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9成靠進口!高端科學儀器中國造不出;俄遠離中俄大飛機項目;

大隱患!中共稱千萬人返鄉創業;中國百城新房成交跌四成;涉版權盜竊 中國快時尚巨頭官司纏身;中國電動車加速出口引緊張

中國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出口加速,或顛覆全球製造業結構,引發新一輪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高端科學儀器被稱為是繼晶片之後的又一「卡脖子」技術,中國企業近乎全軍覆沒,中企還有希望崛起嗎?

日前中國三大航空公司與空中巴士簽訂了370美元的採購合同,這背後卻透露出中俄寬體飛機CR929項目命運堪憂。

中宣部聲稱,中國有1,120萬人返回家鄉創業,究竟是創業還是失業?

中國快時尚巨頭Shein最近幾年發展迅速,但Shein也收到了一大堆大品牌和精品設計師的版權盜竊訴訟。

中指研究院7月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規模同比下降超四成。

中國電動汽車加速出口,或顛覆全球製造業結構,引發貿易緊張

中國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00萬輛,年增高達111%,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指出,中國正加速崛起成為汽車出口大國,可能顛覆全球製造業結構。

歐洲國家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今年1至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200萬輛,年增約111%。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全球出口量年增逾一倍至約55萬輛,其中大約40%銷往歐洲市場。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已佔歐洲電動汽車總銷量10%。

截至目前,中國有逾53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其中,近三年來新增註冊數量企業近28萬家,年度增速為44.3%。

中國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衝擊經濟,中央以「促消費」新政「穩經濟」,其中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是一大主軸,推動包括展延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免稅等,在利多政策下吸引買氣。

在內需之外,中國電動汽車外銷量成長更將牽動國際貿易板塊移動,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電動汽車讓中國加速崛起成為汽車出口大國。

英媒認為中國正迅速崛起成為汽車出口大國,這可能顛覆全球製造業結構,給歐洲帶來新一波去工業化浪潮,引發堪比上世紀80年代的貿易緊張。如果電池取代內燃機,而且中國在汽車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其顛覆性將是巨大的。

因為汽車製造支撐著歐洲和日本的繁榮。日本豐田和德國大眾等公司,再加上旗下供貨商,關係着數百萬人的工作。這些公司支撐起相關國家的經濟。汽車製造地的轉移,將比過去鋼鐵、電子產品或造船業的產能轉移影響更大。

中共宣稱1120萬人返鄉創業,分析:留下社會動盪隱患

中宣部當局近期聲稱,中國農村已經出現返鄉創業潮,有1,120萬人返回家鄉創業。此外,當局還宣稱,將繼續推動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創業。

根據中共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的說法,1,120萬人返鄉創業後,每個主體能帶動6到7人穩定就業,15到20人靈活就業,下一步將鼓勵退伍軍人、科技人員與大中專畢業生加入返鄉創業。

對於返鄉創業的消息,有大陸民眾在社媒透露說,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就是以為返鄉創業,回去就可以創業了,現實情況是返鄉了也創不起來。道理也很簡單,現在地方經濟主要還是靠裙帶、靠資源、靠社會關係,如果是要什麼沒什麼的普通人,就根本排不上。此外,什麼叫創業必須定義一下子,擺地攤、賣小吃算不算創業,需要確定一下。現在的現實情況就是,農產品滯銷,農民特別窮,如果返鄉者沒有足夠資源和能力,返鄉也不能創業。

評論人士何旭對希望之聲說,中宣部所謂的返鄉創業能製造工作,帶動就業,其實質只是畫大餅,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失業人口有個幻想,以為回鄉就能創業了,就會有工作了。但是,如果大量人還是無法就業,那麼回鄉之後,他們的下一步生活狀態可想而知。大量無業人口會引發社會動盪,增加不穩定因素,也會導致中國各地民眾生活質量進一步下降。

90%靠進口:高端科學儀器,中國自己造不出嗎?

中國高度依賴進口的三大產品是晶片、石油——以及不為大多數人了解的科學儀器。目前,90%的高端科學儀器要進口,被國外公司壟斷。

在當代科學研究中,誰擁有先進的儀器,誰就掌握了探索和發展的主動權。

據統計,去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為2.79萬億元。其中四分之一的投入是儀器設備採購費用,占科研固定資產投資的近6成。

然而,在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下,國產科學儀器能搶到市場份額的卻屈指可數。

圖:科學儀器採購數據

目前,中國約73%的分析測試儀器需要進口,某些高檔精密儀器的進口比例更高,個別特種專用儀器則完全依賴進口。例如國內的電子顯微鏡市場,就有99%的份額被全球五家公司瓜分。

類似核磁共振波譜儀、液質聯用儀、X射線衍射儀的"國貨"佔比率,則更是只有可憐的0.99%、1.19%、1.32%。

毫不誇張地說,在高端科研儀器上,卡脖子的情況更加嚴峻!

國產儀器確實跟國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是技術鴻溝。

同其他技術領域一樣,高端科研儀器不僅受制於製造這個單一因素的影響,而且受制於研發、知識產權保護、生產、市場流通、應用、技術創新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

相對來說,國產產品不僅在儀器本身的技術方面稍有落後,在軟件和附件方面的差異尤其巨大。

某網友對國產 X射線衍射儀的評論。

其次,國產儀器的零部件不過關。

曾經有網友就調侃過,他們單位買過的一台國產的凱氏定氮儀,一個按鈕開關,一按下去就按不上來了,感覺開關配件就像是地攤市場上買的,質量非常不好,經常是用不了多久,隔三差五就出問題。

第三,國產儀器的配套和周邊建設很不到位。

國外的知名儀器廠家的產品,並非單一的存在,而是與有很多子公司生產配套的配件和耗材有關聯。這些都能保證科研工作能在一個標準框架下更加簡便地進行。

第四,科學研究的用戶圈在國外,限制了國產儀器的普及。

第五,科學研究本身具有試錯成本超高的特性。

理由很簡單,如果最好的儀器和試劑,實驗都做不出來,說明是想法不對,那就直接不用繼續嘗試了。

反之,如果不用最好的儀器和試劑,那麼當實驗做不出來的時候,到底原因是什麼呢?真的是想法不對嗎?

[page]

俄羅斯遠離中俄大飛機項目,前景堪憂

7月1日,中國東航、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紛紛公告與歐洲空中巴士簽訂購機協議,三家公司合計採購A320NEO系列飛機共292架,合計金額372億美元。

6月29日,根據俄羅斯媒體塔斯社(TACC)報道稱,俄羅斯副總理尤里·鮑里索夫在「未來工程師」論壇上表示,俄羅斯正在減少參與與中國聯合製造遠程寬體飛機CR929的項目。

「我們正在與中國合作開展這個項目,但原則上,這並沒有朝着適合我們的方向發展。隨着中國成為一個工業巨頭,對我們的服務越來越不感興趣,我們有我們的設計局,我們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但是中國比我們今天有更多的需求。我們的參與越來越少。我不想預測這個項目的未來-我們是否會離開它,但到目前為止,這個項目仍在開發中。」

星源觀察認為:」缺少西方提供關鍵零件的情況之下,中俄寬體飛機CR929項目命運堪憂。「

這樣就可以理解,中國三大航企宣佈購入近300架歐洲空中巴士A320NEO系列飛機。

中國開發商世茂未能支付10億美元債券

中國開發商世茂集團沒有支付周日到期的10億美元票據,使該行業的離岸債券違約率創下歷史新高。

消息稱,數月來,中國房地產行業出現創紀錄的違約潮。世茂是中國去年合同銷售額第14大的開發商,上個月未能償還私人票據,這一拖欠行為加劇了人們對中國建築商隱性賬單的擔憂。

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世茂集團有近100億美元的境內和境外的未償債券。

涉版權盜竊,中國快時尚巨頭Shein官司纏身

在短短几年內,中國快時尚巨頭Shein通過每天提供種類繁多的廉價服裝,佔領了Z世代購物者的市場。但Shein也收到了一大堆大品牌和精品設計師的版權盜竊訴訟。

Shein的吸引力包括降價、與網紅的成功合作以及每天推出多達6,000件新品。但該公司同時也遭到越來越多的訴訟,指控Shein從其它公司的設計中獲利。《華爾街日報》7月3日報導說,根據公共記錄,在過去三年中,Shein公司或其位於香港的母公司卓天商務有限公司(Zoetop Business Co.)在美國至少50起涉及商標或版權侵權指控的聯邦訴訟案中被列為被告。

Shein的侵權行為早就得到媒體的關注。美國之音2021年6月的一篇報導說,Shein遭遇許多國際品牌的訴訟,指控它的成功得益於「深思熟慮和精心策劃的」商標侵權。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國際法和知識產權教授卡爾‧勞斯蒂利亞拉(Kal Raustiala)表示,作為一個來自中國的公司,Shein被告侵犯知識產權,他並不感到驚訝。

讀賣:中共擬要求外國多功能辦公設備廠商需在陸設計、生產

讀賣新聞報導,中國大陸政府正計劃要求外國多功能辦公設備製造商在當地設計和製造產品,不符合這項要求的打印機、掃描機等裝置,可能無法參與政府和公營企業採購案的投標。日本政府和企業界擔心,這項規定形同「實質技術轉移」,將導致關鍵技術外流給陸方。

讀賣新聞取得一份由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匯整的「信息安全技術辦公設備安全規範」草案,當中明確指出,政府和其他企業招標採購的辦公設備,「必須在大陸設計、研發和製造」,並表示出於「安全目的」,所有設備都將「經過檢驗,以評估是否設計和製造流程都在大陸進行」。

這份草案也特別把主控晶片、激光掃描零件、電容器、電阻器和馬達列為辦公設備內部的「重要零件」,必須在大陸設計和生產。多功能辦公設備內部包含大量機密技術,有些技術甚至可用於軍事領域。

日本一名製造業官員表示:「如果在大陸設計和研發,相關技術很可能在過程中被(陸方)竊取,我們將失去競爭力。」

上半年中國百城新房成交跌四成,有泡沫危機

中指研究院7月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規模創下近幾年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超四成。其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降33%,二線代表城市同比下降42%,三四線代表城市同比下降44%。

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的數據也反映出類似的趨勢。上半年百強房企累計銷售金額同比降幅達到50.3%,與前兩月基本持平。

中指研究院指出,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月以來,全國已有超180個地方從降首付比例、發放購房補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方面放鬆了房地產調控政策,政策出台頻次近500次。其中,僅6月份,就有85個城市出台136條政策。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3日告訴大紀元,這些各式怪異的賣房花招,實際上是搜刮民財、割韭菜、掠奪中國老百姓手中僅剩的一些錢,包含各地頻出的房市調控措施,都是在中共政府的統一號召之下,目的是要拯救房市,「但是,我想這次恐怕很難拯救得過來,這個泡沫終究誰都保不住,也挺不住了。」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