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維權 > 正文

新疆對歐盟的出口八月份仍然增加了一倍多

作者:

2021年3月21日,在中國西北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爾羌縣的一個拘留所塔上觀察動靜的看守。聯合國人權高專8月31日公佈的新疆人權報告,指中國政府可能在新疆構成」反人類罪「。

南華早報報道,儘管人們普遍關注中國新疆地區的強迫勞動,八月份,新疆對歐盟的出口仍增加了一倍多。

根據海關數據,8月份,新疆對27個成員國的直接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激增136.2%,達到1.367億美元。其中,鋰離子電池的出口猛增600%,而光伏太陽能電池的出貨量自2017年開始記錄以來首次出現在數據中,這兩種產品的絕大部分被運往德國。

一些調查性媒體和學術報告將這兩類產品與該地區的強迫勞動計劃聯繫起來,中國政府被指控在新疆集中關押了至少100萬維吾爾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但北京當局一直予以否認,中共外交部稱,「新疆從未發生過強迫勞動」。

根據南華早報報道,比利時是新疆商品的最大買家,進口額增加了410.3%,達到3480萬美元。增長是由變頻器和傳輸設備帶動的。隨後是德國(增長68%)、荷蘭(增長163.8%)、意大利(增長71%)、波蘭(增長124%)和法國,法國上個月從新疆的出貨量增長了1033%,達到680萬美元。

遺憾的是,這一激增出現在聯合國人權高專公佈新疆人權報告前夕,該報告認為,中國政府可能在新疆犯下了反人類罪。報告的5項主要指控包括針對維吾爾人及其他少數民族穆斯林的任意拘押,酷刑指控,強迫節育,宗教打壓和強迫勞動。中國政府否認聯合國人權報告的指控,並表示不再與人權高專合作。

9月14日,歐盟委員會做出一項提議,內容有關歐盟禁止使用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歐盟委員會提議歐盟27個成員國的國家機構應確定是否使用強迫勞動來製造產品。歐盟委員會也將在網站上公佈有關決定以指導各成員國的海關當局。

為了遵守世界貿易規則,該禁令不會專門針對中國或任何其他地區。但它是在歐盟立法者要求對多年來困擾新疆的指責採取行動的壓力下取得的成果。

儘管布魯塞爾正在對禁止使用強迫勞動產品的提案進行最後潤色,但是海關數據顯示,相關業務還在蓬勃發展。

曾呼籲全面禁止此類產品進口的德國綠黨議員亨里克-哈恩批評說,歐盟的提案有"重大缺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