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逝世 拜登致以「最深切哀悼」

俄羅斯媒體星期二(8月30日)報道說,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 Mikhail Gorbachev)逝世,享年91歲。戈爾巴喬夫當年竭力挽救搖搖欲墜的蘇聯帝國,他的努力歸於失敗,但促成了巨大的改革,並導致冷戰的終結。

資料照片: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莫斯科觀看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遊行。(2017年5月9日)

俄羅斯媒體星期二(8月30日)報道說,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 Mikhail Gorbachev)逝世,享年91歲。戈爾巴喬夫當年竭力挽救搖搖欲墜的蘇聯帝國,他的努力歸於失敗,但促成了巨大的改革,並導致冷戰的終結。

新聞機構援引中央臨床醫院的一份聲明說,戈爾巴喬夫在長期患病後去世,但沒有提供其它細節。

戈爾巴喬夫掌權時間不到七年,但他推動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變革。然而,這些變革措施很快就超越了他的駕馭能力,導致蘇聯威權主義政權垮台,並使東歐各國擺脫了俄羅斯的控制,結束了持續幾十年的東西方核對峙。

他的衰落是羞辱性的。1991年8月,蘇聯發生了一場未遂政變,他從此大權旁落,徹底失去了捲土重來的機會。他在位的最後幾個月里,一個接一個的前蘇聯共和國宣佈獨立,直到他在1991年12月25日黯然辭職。一天之後,蘇聯本身也成了過往雲煙。

蘇聯瓦解四分之一個世紀後,戈爾巴喬夫曾對美聯社說,他當年沒有考慮使用大範圍的武力來維持蘇聯統一,因為他擔心一個有核武器的國家會陷入大亂。

他說:「國家充滿了武器。那會立即把國家推入內戰。」

戈爾巴喬夫1985年3月成為蘇聯領導人。他最初推動轉型時,並沒有預想到日後會發生的很多變化,包括蘇聯的解體。

戈爾巴喬夫在統治末期已無力阻止他自己掀起的旋風。儘管如此,戈爾巴喬夫對20世紀後半葉的影響力可能要超過任何其他政治人物。

1992年,戈爾巴喬夫卸任不久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我把自己看作是改革的啟動者,這些改革對國家,對歐洲和對世界來說是必要的。」

資料照片:美國總統里根和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白宮簽署《中程導彈條約》。(1987年12月8日)

他說:「我經常被問,假如我能夠重新開始,我還會重複它嗎?會的,沒錯。而且會更加持之以恆,堅定不移。」

戈爾巴喬夫因為幫助終結了冷戰而獲得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他晚年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讚譽和褒獎。然而,在國內,他卻廣受蔑視。

俄羅斯人指責他要為1991年蘇聯解體負責。蘇聯當年曾經是令人生畏的超級大國,包括15個加盟共和國。他的前朋友紛紛拋棄了他,把他當作是國家困難的替罪羊。

官方通訊社塔斯社說,戈爾巴喬夫將被埋葬在莫斯科的新聖女公墓,安息在妻子身邊。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的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