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小炒君:有能力全民核酸,就有能力全民免費醫療(圖)

作者:

上海已經實施了72h常態化核酸檢測,這周末又來了一輪全員篩查。

身心俱疲之際,在網上無意看到一個數據。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統計公報,2020年我國個人衛生支出2萬億元,2021年的數據還沒公佈。

我心裏頓時一驚。根據東吳證券、財新網的專題研究報告,常態化核酸檢測只考慮一二線全覆蓋,每年光檢測費用至少有6670億元。上海證券研究顯示,僅考慮城市人口,全國範圍內至少將新增75萬個檢測點。假設每個檢測點的人員工資和水電是2000元/天,那麼一年就是5475億

兩個數據加起來合計1.2萬億

一二線城市總人口有5億,如果常態化核酸檢測推廣到全國,很容易突破2萬億

按照這個數據推算,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費用,足以實現全民免費醫療。

還有這麼幾個數據,根據國家醫保局的統計,2021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不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支出2.1萬億元,跟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費用差不多。

其中我國醫保的個人籌資總額為1.6萬億,如果把核酸檢測這部分錢省下來,老百姓都可以不用給醫保交錢了。

1普適性

今天的文章重點,不談核酸檢測,談免費醫療。

首先有一個根本問題:我國是否具備免費醫療的實力?

設立免費醫療制度,這是大多數國家普遍實行的制度,金磚五國(中印俄巴南)里四個國家都是免費醫療。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醫療專家李玲在2020年4月的時代財經專訪中說的。

李玲,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擔任國務院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評估專家組成員、世界銀行中國醫療衛生改革專家顧問。

印度人均GDP是中國的1/6,俄羅斯人均GDP跟我們差不多,但兩國在十年前就宣佈了全民免費醫療。

所以,李玲在訪談中直接喊出,中國推行全民免費醫療的時機已成熟

中國一直在探索免費醫療。2009年,陝西神木縣重磅推出免費醫療,當地居民每年只要花10塊錢就能享有免費醫療,因為剩餘的錢,通過縣財政可以支付。此項政策落實的第一年,除去國家的醫保報銷金額,實際花去神木縣8600多萬元的財政資金;2010年,1.36億元。

只佔神木縣稅收收入的1/20。

對此,縣委書記郭寶成說:"不過是一個縣少蓋半座樓,少修半條路的錢。"

沿海發達地區都做不到的事情,西北偏遠的神木縣卻做到了。在具體措施上,神木縣並非靠錢砸,而是徹底打破身份界限——農民、城鎮居民,幹部、職工全部執行同一標準

2010年,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親自到神木調研,他指出,這一模式可在全國複製,"不僅在百強縣做得到,前三百到四百強的縣都可以做到。"

郭寶成胸有成足地對媒體說:"搞不搞免費醫療,其實關鍵不是有沒有錢,而是理念。"

如今的神木縣已經褪去光環,但敢闖敢幹的精神一直被人稱讚。

2含義

免費醫療,並不是全民看病不花一分錢。

全球只有古巴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免費醫療,即患者看病完全免費。其他國家仍需支付一定的費用。

免費醫療,又稱全民醫療保險。在這種模式下,由政府財政負擔大部分醫療費用,個人只少量支付費用,一般不超過20%

以2009年的神木縣為例,醫療報銷實行起付線制度:起付線(鄉鎮醫院200元、縣級醫院400元)及以下住院醫療費用由本人自付,起付線以上的合規費用,100%報銷。

所以,免費醫療的核心不是免費,而是高水平的全民醫保:高覆蓋、高補助。最終讓人看得起病,病有所依,杜絕因病致貧的悲劇。

高覆蓋包括兩方面,人群和藥品;高補助就是報銷比例高。

從商業的角度講,免費醫療其實是一個規模經濟的問題。

在藥品端,政府出面集中採購,數量大、信用高,能夠降低藥品單價。

國家醫保局在2021年開展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平均降價52%

福建省三明市醫保局局長徐志鑾曾經對記者說,有一個藥在三明賣到256元,在第一次國家集中帶量採購之後,該藥品的價格降到了17.36元,第二次集采更是降至3.83元。

藥價的降低,對降低看病成本的影響最大最直接。

在病人端,醫保相當於將無數個病人的看病費用提前收取,集中到一個資金池,這個資金池不斷有資金流入,但是由於這些病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集中看病,從而保證了醫保資金的正常流轉。

所以,我國的醫保基金每年都有結餘,累計結餘3.6萬億。

而且醫保結算是政府出面,既保證了醫院不會出現賒賬,也避免了病人成為議價的弱勢一方而任人宰割。

這種零售轉批發,對顧客和商家都有利。

只要醫保基金能夠運作好,並不是很需要地方財政。所謂地方財政承受不起免費醫療的支出,是站不住腳的。你就是個替補,甚至是飲水機看守員,輪不到你說壓力大

關於這一點,李玲教授就明確反對"財政難以支撐能力尚且有限"的觀點,神木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採購端瘋狂壓低成本,銷售端集中力量搞團購,病人就醫費用急降,藥企和醫院不用出門就有海量訂單,李玲教授很鮮明地指出,從歷史和國際上來,"全民免費醫療"是最有效的,性價比最高的——國家花的錢少,老百姓得到的福利最多

這跟常態化核酸檢測是一樣的,最初單價上百元,實行醫保結算後,單價不斷減低,現在單人單管只需要16元。單價雖然暴跌,但量大,核酸企業依然趨之若鶩。

我們能夠在一年內實行全民免費核酸,那自然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實行全面免費醫療。在財力和商業邏輯上,這二者沒有本質區別

回歸到我國的醫療事業,自從2009年推行醫改,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統計,全國衛生總費用從1萬億增加到2020年的7.23萬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而且個人支出佔比不足30%,大頭是國家和社會給解決了。

醫保覆蓋人群也足夠多,截至2021年末,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6億人,覆蓋比例超過97%。

國家對醫療做了這麼大的投入,但為何群眾的看病負擔越來越重、醫患矛盾越來越嚴重呢?

3

醫保目錄

截止2021年末,我們醫保覆蓋藥物共2860種。但國家藥監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藥品15.44萬種。

醫保的藥品覆蓋比例只有1.8%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現在看病基本使用西藥,而醫保的西藥覆蓋比例達到1/3。

但無論怎樣看,醫保的覆蓋藥物都是嚴重不足

我們藥品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甲類藥品是基本藥品,使用廣泛,藥價低,614種

乙類藥品是可選藥品,療效較好、價格較高,2219種

[page]

丙類藥品是特效藥,基本為進口抗癌藥、靶向藥、新藥等藥物,15.15萬種

醫保目錄全部是甲類藥和乙類藥,其中甲類全額報銷,乙類需要病人自付一部分。

最多最好最貴最能保命的丙類藥,醫保不報銷

話說到這裏,也就不必再多說什麼了。

醫保目錄,才是當前醫療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如果說醫保只對個別核酸企業的核酸檢測進行結算,那麼就會導致兩個後果:

1、核酸檢測的價格居高不下;

2、個別核酸企業成為暴利的賺錢機器。

核酸貴、核酸難,是必然會出現的。

4

公立醫院

醫保目錄覆蓋藥物的不足,還導致一個嚴重問題:

醫院的盈利壓力很大

在我國的醫療體系里,國有資源佔據絕對優勢

我國共有10.2萬個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僅佔比24%;

我國共有910萬個床位,民營醫院僅佔比22%;

我國共有醫療衛生人員1347萬人,民營醫院僅佔比14%。

特別是我國龐大的鄉鎮一級,基本看不到民營的影子。

我們有這麼龐大而完善的公立醫療體系,這是實行免費醫療的天然優勢,但為什麼這個優勢無法成為現實呢?

因為醫院的絕大部分藥物並不在醫保的結算範圍之內,必須是病人自付。批發變成零售,醫院的創收壓力陡增

所以我國的公立醫院都是自負盈虧,沒有財政補貼。一個公共事業,搞成了市場化經營。

公立醫院還是創收機制,國家經濟在發展,老百姓的收入在增加,但老百姓的醫療負擔並沒有減輕。

過去上海一個普通門診大概一百塊錢就可以搞定了,包括掛號、檢查、吃藥。但是現在上海一個普通門診的費用已經上升到五百塊了。也就是說,我們有了醫保,醫保給你報50%,你自己還是要花250塊,你的費用還是比原來高。

一方面是大部分藥物不在醫保報銷範圍之內,價格還很高;

另一方面就過度治療,過度用藥,看個感冒都要驗血,做CT是家常便飯。

這就是現在醫患矛盾激烈的原因所在。

古人有"寧為良醫不為良相"的清高之語,但如今醫生成為了暴利和紅包的代名詞,"白衣天使"的形象蕩然無存。

把治病救人的公共服務當成商業去經營,人民怎麼會不抱怨?

5

結構

《經濟導刊》2021年第9期刊登了一篇文章:《醫療改革是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不是少數人的利益》。

2013年,郎咸平在電視節目中亮出一組數據:9000億的醫療支出,80%給到了840萬人身上

醫保不僅僅是一個資金投入的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公平的問題。如果國家投入的醫保資金集中用到了少數人群,即使資金量再多,也無法建立普惠性的全民醫保。

只會成為一個無底洞。

這就是2009年神木縣的免費醫療能夠成功的關鍵之處:不分社會身份,全體成員一視同仁

6

希望

神木縣熄火之後,2012開始的三明醫改又給了人希望。

三明位於福建山區,是一個欠發達地級市,未富先老,2011年醫保虧損2億元。

他們首先用雷厲風行的手段,在集采環節發力,降低藥品採購價格。

三明發起了一項名為"三明聯盟"的藥品耗材聯合採購行動,從原來三明市內各個醫療機構各自採購變成了三明市統一採購

效果立竿見影,69種藥品採購價降了50%以上,一款名為"洛貝林注射液"的藥品價格從92.2元降到了27.3元,最大降幅藥品單價從256元直降至7.8元,降幅超過90%。

醫藥代理叫苦不迭,但三明的醫保基金當年就出現了結餘。

緊接着改革醫院的薪酬體制,醫生的收入與開藥、化驗等業務脫鈎,重點考察門診次數和治病人數,績效獎金不從醫院領取,而是由財政發放

讓醫生從賺錢目標轉變為治病目標,杜絕過度治療。

結果,醫生的收入不降反升,2011年至2020年,三明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醫生平均年薪從5.65萬元增長至16.93萬元。

僅此兩項重點改革,三明的病人住院天數大幅下降,個人平均自費費用下降,自付比從53.75%下降到29.47%。

醫院、醫生、病人,三贏!

與神木縣建立免費醫療體制不同,三明市主要從藥品價格着手,杜絕藥物亂加價,減少了病人的負擔,也降低了醫保負擔。

醫改總會動搖少數人的利益,在諸多爭議之聲中,2017年,國家深改組大力推薦三明的經驗,為三明正名。2021年3月,國家領導人專門前往三明考察醫改成果,旗幟鮮明地指出:

"三明醫改體現了人民至上、敢為人先,其經驗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鑑。"

對三明醫改一錘定音,成為推動全國醫改的模範生。

很多人喜歡混淆概念,從財政負擔的角度質疑免費醫療,這是站不住腳的。

一方面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資金投入將近兩萬億元,說明我們並不差錢;

另一方面免費醫療的核心是醫保,醫保資金來源於個人和企業,地方財政支出只是個替補。

(略有刪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小炒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