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襲擊疑云:烏克蘭敖德薩港的驚天爆炸

7月22日,自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局勢首次出現了緩和的跡象。當日,俄烏雙方就烏克蘭糧食出口問題在伊斯坦布爾簽署協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作為擔保人,出席了雙方的協議簽署儀式。據當日俄新社的報道,該協議規定:烏方糧食將從黑海沿岸的敖德薩、切爾諾莫斯克、尤日內三個港口外運。萬眾矚目的協議簽署後,國際媒體一片歡欣鼓舞。然而,事情還沒有過去24小時,隨着一波巡航導彈在敖德薩港口的猛烈爆炸,和平的希望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從前。

一、敖德薩港襲擊疑雲

7月22日,自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局勢首次出現了緩和的跡象。當日,俄烏雙方就烏克蘭糧食出口問題在伊斯坦布爾簽署協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作為擔保人,出席了雙方的協議簽署儀式。

據當日俄新社的報道,該協議規定:烏方糧食將從黑海沿岸的敖德薩、切爾諾莫斯克、尤日內三個港口外運。萬眾矚目的協議簽署後,國際媒體一片歡欣鼓舞。

筆者甚至認為,如果這份協議得到雙方的認真遵守,不但非洲國家嗷嗷待哺的上億民眾有了生存希望。而且,俄烏雙方則有可能在就此項協議的共同合作中開始積累信任,並在其他關鍵領域取得進一步的妥協和共識。畢竟,在這場錯誤的戰爭進行到現在的時候,雙方都有強烈意願和動機結束無謂的搏殺。

因為,就目前捲入危機的俄、烏、歐、美而言,這場戰爭對任何一個當事方都沒有好處,從根本上來說,這一切基於俄國人的自負和誤判,而一旦戰禍開始,猶如第一張骨牌被無知的孩童推倒,隨後的局勢,立刻出現了多米諾骨牌式的失控。但由於缺少一個理由,各方都沒有喊停的可能。

直到「糧食」這個理由的出現,而作為合適而積極的調停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及時地出現,並賣力地進行了穿梭外交。甚至跟普金總統在第三國(伊朗)為此事進行了長談。

當日協議簽署完畢,與會的烏官員稱,三個暢通無阻的港口每月將能夠出口約300萬噸農產品。

然而,事情還沒有過去24小時,隨着一波巡航導彈在敖德薩港口的猛烈爆炸,和平的希望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從前。

這個星期六(7月23日),烏軍新聞部門通報稱,俄、烏雙方周五簽署的糧食出口解封協議墨跡未乾,俄軍於星期六再次對敖德薩港實施了導彈襲擊,並且擊中了該市的一些城市基礎設施。

雖然該出口解封協議被視為緩解全球糧食危機的重要舉措,但此次對敖德薩的導彈襲擊,使協議尚未具體執行就已經遭到重擊,如果接下來雙方開始新一輪的指責謾罵,緊張氣氛重新交替上升,那麼,這份協議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史上最短命的國際協議。

烏克蘭南部作戰指揮部稱:「敵人使用了『口徑』巡航導彈襲擊了敖德薩海上貿易港。俄軍的兩枚導彈擊中了港口的基礎設施,另外兩枚導彈被烏軍防空部隊擊落。」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則強烈譴責對敖德薩的導彈襲擊,他稱:俄羅斯正在「有計劃地製造糧食危機」。

BBC引述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尼科連科的話則非常意味深長,他說:「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他們為達成協議作出了極大的努力,烏克蘭對他們極為感謝。」

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促成了這一協議。

二、久旱甘露——烏克蘭農民的身家所系

根據相關人士透露出來的星期五協議的細節,筆者整理了這份協議的7個要點:

一、俄羅斯同意,在運糧船進出烏克蘭港口期間,不對烏克蘭港口實施攻擊。

二、由於節省時間的考慮,雙方海軍不會在烏領海內進行排雷。

三、作為解決方案,雙方將在海上建立一條狹窄的安全走廊,載有糧食的各國船隻將沿着走廊駛出,並由烏方護送。(有的消息說將沒有護航。)

四、各方不時派出掃雷艇,目的是檢查航行走廊的安全。

五、所有艇艦、飛機、無人機禁止接近運糧船隻船隻一定距離。

六、所有開往烏克蘭港口的船隻,將由聯合協調中心控制下的檢查組進行武器核查,以防止軍火從海路流入。

七、聯合國、土耳其、烏克蘭三方的代表,將在烏克蘭的啟運港口監督糧食的裝載情況。

該交易有效期為120天,到期後可選擇繼續延長。

在伊斯坦布爾的多爾馬巴赫切宮舉行的簽字儀式上,古特雷斯秘書長、埃爾多安總統在數月的緊張談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當天,心情大好的古特雷斯在儀式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希望的燈塔在黑海閃耀!」。他呼籲俄羅斯和烏克蘭全面落實該協議。

雙方商定的路線

[page]在簽署過程中,烏克蘭代表——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作了立場鮮明的聲明,其要點是:

一、在俄軍退出烏克蘭之前,烏方不與俄羅斯簽署任何文件。

二、所以,這次協定將包括兩份協議:

一份是烏克蘭與土耳其、聯合國簽署的協議,烏克蘭對這一協議承擔義務。

一份是俄羅斯與土耳其、聯合國簽署的鏡像協議,俄羅斯對這一協議同樣承擔義務。

三、俄羅斯艦隻不准干預運輸。

四、俄羅斯代表不得在我國港口停留。

五、俄軍若發生挑釁行為,烏方將立即作出軍事反應。

六、如有需要,對糧食運輸船的所有檢查,將由聯合小組在土耳其水域進行。

俄羅斯、烏克蘭兩國,擁有世界上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優質土地資源,綿延數千公里的平坦地形上,有着肥沃的土地。其地域的廣大和土地的優質,是我國的四大平原所無法比擬的。

每年,在這片斯拉夫人的土地上,出產了養活1/8世界人口的糧食。長期以來,俄烏都是世界糧食出口大國,這些優質而便宜的糧食,對非洲的貧困國家來說十分重要,而對於在戰火中艱難生存的烏克蘭農民來說,更是其身家性命所系。

事實上,這個協議對烏克蘭來說,尤其顯得重要,戰爭開始以來,由於俄國海軍用艦艇和水雷封鎖了整個黑海,使烏克蘭方面堆積如山的糧食幾乎快要霉爛變質。

協議簽署後的當天晚上,澤連斯基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目前,我們有價值約100億美元的穀物可供出售。

澤建斯基驚詫的表情——在剛剛過去的150天中,這個45歲的男人承受了太多。

三、誰是兇手?想攪渾水的人

昨天,襲擊發生後,路透社聯絡俄羅斯國防部,尋求對此事的評論,但沒有立即收到俄羅斯軍方回應。

隨後傳出消息稱,俄羅斯軍方對此次襲擊表示「十分詫異「,並希望烏克蘭方面進行自查,以查明此次襲擊事件的真相。

當然,言下之意,該協議依然有效。

事情到這裏變得撲朔迷離起來,究竟是誰製造了敖德薩港的襲擊事件?

筆者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不敢妄加斷言。但可以通過分析列出襲擊事件對各方的利弊,從而推理出最大的嫌疑人。

烏克蘭:

利:

一、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強烈反感。

二、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深切同情。

三、國際社會將支持烏克蘭打下去。

弊:

一、協議被毀,糧食無法出口,損失慘重。

二、明年,大量烏克蘭農民將破產,土地將撂荒。

俄羅斯:

利:

一、打擊其港口,給烏克蘭一個提示——你的脖子卡在我們手中。

二、糧食爛掉,烏克蘭財政受到極大影響。

三、勒緊絞索——威脅不合作者死,下跪者生。

弊:

一、俄羅斯的國際信用完全喪失。

二、這場戰爭中,俄將永遠失去調停人。

美國:

利:

一、西方各國在對俄問題上更團結。

二、戰爭拖下去,俄、歐均被消耗。未來歐洲更依賴美。

三、在世界範圍內,獲得更多的國家支持,尤其是第三世界的窮國將認為俄羅斯故意破壞糧食出口,將可能放棄中立。

弊:

一、戰爭曠日持久,援烏軍費成為無底洞。

二、戰爭繼續,能源問題升級,國內通漲繼續高企。

三、和平窗口錯過後,世界大戰的風險遞增。

事實上,筆者展開以上的分析,除了推理嫌疑,其實無意間更加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各方都希望停戰,各自在尋求停戰的那個點,其實就是各方利益的交叉點。

如果筆者沒有估計錯,今後一段時內,各方將向這個交叉點極力靠攏,當然,有時是談判,有時是妥協。

而對當事國來說,更多的時候,將通過激烈的戰鬥,來改變戰場的態勢,為將來坐在停戰談判桌前的己方代表獲取更多的籌碼。

後記泥沼中的巨人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金簽署一項法律,允許俄羅斯政府在其武裝力量境外開展行動時,採取「特別經濟措施。」

文件規定,為保障俄羅斯武裝力量在境外開展反恐及其他行動,政府有權採取特別經濟措施為其撥款並提供物資保障。並動員生產、分配國家儲備物資、延長相關人員工作時長。

文件還規定,相關法人無權拒絕簽署俄政府的國家採購合同等。

其實,這就是某種意義上的總動員。

隨着戰爭進行到膠着的時刻,不知不覺中,俄國人已經在烏克蘭泥沼里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此時此刻的俄羅斯巨人,正在被動而麻木地承受如同傾盆大雨一樣的密集制裁。

而要說制裁,俄國人並不陌生,因為突襲強佔克里米亞,俄羅斯已經經歷過2014年的制裁,那年,俄羅斯的GDP是2.5萬億美元,經過7年的制裁,俄羅斯的國運開始掉頭向下,到2021年,該國的GDP已被打落到1.7萬億美元。

而2022年制裁的烈度,相比2014年,又已經是8級地震和3級地震的區別。

在未來,俄羅斯大地上的人們將經歷什麼,筆者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每一個俄羅斯人來說,2022年,也許是20年來最差的一年,但更可能是未來30年內最好的一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歷史文化評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