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前景黯淡 「東升西降」說遭質疑

作者:

人民幣

北京當局嚴格執行防疫清零加上地方政府及企業債務連環爆,重創中國經濟的成長潛力,專家質疑,看來得重評估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誇稱的東升西降,並說中國的經濟前景黯淡令人擔憂。

據中央社今天引述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中國雖號稱全球第2大經濟體,但遭逢新冠病毒疫情與當局下令貫徹嚴格清零的防疫政策雙重夾擊,今年第2季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只有0.4%。相較於他國,比如開發中國家馬來西亞,第2季經濟成長率比去年同期增加8.9%,越南則是7.7%,至於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第2季的經濟成長率也優於去年同期,隨後中國公佈的7月主要經濟數據也不如市場預估。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說,中國的經濟前景越來越令人感到擔憂。邢自強最近參加由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舉辦的視訊研討會表示:「儘管因抗通膨升息而導致技術性衰退,但美國經濟不會遭受曠日持久的創傷,預估美國的成長率可仍可維持穩定。」

邢自強說:「但就中國經濟而言,當務之急則是如何使民眾及企業界擺脫當前的困境,而不至於留下影響長遠增長潛力的永久性創傷。」他表示,這些創傷包括企業投資意願不振,同時消費者信心不足,若上述情況加劇,邢自強警告,中國的成長潛力得必須大幅重評估。據邢自強說:「(如此)可能也會導致全球政界到商界重評估『東升西降』的趨勢。」

安邦智庫宏觀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賀軍表示,有鑑於北京當局近來嚴格防疫措施造成的衝擊,很難徹底翻轉第3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相對落後的全球排名。

今年4月南早曾訪問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座教授兼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崔大偉,他也提出同樣觀點說:「若中國能夠研發更有效力的疫苗,或者願意向國外採購疫苗,其實沒有必要執行動態清零」。

而德國市場報今年5月專訪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當時他也指出,中共領導人在作繭自縛,疫情清零政策正使中國經濟蒙受巨大損失,並斷言,中國是第一個爆發疫情的國家,也可能是最後一個走出疫情的國家。

賀軍還警告,烏克蘭戰爭對歐洲經濟的拖累,也會影響中國與第2大經貿夥伴歐盟的往來,並說不斷升高的地緣政治緊張正惡化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並說:「未來數年全球經濟都不樂觀,尤其是中國。」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經濟研究資深副總裁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及經濟計劃研究助理雷諾茲(Matthew Reynolds)5月曾發表評論文章,以歐盟會員國立陶宛為例剖析中國經濟脅迫。

兩人分析指出,北京經濟脅迫經常失效且造成反效果,不僅未達成原先目的,反讓自己在國際上好感度驟降,更促使更多國家聯合反中,並說:「當你的敵人在犯錯時,千萬別打擾他。」

上周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同樣強調:「人們普遍認為在某個時間點,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按市場匯率計算將超越美國經濟。但這件事現在可就沒那麼清楚了。」薩默斯另指出,即使中國終將超車美國的臆測一年前看來是無庸置疑,而當前中國正窮於應付諸多艱難挑戰,包括人口成長衰退,以及益增的企業干預等。

中國國務院近期雖頒佈19項接續政策以推動高達人民幣1兆的刺激經濟方案,但仍於24日示警稱,小幅波動在所難免,以及中國經濟復甦基礎還是不穩固。

23日,中國電信巨擘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發給內部員工的信函也警告,未來10年將是非常痛苦的時期。

該報道說,不只任正非,據說中國商業界與科技業界對於經濟前景黯淡也抱持同樣的看法,並引發見解不同的爭論,若干人士說,中國內部的情況比國外更悲觀,還說很多國家在今年第2季維持遠超過中國的強勁經濟成長。

中央社說,中國金融數據、訊息和軟件服務企業Wind預測,一般而論,目前分析人士預估,今年第3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約莫為4.8%,但即使成長的力道遠超過上季,還是達不到中國今年3月公佈,力拼年度成長率5.5%的目標。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