的水,只有男孩才能繼承香火的毛病。

當男女地位真的平等,彩禮自然不再是一種補償,不再是一種買斷,它自然變成了無意義的存在,不必爭取,它自然就會消亡了。

女性地位提高,能讓彩禮消亡並不是一句空話。

在江浙滬一帶,就流行着「兩頭婚」

男不給彩禮,女不陪嫁妝,雙方各自有婚房,生育的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性。

社會學家趙春蘭分析,兩頭婚在江浙滬興起的最主要原因,是男女雙方家庭地位平等,且女性地位相對較高,有一定的財產及話語權。因此她們較少被嫁妝或彩禮束縛,思想也更加開明。

很多時候,女性想要的,並不是天價彩禮,而是平等和尊重。

嫌棄彩禮高,又連最起碼的平等尊重的都不到,就這還想娶老婆?

做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徐禎 國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