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爛尾案將上千!停貸潮迅猛席捲25省;業內爆錢都轉海外;極不尋常!習近平宏願恐落空

取不出錢!金融業爆料人遭拘 廣東銀行爆雷;故意當機!河南銀行封口費只發300人

爛尾樓斷供浪潮席捲全國,有消息稱,爛尾樓盤已超過一千個!更有業內人士驚爆,發展商都把錢轉到海外去了。斷供潮正由單純的金融事件發酵串聯成為了經濟事件,最終將變成政治事件,成為中共官方20大前的必拆彈。

中國房地產陷入危機對中國經濟是雪上加霜,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宏願恐怕落空。

繼河南村鎮銀行之後,廣東華興銀行也爆雷,成為「取不出錢」的最新一例。

河南當地政府本周宣佈,將墊付部分本金以平息民怨,但最終只有幾百人拿到錢。

中共放風:官方20大前必「拆彈」?中國爛尾樓風暴擴至25省

中國這波爛尾樓貸款斷供潮從今年6月底由江西的業主起頭,透過網路傳播,各地有類似遭遇業主紛紛響應。BBC引述世界銀行6月發佈的「中國經濟簡報」指出,截至2021年末,中國房地產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而經合組織國家僅為5%;如果考慮供應鏈,則房地產行業約佔中國GDP的30%。因此,房地產行業的無序調整將產生重大的經濟後果。

中央社報導,房地產專家、前復旦大學地產運營研究所所長蔡為民指出,這類爛尾樓問題在中國各地方層出不窮,過去地方政府可以藉由「個別擊破」的方式化解風險,然而這次藉由網路使各地買家們「連成一氣」,加上地方政府一開始未注意到事情的嚴重性,因此從單一事件變成一股浪潮。

他分析,這次事件會演變成浪潮,一方面是因為新冠疫情,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對不動產業監管,令開發商貸款遭遇困難,導致資金周轉面臨壓力。撐了一年多,現在終於撐不住了。

蔡為民指出,一開始是一件單純的金融事件,然而隨着輿論發酵及串聯,成為了經濟事件;最後這個浪潮席捲中國各地,變成了政治事件。「政治事件就由政治方法解決,加上20大召開在即,中國政府不會容許這樣的事件擴大,而且是會以中央的能力處理這個問題」。他觀察,中國政府應該會力求在三個月內將這個事情解決。

蔡為民說,中國政府接下來應該會「出面做莊」,透過專款專用,以借貸等方式向開發商提供資金,要求開發商優先把這些爛尾樓的問題處理完並且交屋,之後與政府協商這些借款要怎麼償還。中國政府藉由這樣的方式接盤,不但能確保開發商不會惡意脫產、跑路,同時也能確保購屋者能夠拿到房子。

中新經緯引述中國知名房地產專家嚴躍進表示,爛尾問題加劇,說明預售資金監管明顯不到位。事件的直接原因是部分專案預售資金帳戶空缺,房企無力支付相關款項,導致樓盤工程推進節奏過慢,給購房者帶來巨大壓力所致。

爛尾樓盤將超過一千個!業內人士驚爆:發展商都把錢轉到海外去了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據房地產行業研究機構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00個爛尾樓盤,而且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中。據業內人士估計最高將超過一千個。

工商銀行深圳一支行個人貸款部經理李女士陳女士說,在停貸事件中,銀行除要面對貸款者停止還貸,還要解決開發商欠款難題,「開發商會說,我們沒辦法繼續下去了,這個項目沒辦法完成。但是無法完成的這個項目,當時又抵押給銀行,向銀行借了一筆款。原來我看到他們做工廠的隨便搞一塊地,找銀行抵押貸款4億元,他們就沒想要還款,銀行不是就壞賬越來越多?貸款4億就拿其中一億搞基礎開發,不斷的賣『樓花』,好多發展商都把錢轉走了,轉到海外去了。」

學者柴欣則認同,中國絕大多數銀行與個人簽署的《購房貸款協議》內容極不公平,可謂霸王條款,「幾乎都是霸王條款,沒有給購房者任何在法律上的保護措施存在。如果被抵押的物業貶值,銀行還會追溯你其他的資產。這在國外幾乎是沒有的。」

工商銀行深圳一支行個人貸款部經理李女士接受自由台採訪時承認,銀行與個人之間的貸款協議,對銀行是有利的。她說,在大規模「停貸事件」中,如果銀行要承擔責任,也許銀行會破產,反之是貸款者,「房屋發展商無法如期交樓就形成爛尾樓,業主與銀行的貸款協議中,如果抵押品房屋出現問題後,追款會延伸到你的其他現有資產,這對個人來說沒有保障。如果涉及面大的時候,銀行也搞不定。因為沒有出現過大面積不還貸的問題。」

TikTok允許中共訪問非公開用戶數據,美啟動調查

美國國會議員本周就TikTok與中國母公司共享用戶數據的問題啟動調查,據指控,該TikTok允許中國公司及中共當局訪問非公開的用戶數據。

根據TikTok80多次內部會議的泄露音頻,近年來,字節跳動的中國員工多次獲取美國TikTok用戶的非公開數據,在某些情況下,中國員工的訪問權限甚至高過TikTok美國分部的員工。

根據與抖音員工的80多次內部對話,美國員工沒有權限或不知道如何自行訪問這些數據。

系統擠爆,故意當機!河南銀行發封口費首日儲戶討錢難

河南多家村鎮銀行近日出現「取款難」事件,引發群體性事件。當地政府本周宣佈,將墊付部分本金以平息民怨。但在周五墊付首日,由於登記人數太多,系統出現故障,只有幾百人拿到錢。

數千名受害儲戶上周日到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分行外集結抗議,遭到不明人士毆打。為了平息這起事件,當局宣佈將對涉案銀行的「帳外業務客戶」本金,分類分批進行墊付。

多家中國媒體報道,儲戶周五可以通過一款名為「村行墊付」的微信小程序辦理提現手續。但有儲戶表示,在填寫手機號碼後,系統顯示「手機號碼不在本批次內」,還有儲戶卡在了提交身份證的頁面。據悉,目前僅有300多名儲戶獲得墊付。

中央社日前報道,據初步估計,至少有40萬儲戶受到此事波及,涉案金額可能高達400億元人民幣。

[page]

北京高鐵空無一人網友:經濟一片衰敗

中國大陸COVID-19疫情急劇反彈,過去一周全國新增2300多起本土確診病例,當局繼續堅持大規模檢測、嚴格隔離等防疫「清零」措施,衝擊大陸經濟,中國高鐵中最賺錢的京滬高鐵今年上半年呈現虧損,有網友拍下通往北京高鐵空無一人的畫面,並感嘆經濟衰敗。

疫情令大陸民眾生活充滿不確定性。7月15日,有網友分享通往北京高鐵上的現狀,只見地鐵上空無一人,拍攝者還配文說:「這是拉了一車寂寞,一車椅子和空氣,這是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

有網友感慨地說,「以前火車票多難買啊,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再看看現在,已經是一片衰敗景象!」

綜合陸媒報道,據京滬高鐵財務部門7月14日初步測算,預計2022年上半年度將出現虧損,金額在10億至15億元(人民幣,下同)之間,相較於2021年同期盈利27.43億元,呈現營利嚴重衰退現象。

曝光廣東華興銀行「取不出錢」,知名券商顧問被捕

中國停貸潮已蔓延20個省份,金融業受到嚴重衝擊。近日,中國銀行業接連被金融從業者爆出黑幕,而「華興銀行爆雷,取不出錢」是最新的一起事件。目前,爆料人已遭警方拘捕。

7月14日下午,一則華興銀行相關的微信聊天記錄被瘋傳,內容顯示「華興銀行爆雷,取不出錢」「90%資金流進房地產、收不回來」等相關內容,並配圖。

由於受部分村鎮銀行爆雷以及多地「停貸」事件的疊加影響,上述言論引發的效應迅速擴大。

15日下午,華興銀行聲稱,該行已向警方報案。隨後,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對陳某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陳某被警方以「散佈虛假信息」為由行政拘留15天。

隨後,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對陳某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陳某被警方以「散佈虛假信息」為由行政拘留15天。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違法行為人陳某的工作單位是某頭部券商,文化程度為碩士。據界面新聞報導,陳某是金融從業者,就職於國泰君安證券某營業部,任投資顧問。

卡住中共脖子不鬆手!美國和荷蘭正加緊磋商

荷蘭外交部證實,荷蘭和美國正針對阻止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向中國出售晶片製造設備一事,進行討論。拜登當局也考慮對中國半導體業展開智慧產權相關調查,美國商務部更是直接點名中芯國際,如果無視美方制裁,提供晶片給俄羅斯,就會讓它"關門"。

針對美國限制荷蘭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將半導體製造設備賣給中國,荷蘭外交大臣何克斯多(Wopke Hoekstra)13日證實,荷蘭正與美國就此事進行討論,而荷蘭尚未同意任何額外限制。

「極不尋常」!習近平的宏願恐怕落空

根據中共官方周五公佈的官方數據,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4月至6月期間同比僅增長了0.4%。

中國國家統計局官員說,由於國際背景和中國的新冠疫情,中國經濟面臨着"極其不尋常"的情況。

據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朱利安-埃文斯-普利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認為,在這種背景下,第二季度的GDP正增長"很難讓人相信"。

中國房地產陷入危機對中國經濟是雪上加霜。

根據BNS的數據,6月,新房價格再次收縮(同比-0.5%)。這是該指數第二個月的下降,該指數匯總了中國70個城市的平均價格。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對美國之音表示,相信中共當局為了追趕全年5.5%的經濟增長目標。下半年會採取措施刺激經濟,包括積極推動公共投資。

邱達生認為,目前看來,中國要實現全年5.5%的經濟增長目標幾乎不可能。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美國總統拜登兩次公開表示,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可能自1976年以來首次超過中國。美國白宮稱,這一說法是基於獨立預測。政策顧問和為政府提供諮詢服務的中國經濟學家稱,拜登的這種說法觸動了中國政府的神經。

在本年度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時,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意外地宣稱中國將採取更加有效舉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也就是重申了中國2022年的增長目標為5.5%左右。

中國金融骨牌開始倒塌?「信託一哥」57億元違約

近日,多名投資者向財經媒體披露,從中信信託認購的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部分產品逾期未付,涉及本金約為57億元。自去年以來,中信信託至少已有10款信託計劃違約。

該信託計劃於2020年7月17日成立,全稱為「中信信託-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募集資金總規模為87億元,信託期限不超過36個月,分為ABCDE類產品,年化利率從6.7%到7.9%不等。

據行業第三方研究機構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期間,中信信託就有近10款信託計劃出現違約風險,募資總金額超過85億元。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