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又一起!蘭州工業園車間爆炸 失聯6人全部遇難

今兒一早打開微博,又聽聞幾起意外事故。

蘭州某工業園車間發生爆炸,造成6人遇難,上海石化火災造成一人遇難...

又是火災!

大家還記得前幾天杭州失火事件,造成了兩位消防人員犧牲。

當時微博上有兩天於消費相關的信息被推上熱搜:

1、杭州一建材市場發生火災

2、南通某消防控制室用假人值班

這兩條新聞連起來看,莫名荒唐。

杭州失火的建材市場着火面積達600平方米,造成了8人受傷,兩名消防人員犧牲。

遇難現場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着,視頻中濃煙四起,不斷有傷者被抬出,這一幕看得人揪心。

再來看看另一則新聞。

南通一家企業消防控制室里,坐着一位「端莊大方」的女性值班人員。

身着整齊的制服,帶着口罩,面對着電腦前的監控一動不動,徹夜值守。

仔細一看,值班的竟然是個「假人」,而所謂的監控不過是未開機的電腦。

了解消防常識的人都知道,消防室安排24小時值班的意義是什麼?

這種用「假人」值班的手段,實在是太滑稽。

而且一看就是慣犯,面對消防局的問責,企業負責人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一句人手不夠。

一邊是意外失火的悲痛新聞,一邊則是對消防工作的無視和敷衍。

讓我陷入了對人類遭受不幸的思考。

「不幸」這個詞該怎麼解釋?

漢語詞典里有兩種解釋。

一是,表示運氣差。

二是,發生了不好的事情。

二者結合,則是因為運氣差,所以不好的事情悄然降臨。

比如我們常說的意外。

意外之所以為意外,是指突如其來的不好事件。

杭州商場失火可以定義為意外,但是對於遇難者來說是一種不幸。

那麼不幸的另一面是什麼?

僥倖。

僥倖這個詞漢語詞典里給出的解釋是:

「因偶然因素而取得成功或免遭災禍。」

僥倖心理並非屬於人的本能屬性,而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產物。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僥倖心理,就是無視事物本身的性質,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違反那些為了維護事物發展而制定的規則,想根據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惡來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願望發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結果。

用「假人」值班的企業,就是心存僥倖心理。

一個企業失火的概率有多少呢?

畢竟是小概率,那麼24小時消防值守有必要嗎?

從企業「趨利」的角度,選擇冒險省去這一項開銷。

南通的這家企業老闆被消防監管局查到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們也知道消防室需要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但是沒想到被消防大隊查到了。」

他只是想到僥倖行為「敗露」的第一層,被檢查人員查到,卻沒想到第二層,也是最致命的,如果發生了火災怎麼辦?

而所謂僥倖也有失手的時候,屆時則釀成大禍。

僥倖心理的行為多了,不達預期的結果就變成必然,這種結果往往是致命的傷害,違反交通規則是最常見的例子,輕則被扣分或罰款,重則車毀人亡。

企業中的工傷事故,95%以上都是因為僥倖心理而違章作業造成的。

再來看看杭州建材市場失火事件,今日新聞說,杭州市場火災初判為施工操作不當。

施工不當的背後心理,其實還是僥倖心理。

夏季高溫作業,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易燃、可燃物多,是否按照要求施工?

若是抱着僥倖心理,有一項不合規,都有可能造成意外的發生。

最新的通報中,這次災已經有四名傷者搶救無效死亡。其中包括兩位消防人員,一名90後,一名00後。

僥倖心理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最終還是會被無情的結果還回去!

人活一場,命運如斯。

你若不尊重生命,生命又怎會尊重你?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像一塊頑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