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有案可稽:中國頂尖航空學家數年前就披露中國高空飛艇做環球飛行

在美國今年2月4日擊落斜穿其領空長達數日的中國高空偵察氣球後,中共利用高空氣球監視全球尤其是北美,搜集有關軍事能力的項目一躍成為外界關注及擔憂的焦點。而中國一位研發被稱為無人飛艇的高空氣球的領軍人物也因此受到美國的注意,而他參與的三家中國公司也同另外三家一起受到美國政府的最新制裁。

資料照:一個被疑為中共間諜氣球的球體在蒙大拿州比靈斯上空漂浮。(2023年2月1日)

在美國今年2月4日擊落斜穿其領空長達數日的中國高空偵察氣球後,中共利用高空氣球監視全球尤其是北美,搜集有關軍事能力的項目一躍成為外界關注及擔憂的焦點。而中國一位研發被稱為無人飛艇的高空氣球的領軍人物也因此受到美國的注意,而他參與的三家中國公司也同另外三家一起受到美國政府的最新制裁。

紐約時報報道,早在2019年,中國頂尖的航空學專家、東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院院長武哲便驕傲地宣佈,他領導的團隊發送的一艘無人艇在六萬多英尺(兩萬多米)的「臨近空間」做環球飛行,包括飛越北美。這一宣佈當時沒有引發外界的注意。

南方日報2019年8月21日報道說,科學家武哲8月20日指着電腦上的世界地圖,難掩激動地說,「這是人類首次在2萬米高空,使用空氣動力控制的平流層飛艇環球飛行。」

報道說,「追雲號」無人飛艇自7月27日起飛,先後經過亞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如今已圍繞地球轉了大半個圈,將於幾天後回到起點,完成環球飛行。

「平流層」是指20至50公里左右的大氣層,也被稱為臨近空間,是夾在天空和太空之間的區域。在這一區域對於多數飛機太高,無法長時間停留,而對於空間衛星又太低。

直到最近,中國的遠程高空偵察氣球並沒有引起外界的注意,這也是他們能躲過外國政府關注的成功所在。

紐約時報報道說,美國拜登政府表示,中國向40多個國家派送了這些高空偵察氣球,美國也是最近通過審查儲存的數據才得以發現這些高空氣球飛行。上個周末,美軍戰機又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和密執根擊落了三個被稱為「不明飛行物」的高空氣球。

報道表示,武哲教授的宣佈目前成為披露中國政府高空氣球項目的證據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利用高空氣球或無人飛艇監督地球表面活動,所獲取的數據用於民用和軍事目的,包括為自然災害提供預警、監測污染或提供高空偵察。中國媒體報道、學術研究及官方講演等都表明,現年66歲的武哲教授一直是中國發展高空氣球努力的核心人物。

作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資深學者的武哲教授近20年來一直研發中國的高空無人飛艇。目前,他成立或者主導的至少三家公司受到了美國政府抗擊中國高空氣球項目努力的回擊。上周美國政府宣佈對涉及中國高空氣球項目的共六家公司進行制裁。

華盛頓沒有說明這六家公司是否具體與被美國擊落的高空偵察氣球有關聯,也沒有具體提及武哲的名字。

報道說,中國的戰略學家視近空間是加深大國競爭的領域,中國必須要掌握新材料和技術在近空間確立存在,否則面臨被排斥的風險。隨着習近平治下的中國與美國關係的惡化,中國這一焦慮加深。中國的分析人士爭辯說,近太空對容易受到監測、阻斷或攻擊的衛星和偵察飛機,提供一個潛在有用的替代。

儘管中國政府對擊落中國高空偵察氣球提出抗議,並堅稱它是一艘進行科學研究的民用飛艇,但美國官員說,這是中國搜集其他國家軍事能力的偵察氣球。

另據紐約時報此前報道,早在這艘中國無人飛艇穿越美國上空,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之前,台灣對北京所追求的目標可能就已經有所體驗,那就是中國將看起來如此老式、笨重的氣球變成21世紀軍事大國神出鬼沒的工具。

報道說,在過去兩年裏,台北和台灣其他地方的民眾已至少數次看到並拍下飄在高空的白色神秘球體。但在當時,很少有人想太多,就連官員也是如此。現在,台灣官員正在設法搞清楚,那些氣球是否屬於中國不斷壯大的空中偵察飛行器隊伍的一部分,由中國派來對其宣稱擁有主權和自治的台灣收集信息。

報道表示,專家說,中國的偵察飛艇很可能由戰略支援部隊操作,這是一支成立時間相對較短、通常進行秘密行動的部隊,負責執行電子偵察和網上任務。台北國防安全研究院的分析師蘇紫雲說,這支部隊起源於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推動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的努力,包括增強使用從太空衛星到深海船隻等工具搜集情報的能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