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殺人啦!開槍!開槍!開槍!向老人、向兒童、向婦女開槍!向學生、教師開槍!」

——「民主抵抗極權 世界共撐」: 台北六四晚會上大批港人齊聚高喊時代革命 悼念晚會再現國殤之柱 近2千人見證

晚會焦點是將香港大學內被拆毀的「國殤之柱」在會場重現。工作人員將分成四塊的「國殤之柱」搬進會場,並由包括港人在內代表組裝重新豎立/這場台北六四晚會主辦單位估計湧入二千人。現場約三分之一以上是在台港人,穿梭其間聽到港人們以香港話交談。現場很多年輕人都比六四事件33周年「年輕」,六四紀念成了引子,香港議題彷佛才是主場,更多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呼喊聲。只要是港人的發言、呼口號,總贏得全場共鳴。

香港「國殤之柱」,又稱「恥辱柱」去年在香港大學遭移除,台北六四晚會眾籌重現復刻版。

香港「國殤之柱」,又稱「恥辱柱」去年在香港大學遭移除,台北六四晚會眾籌重現復刻版。(記者李宗翰攝)

香港「國殤之柱」,又稱「恥辱柱」去年在香港大學遭移除,台北六四晚會眾籌重現復刻版。(記者李宗翰攝)

香港「國殤之柱」,又稱「恥辱柱」去年在香港大學遭移除,台北六四晚會眾籌重現復刻版。(記者夏小華攝)

香港「國殤之柱」,又稱「恥辱柱」去年在香港大學遭移除,台北六四晚會眾籌重現復刻版。(記者李宗翰攝)

香港「國殤之柱」,又稱「恥辱柱」去年在香港大學遭移除,台北六四晚會眾籌重現復刻版。(記者李宗翰攝)

台北六四紀念33周年晚會。(記者李宗翰攝

台北六四紀念33周年晚會。(記者李宗翰攝

台北六四紀念33周年晚會。(記者李宗翰攝

中國流亡詩人廖亦武在台北六四紀念33周年晚會以朗誦詩控訴中共暴政屠殺百姓。(記者李宗翰攝)

台北六四33周年紀念晚會,主辦單位表示湧入約二千人。(記者夏小華攝)

台北六四33周年紀念晚會現場香港悼念亭,陳設連儂牆。(記者夏小華攝)

台北六四33周年紀念晚會現場香港悼念亭,陳設連儂牆。(記者夏小華攝)

台北六四33周年紀念晚會現場六四悼念亭。(記者夏小華攝)

台北六四紀念33周年晚會。(記者李宗翰攝)

約二千人齊聚台北六四33周年紀念晚會,為近年最大規模,其中湧入大批在台港人,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現場重建去年在香港被拆除的「恥辱柱」。台灣總統蔡英文在臉書指出,關於六四的集體記憶,在香港正在被系統性抹滅,這樣的蠻橫手段,並無法抹去人們的記憶。台灣外交部以簡體字致公開信給中國人民,鼓勵翻牆搜尋六四歷史。

華人民主書院等民間團體在台灣中正紀念堂舉辦六四紀念晚會,六四親歷者吳仁華回憶八九六四坦克車碾壓過學生隊伍,他對着多具死難者遺體下跪發誓永不遺忘,九死一生逃出中國後不斷搜集六四屠殺資料。他認為,在香港支聯會領袖去年悼念六四被抓後,台灣成了唯一可以公開紀念六四的國度,彰顯台灣的價值。

六四學運領袖王丹透過視訊說,一九八九年血腥鎮壓和平抗議人民的中國共產黨如今已對外擴張,威脅人類社會民主,世界各國都受威脅。王丹強調,保護歷史記憶是對極權歷史的抵抗,希望明年在紐約建成實體六四紀念館。

台北六四紀念晚會最大看點是重塑香港的「恥辱柱」。六四晚會主持人說:「它的立起來,不但代表了台灣對香港的聲援,也代表台灣是民主的台灣,是國際的台灣,是民主陣營的台灣,我們絕不會對中國的惡勢力低頭,他們拆!我們蓋!」

香港倒下恥辱柱台北眾籌六四重現

丹麥藝術家高志活的「國殤之柱」又稱「恥辱柱」,已在香港大學豎立23年,底座刻有「六四屠殺」,去年遭到移除。因台灣眾籌只募得約64萬台幣(約14萬人民幣),只夠重塑原尺寸一半約3米高。柱子堆疊無數人體雕塑,鮮紅的恥辱柱被拼起時,有小女孩問着爸爸:「為什麼是紅色的?」

「國殤之柱」,又稱「恥辱柱」,設計者、丹麥藝術家高志活透過視訊出席台北六四紀念。(記者夏小華攝)

中國流亡詩人廖亦武(左)、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曾建元(右)。(記者李宗翰攝)

「殺人啦!開槍!開槍!開槍!向老人、向兒童、向婦女開槍!向學生、教師開槍!」

[page]六四見證者、中國流亡詩人廖亦武朗誦着為六四寫的詩作〈大屠殺〉,他聲嘶力竭控訴的詩句震撼全場,持續約十分鐘,有兩名白髮港人受不了,多次喊着「下台」、「吵夠了」。

這場台北六四晚會主辦單位估計湧入二千人。現場約三分之一以上是在台港人,穿梭其間聽到港人們以香港話交談。現場很多年輕人都比六四事件33周年「年輕」,六四紀念成了引子,香港議題彷佛才是主場,更多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呼喊聲。只要是港人的發言、呼口號,總贏得全場共鳴。

流亡台灣的香港藝術家黃國才致詞時說,中共的政權非常害怕,他們殺了很多人,滿地都是鮮血。「朋友在一堆屍體找朋友,太太在一堆屍體找老公,爸爸媽媽在鮮血和屍體下找自己的兒子跟女兒。中國共產黨很害怕一代傳一代在講(六四),我們就是要一代一代講,要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殺了人,公義不會放過他們的。活出來!追求民主自由,他們的死才有意義。」

台北六四紀念33周年晚會。(記者李宗翰攝)

維園的六四在台灣延續「港台命運共同體」

黃國才問台下:「我不是北京人為何要關心一九八九年的北京?我不是新疆人,為何我要關注新疆集中營?我不是台灣人為何要關注台灣?因為我們是被壓迫的命運共同體。」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前秘書長周永康致詞說,香港國安法打壓言論自由後,香港人要公開悼念六四,必須分散在世界各地,在台北、倫敦、溫哥華、紐約、華盛頓特區、洛杉磯、三藩市、悉尼、東京、、、每一個還能呼吸自由空氣的地方及民主國家。

周永康指出,一九八九年北京民主運動未能成功把中共政體拉下、推動民主化,代表共產黨在中國坐大,早晚把盟邦吃進肚子,首先圖博、東突、香港,再來可能就是台灣、南中國海、東亞國家、、、一路下來。今天需要繼續對抗極權這場戰役,既是為了失去自由、失去家的香港人,也是為了圖博人、台灣人,不枉八九運動義士,也不枉在香港受苦的手足,不枉向極權宣戰的同伴。

現場許多香港人是在近二年反送中移居台灣,延續着香港「維園」紀念六四燭光的使命赴會。在台下高喊着「光復香港、唯一出路」的梁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提到參加維園紀念六四,去了三十年,熱淚盈眶、哽咽地說:「跟在香港不一樣,覺得只要我們來了,香港人不能做的,我們就在這裏做。」

曾在維園參加六四紀念13年,第一次參加台灣六四紀念的在台港人葉子揚說,這樣一個聚會最大的意義在於,對極權中共還是有一根刺在他的眼睛裏,以前在維園六四聚會,第二天報紙頭版一定大幅報導。在台灣悼念,有共同體的概念。

台北六四紀念33周年晚會。(記者李宗翰攝)

香港母親帶孩子參加六四:「沉默就是站在獨裁政權一邊」

暫居台灣兩年的黃小姐和丈夫帶着十二歲、十歲的孩子參加,她坦言過去沒參加過維園的六四紀念,直到反送中運動後,警醒應站出來拆穿中共謊言,要求為屠殺的事實道歉。「孩子們問我今天為什麼要來?我跟他們說,因為你沉默的話,就是代表你站在獨裁政權一邊,站出來,做正義的事。」

二十七歲的台灣人唐小姐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說,第一次參加六四,看到這麼多香港人,覺得這場六四紀念具警示作用,香港就是前車之鑑。「很多身穿黑衣服,或當初帶着示威工具的香港人,他們來到這個地方、他們的棲身之地是這裏,我們要怎麼一起看待六四這件事,這是今年很獨特的事情,我們可以交流。」

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林欣怡表示,今年現場不只設有六四悼念亭,主辦單位另安排有香港人和西藏人的悼念亭,彰顯面對共同威脅的受害群體。西藏悼念亭牆面有一百五十多名自焚藏人的名字,該空間並播放藏人不斷復誦他們的名字,及二月自焚後逝世的西藏歌手才旺羅布的歌,供參與者獻哈達祈福。

台北六四33周年紀念晚會現場設有西藏自焚藏人悼念亭。(記者夏小華攝)

紀念六四台灣有異聲?李明哲:追尋六四那一代追尋民主自由人權的精神

主辦單位、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曾建元表示,這幾天不斷有朋友在臉書質疑,六四不干台灣的事,管那麼多幹嘛,他引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把六四當作自己的事,不只因為普世價值、中國情懷、不單因為悲天憫人,而是基於現實考慮,如果中國不成為文明民主國家,台灣怎麼可能獨立自決?怎可能得到來自中國人的祝福?

對台灣紀念六四引發獨派、綠營反彈的聲音,曾因在中國傳播台灣民主化歷史,被中共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入獄五年,二個月前才獲釋返台的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表示,「六四當然屬於中國,但是六四那一代人追尋的民主自由人權的精神,是我們全世界人必須要去追求的,所以我們其實是在傳承六四的精神,這種自由民主的精神,我們台灣人為什麼要紀念六四,因為我們是藉由六四認識中國政府邪惡的本質。」

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記者李宗翰攝)

不過李明哲坦言對恥辱柱在台重建,他則有所保留:「恥辱柱在香港有它的意義,但它移來台灣,它的意義就消失了。我贊成台灣用另一種模式,可能建設一個圖像用來反對中國,這是我非常支持,應做屬於台灣自己詮釋的圖騰。」

台外交部致信給「中國人民」蔡英文:香港對六四的記憶正被抹滅

台灣外交部則在臉書以簡體字發表「致中國人民」公開信,其中寫道,33年前的今天,追求自由民主的聲音聚集北京天安門廣場,而一夕之間突然靜音了,世代記憶就此斷裂。每年到了這一天,有很多事情不能說、不能講、不能寫、甚至不能查。「既然都用VPN看到這段文字,不妨搜尋一下『六四天安門』,看看在自己國家有什麼訊息被隱藏、誰在刻意隱藏。期盼有一天,你們不會再有犧牲個人成全政黨的事情發生;也希望,自由民主與人權能成為我們和你們的共通語言。「

總統蔡英文4日在臉書指出,多年來始終維持以燭光晚會紀念六四的香港,今年首度完全沒有六四紀念活動的集會申請。香港多所大學中,關於民主與六四精神的雕像,也莫名遭到移除。關於六四的集體記憶,在香港正在被系統性的抹滅。「但我們相信,這樣的蠻橫手段,並無法抹去人們的記憶。當民主受到威脅,而世界威權主義也正在擴張,我們更需要堅守民主價值,並且和共享民主自由理念的國際夥伴堅定地互相扶持。」

左圖:台灣外交部以簡體字發出致「中國人民」的公開信,呼籲他們翻牆查詢六四真相。(台灣外交部臉書)右圖:台灣總統蔡英文在臉書談及六四33年紀念。(蔡英文臉書)

台灣前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4日在臉書指出,美國為首發起的「反中」風潮讓情勢更複雜,大陸亦能化被動為主動向國際傳達正面訊息。去年習近平談到民主,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他再次呼籲大陸當局,勇於面對歷史、承擔責任,才能往前邁進。也藉此機會反思,台灣雖號稱「民主」,卻一步步墮入「不自由的民主」,如關閉電視新聞台、清算在野黨、干預司法等。

對此,民進黨聲明,馬英九誤導大眾視聽、批評台灣民主,諂媚習近平,其言論不僅貽笑國際,也恐讓目前正在訪美的朱立倫無地自容。今年2月,經濟學人智庫(EIU)公佈全球民主指數顯示,台灣排名第8,不僅高居亞洲之冠,也優於歐美等民主大國。顯見,台灣民主體制受到國際高度肯定。

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在臉書說,三十三年了,為何我們還要紀念六四?就是為了提醒民主自由之可貴。民主自由是普世價值,是天賦人權,而不是政府的恩賜,這才是紀念六四的真

在中正紀念堂舉行的六四悼念晚會有近2千人參加。

華人民主書院等團體,4日在台北市中正紀念堂,以「六四三三:民主抵抗專制世界共撐自由」為主題舉辦六四悼念晚會。主辦單位稱,現場約有2千人參加。

晚會焦點是將香港大學內被拆毀的「國殤之柱」在會場重現。工作人員將分成四塊的「國殤之柱」搬進會場,並由包括港人在內代表組裝重新豎立。大批參與者隨即以廣東話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口號聲長達約一分鐘。新的「國殤之柱」是華人民主書院等單位年初發起眾籌,用3D打印方式重製而成。

「國殤之柱」作者、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ot)透過視頻表示,香港的恥辱柱(國殤之柱)已經被拆除,本來希望能運到台灣但並未成功。他知道台灣正複製一座三四米高的恥辱柱,期待能夠看到,將思念和很多東西放進去。

「國殤之柱」在悼念晚會重現。(淳音攝)

高志活指,因為國安法問題,香港現在不能有任何紀念儀式,連手上拿一一盞燭光悼念都不可能。為了保護中國和香港的言論自由,必須投入大量紀念活動。他正在製作更多雕塑,希望未來能夠到台灣,和當地民眾一起工作。

紀念六四提醒世人共產專制之可怕

學運領袖周鋒鎖以視頻致詞說,非常高興今年參加了恥辱柱在台灣複製的工作,這件事的意義在於紀念我們共同的普世價值,這項價值可以跨越時間空間把我們連繫起來。今天烏克蘭正發生侵略戰爭,還有上海人為製造的悲劇,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一個共產專制國家是多麼的可怕。他表示,大家應該聯合起來共同制止它,這也是今天為什麼要在一起紀念的意義。

民眾用蠟燭砌成「8964」圖案。(淳音攝)

八九學運領袖王丹透過視像方式致詞表示,33年過去,今天紀念六四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比33年前更大。這是因為今天中國的面貌,完全是中國共產黨在1989年,對和平抗議的中國人民進行血腥鎮壓的結果。所以如果想了解中國的今天和明天,就必須對中國過去的事情有所了解。

王丹表示,這也是因為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已經開始逐漸展現出野心,展現出對外擴張的企圖,這種企圖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社會文明和民主制度。他認為,中國的問題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問題,也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問題,包括:美國、歐洲、台灣都面臨中國這個問題,所以紀念六四不僅對中國人民有意義,對整個世界也有意義。

參加悼念晚會民眾,接近一半是在台港人,包括:香港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香港電台前《頭條新聞》主持人曾志豪、現任台灣大學訪問學人梁啟智等都出現在中正紀念堂。

遭中共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囚禁5年的NGO工作者李明哲,4日現身中正紀念堂悼念「六四」。他認為六四運動從未結束,因中共在那之後縮緊控制社會至今。台灣紀念六四的意義,在於認清中共的本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