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全球房市瀕臨衰退臨界點 未來三年要麻煩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新冠疫情帶動的全球不動產榮景已在去年底觸頂,如今世界各地房市正步入金融海嘯以來最全面的不景氣。國際貨幣基金(IMF)警告全球房市正處於「臨界點」,預測在最壞情況下,未來三年新興市場的實質房價將下挫25%,已開發市場則看跌10%。

去年底時,全球房地產業情勢看起來依然很樂觀,當時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的房價成長速度,為50年前開始有記錄以來的最快。然而不到一年後,情勢翻天覆地改變。在各地屋主都忙於應付愈來愈難以負荷的房貸利率之際,潛在購房者卻也遭遇一個問題:房價漲幅高於所得增幅。

緊跟在這場房地產榮景之後的,很可能是自金融海嘯以來最廣泛的房地產不景氣,連帶可能使萎靡不振的經濟體承受更大的壓力。如今在牛津經濟研究院的資料庫中,幾乎所有國家的房價明年都將放緩,將是至少2000年以來最全面的房價成長減速。其中一半以上國家的房價徹底萎縮,為2009年以來僅見。

國際貨幣基金全球金融穩定報告說:「隨著全球央行積極收緊貨幣政策以應付物價壓力,借貸成本飆升和貸款標準趨嚴,再加上房屋估值過高,可能導致房價急劇下挫。」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史萊特預測,由於支出減少,房市不景氣可能使全球經濟成長減少0.2個百分點,而住宅投資下滑可能導致全球成長再下降0.6個百分點。加拿大銀行也估計,房地產市場低迷將使明年經濟成長率減少0.6個百分點至0.9%。

這種情況已在中國上演,近幾個月房地產危機加劇,在截至9月的一年內,中國房屋銷售面積較一年前銳減26%。

房地產市場景氣放緩的最大因素是房貸利率。在美國,聯準會的激進升息,促使30年期房貸利率站穩7%,為2008年以來最高,比去年多出一倍以上。歐元區、加拿大、新西蘭及澳洲的房貸利率也升息多年新高。

市場低迷的跡象清晰可見。大多數市場的房地產通膨已經放緩,包括德國、澳洲和中國。澳洲首次出現年度萎縮,美國8月房價年增長率從7月的16%放緩至13%。不動產產顧問公司萊坊的報告說,在第3季底主要城市房價已連二季成長減緩,新西蘭、加拿大和挪威的城市都出現二位數減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