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台學者郭育仁看安倍晉三任內中日-台日關係發展

作者:

資料圖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攝於2019年4月25日。2022年7月8日,安倍晉三在日本奈良遭遇槍殺身亡。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8日在日本奈良發表演講時,不幸遇刺身亡,震驚日本朝野,也震驚國際輿論。安倍晉三曾兩度出任首相。2012年至2020年的第二任期長達8年,對日本政治、經濟以及外交政策都有極深影響。在任內,他曾努力與中國修繕因釣魚島主權爭議而不斷惡化的雙邊關係,但也始終沒有忽略與台灣保持聯繫,並在卸任後,日漸明確地對台灣的民主制度表達支持。台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台灣當代日本研究學會會長郭育仁博士曾在2021年邀請卸任後的安倍晉三前往台灣國策研究院演講。但由於新冠邀請,相關安排一拖再拖,最終於2021年12月1日以視訊方式進行。也是在這次演講中,安倍晉三針對台海不斷升級的緊張關係明確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他提醒北京不要誤判形勢。

郭育仁:「這是一個令人相當相當難過的消息。我從日本朋友處得知消息後,致電安倍辦公室的友人了解情況。據悉,事件發生後,他當時的狀況就已經很差……這個消息令人蠻難過的。也真是非常遺憾,因為安倍原本有計劃今年到台灣來訪問。現在這當然已經不可能。真是非常遺憾。「

安倍任內中日關係曾大幅和緩

法廣:這類針對政治人物的謀殺案在日本並不常見。您怎麼理解日本會發生今天這樣的事件呢?

郭育仁:「戰後日本發生尤其是針對如此高階的政治人物或官員行兇或刺殺的案例非常非常少。他(嫌犯)行兇的動機到底是個人的,還是有組織的,對此,我們現在無法評論,要等日本政府的調查。就目前掌握的證據,這是一次有計劃的行動。「

法廣:安倍晉三在位多年。任內曾努力緩解中日之間的緊張關係。在卸任後,又態度非常明確地支持台灣。如何理解他的這些立場?

郭育仁:「中國問題是令歷任日本首相非常棘手的問題。自2017年開始,安倍與習近平有多次峰會記錄。2018年起,一直到安倍下台,中日關係已經大幅和緩,他在2018年曾訪問北京。2019年12月23日,他先去北京,與習近平見面,之後,在12月24日,轉往成都,與李克強和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舉行峰會。中日關係在安倍任內其實「被管理「得非常好,安倍在2018年去北京正式訪問,算是中日關係因為釣魚台(釣魚島)主權爭議,自2012年交惡以來的最高點。他當時也邀請習近平在2019年春天去東京國事訪問。那時候的中日關係是近20年來間的一個相對高點。讓中日關係恢復到釣魚島爭端之前,難度相當高。但至少在安倍任內,中日關係的管理算是相當恰到好處。「

「在他下台之後,尤其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發,基本上把安倍此前的很多外交佈局打亂了。就中日關係,我覺得是安倍下台之後,兩國關係才急轉直下,尤其是菅義偉上任之後。2021年3月16日,美日2+2會談,隨後4月16日,菅義偉到訪問華府,與拜登舉行峰會,提到台海穩定和平的重要性。菅義偉這樣的立場也是中國越來越多地挑釁,以及單邊破壞國際秩序、區域秩序的行為所導致。所以,我認為,中日關係急轉直下其實與安倍晉三沒有太大關係。「

「當然,安倍卸任之後也非常關心區域和台灣狀況,他對台灣局勢的關心一直都沒有放鬆。這也是我剛才提到他在2021年對台灣國策研究所的視訊演講的背景。「

「我認為,這次的刺殺行動非常不幸,非常令人遺憾。但是安倍路線,安倍推動的國防和外交政策,只會被強化,因為就日本國內而言,可以說不分朝野,都會重視安倍留下的這個遺產。「

隨着中國在國際舞台越來越咄咄逼人的表現,日本民間對中國的好感日漸低落。原定的習近平訪日安排直到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都未能提上日程。安倍晉三卸任後在台海議題上的種種表態也引來北京當局的嚴辭抨擊。

安倍7月8日不幸遇刺身亡,台灣總統蔡英文及行政院長蘇貞昌都在第一時間表達哀悼,為失去一位友人感到遺憾。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