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重創!中國經濟面臨空前挫折;江系放風:中國海外資產秒歸零;

疫情封控重創上海,鞏勝利憂"中國經濟恐面臨空前挫折 "中國真正月收入1萬人民幣以上有多少?答案超乎想像 大午集團有被侵吞風險 孫大午之子向習近平發公開信 二戰曾助力抗納粹 美通過烏克蘭版「租借法案」 助俄恐遭制裁 中媒唱衰:中國海外資產秒歸零 陸房企一季度發債降43% 國企境內發債超九成 募資額減九成 港交所首季IPO跌出世界前五

上海對大流行病實施動態清零,有學者分析認為,將重創上海經濟,尤其是很多小微企業正面臨滅頂之災。

中國真正月收入1萬人民幣以上有多少?答案超乎想像。

河北民營企業家孫大午被冤判十八年,大午集團有被侵吞風險,孫大午之子走投無路下向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發公開信。

美國聯邦參議院6日晚間無異議通過烏克蘭版的「租借法案」,讓總統拜登能更有效率地提供烏克蘭武器和其他援助物資。

美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金融制裁,讓國人擔憂,如果中國也遭遇類似俄羅斯的制裁,其海外資產可能面臨歸零風險。

中共央行數據顯示,中國外匯儲備連續三個月下降。

大流行病封控重創上海,鞏勝利憂"中國經濟恐面臨空前挫折"

中國對上海採取持續封城措施,不僅沒有遏制大流行病蔓延,反而重創上海經濟,尤其是很多小微企業正面臨滅頂之災。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稱,上海大流行病封城代價高達每天百億人民幣,如果再持續下去,或向周邊擴散,形勢將相當嚴峻。

著名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告訴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封城措施代價高昂。

「上海每天經濟損失一百億人民幣,上海是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也是財政收入最高的一個城市,上海如果(這樣)延續一段時間,那(將)非常麻煩。」

周二(4月5日),世界銀行已把今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從5.4%下調到5%,同時還表示,若大流行病等因素對經濟實際影響高於預期,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降至4%。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三月份數據顯示,中國服務業出現大流行病暴發以來的最嚴重下滑。由於多省實施了嚴格的防疫措施,阻止了人員流動,同時嚴重抑制了消費者支出。同時,服務業就業人數再次減少,新訂單和出口需求也有所下降,商業信心降至十九個月來最低點。

上海這一波的嚴厲封城措施,對於需要人工的小微企業,如同滅頂之災。市民張先生說,如果再這樣持續一兩周,很多企業就只能倒閉。「如果之前積累比較多,而且對未來還繼續看好的話,他可能會想要去支撐一下,但如果這幾年都不好甚至虧本的,對未來也看不到希望的話,那麼企業只有關閉的選擇。」

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外貿進出港,承載着聯通國內與國際市場的重要功能,但封控措施已使港口運行嚴重放緩。張先生說,到歐美的航線運價與大流行病前比,已經相差十倍以上,令進出口企業處境艱苦。「這就是個很難的選擇,不做餓死,做了立即就死。」

鞏勝利說,「上海每天經濟損失一百億人民幣。上海第一大經濟城市,也是財政收入最高的一個城市,上海如果延續一段時間,那(將)非常麻煩。」

中國真正月收入1萬人民幣以上有多少?答案超乎想像

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流傳的擇偶條件:月入人民幣1萬(約1572美元)如討飯。據中國社交網站熱議,「在中國,每月可支配收入人民幣1萬已經超過99%的人」,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上海第一財經旗下的數據研究媒體DT財經報導,儘管網絡平台上,關於月收入人民幣一萬在中國稀鬆平常的討論不絕於耳,但事實是,確實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月入人民幣過萬。

報導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一直在追蹤中國收入分配情況,分別在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2013年和2018年進行了六次入戶調查,沉澱為中國家庭收入調查數據庫(CHIP)。

CHIP的最近一次調查時間為2018年,研究院官網並未公佈相關數據,但該院研究人員在財新發佈的一篇文章透露了部分數據結果,分層抽取了7萬個樣本的數據顯示: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扣除個人所得稅等之外可用於實際使用的可支配收入)在人民幣10,000元以上的家庭佔比僅為0.61%,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人民幣5,000-10,000元區間的是4.52%;而大部分中國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人民幣500-1,500元這個區間,佔比約40.71%。

當把人群縮小聚焦於已經畢業的本科生,能達到月入人民幣1萬的仍然是少數群體。若涉及到更具體的就業人群劃分,能找到的統計數據多是含稅收入,如果考慮到手,還會更低。

DT財經調查還發現,近7成應屆畢業生稅前月入在人民幣6,000元以下。據麥可思《中國2020屆大學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的數據顯示,月收入(稅前,包含工資、獎金、津貼等在內)在人民幣1萬元以上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僅占該群體總人數的4.3%,同時,有68.1%大學畢業生月收入在人民幣6,000元以下。

研究還指,即便是在工作三年後,也有相當大一部分大學生的月收入沒有達到人民幣1萬元。數據顯示,畢業三年後,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為人民幣8,279元。

也就是說,僅管互聯網上似乎到處都是年薪百萬人民幣的人,但在中國,月入人民幣1萬,仍舊是一道卡住了大部分人的門檻。

阿波羅網首席評論員王篤然表示,雖然是2018年的數據,但是這兩年受大流行病影響,大部分行業的收入比2018年還要低。

大午集團有被侵吞風險,孫大午之子向習近平發公開信

民營企業家孫大午因「聚眾衝擊國家機關罪」等八個罪名被判處十八年有期徒刑。在案件後續處理過程中,河北高碑店法院依據評估公司的報告,將賬面資產超51億元的大午集團評估為6.8億元,被外界廣泛稱為是賤賣,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圖:中國民營企業家孫大午

據中國維權網消息,繼上周六孫大午親屬就大午集團被賤賣一事答記者問後,他們又於本周四發表聲明指出,註冊地為高碑店的河北新發地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與相關部門達成協議,準備接收大午集團的所有財產包括大午醫院、大午酒廠等,稱此舉為串通拍賣、意欲低價鯨吞大午集團。

孫大午次子孫福碩也於當天向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發出公開信。信中說,他對於大午案有中央領導批示的傳聞堅決不相信,但他卻無法解釋大午案被政治化敏感化妖魔化的魔幻現實,以及大午遭遇的種種不同尋常的對待。他說寫公開信實屬無奈,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他的聲音發出去,在大午生死存亡之際,他只能拼盡力氣吶喊:救救大午!救救這家紮根鄉村、運轉良好、造福當地的企業!救救大午集團背後的近萬名員工和家庭!

[page]

二戰曾助力抗納粹,美通過烏克蘭版「租借法案」

美國聯邦參議院6日晚間無異議通過烏克蘭版的「租借法案」,讓總統拜登能更有效率地提供烏克蘭武器和其他援助物資,對抗俄羅斯的侵略戰爭。

美國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6日報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租借法案」,曾有助歐洲擊敗納粹德國。現在國會議員訴諸20世紀最重大全球戰爭所採用的不尋常戰術,是又一個跡象顯示,美國和歐洲盟邦相信,俄國入侵烏國代表隊自由世界秩序的生存威脅,同時也顯示,西方世界相信,烏克蘭能打贏這場戰爭。

二戰初期,美國雖未參戰,但是透過「租借法案」(Lend-Lease)簡化作業流程,加速提供歐洲盟邦戰爭物資,對抗納粹德國,被視為是改變戰局的一項關鍵。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開戰後不久,就曾呼籲美國仿效二戰的這項作法,軍援烏國;在烏克蘭軍隊證明了他們能抵擋俄國部隊後,這項「2022年烏克蘭民主防衛租借法案」(Ukraine Democracy Defense Lend-Lease Act of2022)迅速獲得美國聯邦參議員的支持。

圖:烏克蘭軍隊23日在哈爾科夫使用美制單兵反坦克武器「FGM-148標槍飛彈」

烏克蘭租借法案將加速美國提供烏國軍備和其他重要物資,並且允許烏國日後才償付費用。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6日晚間說,俄軍在烏克蘭布查市的屠殺行徑「十足邪惡」,是對烏克蘭執行「種族滅絕」,而俄國總統普京負有罪責。

這項法案還需要聯邦眾議院通過,之後送交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助俄恐遭制裁中媒唱衰:中國海外資產秒歸零

美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金融制裁,引發了中國對其大量持有美國政府債券的擔憂,中國經濟學家坦言,如果中國也遭遇類似俄羅斯的制裁,其海外資產可能面臨歸零風險。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資深中國觀察家Michael Pettis表示,像中國這樣的貿易順差國家必須投資外國資產,除了美國債券之外別無選擇。

Pettis指出,透過制裁,華盛頓已經表明,對全球支付系統的控制賦予了美國巨大的權力,即使這導致中國、伊朗、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等國家,積極想要持有美元以外的資產,「但僅紙上談兵而已,他們還能多做些什麼?」

報導還提及1位未具名中國經濟學家的警告,稱如果中國也遭遇俄羅斯類似的制裁,其海外資產恐面臨歸零的風險。

報導指出,儘管中國沒有透露其對外貿易收入的存放地點,但很大一部分投資於美國政府債券。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今年1月,中國持有價值1.06兆美元的美國國債,是僅次於日本的第2大持有國。

曾任中國人行顧問王永利日前也發表文章指出,中國外匯存底以美元、歐元等發達國家的貨幣為主,大都存放在美國、歐洲等國。這也意味着,一旦與美國和歐洲的關係破裂,中國外匯存底的安全將受到極大威脅。

北京外交消息人士亦坦承,中國相當擔憂美國制裁威脅,以及與俄羅斯進行貿易往來可能引發的制裁,「紅線就是軍售」。

外資被嚇跑!挺俄又封城,中國外儲連降三個月

中國央行周四午後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分外匯儲備為3.1880萬億美元,較上月減少258.33億美元。這是外匯儲備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降幅較前值明顯擴大。

此前2月分外匯儲備為3.2138萬億美元,較上月減少78.05億美元。1月分外匯儲備為3.2216萬億美元,較上月減少285.34億美元,為連增三個月後轉而減少。

另外,繼1月份後,3月份A股也明顯下跌,基準上證綜指跌超6%,北向資金明顯流出,港股也繼續走低,一些投資者擔心國際資本正撤離中國。

房企發債暴降43%,境內發債人九成是國企

據證券時報報道,房地產行業的研究平台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一季度房企發債173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3%,降幅較2021年同期擴大20個百分點。其中境內發債人九成是國企。

貝殼研究院分析說,融資大降有三個原因。一是大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加,包括大流行病反彈,俄烏衝突,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等,都增加了市場悲觀情緒。二是房地產行業信用風險惡化,房企的債務風險尚未出清,全產業鏈條上參與積極性下降。第三是房企自身經營模式在轉變,大規模舉債的模式在逐漸退出。

募資額減九成,港交所首季IPO跌出世界前五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今年第一季度的新股融資表現為2013年以來最差,上市新股的數量由去年的35隻減至15隻,其中三隻是不融資、以介紹形式上市的新股。

雖然在港交所2022年企業日(3月29日)網上傳媒答問會上,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Nicolas Aguzin)已表示,正在處理約170個IPO申請,但港交所IPO從去年全球第二(德勤排名)跌至第六,甚至落後於沙特證券交易所的表現。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