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第一城,衢州取消樓市限購;《中國經濟差到如此》被封殺;中共被曝求俄打折買能源

批推特審查,馬斯克成最大股東;上海集裝箱運轉受衝擊;中國玉米缺口飆升;嚇到!南京,100萬人在賣房

南京100萬人在賣房,有人接盤嗎?是真的嗎?

浙江衢州全面取消樓市限購,成為全國取消限購第一城。

上海疫情持續延燒。作為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口,上海港的集裝箱貨物運轉受到直接影響。

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購買了推特公司9.2%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馬斯克是要重塑推特嗎?

今年開始的這波裁員波及所有互聯網大廠,騰訊、阿里和京東等企業裁員潮一波高過一波,是中國經濟不行了還是另有原因?

現在大陸正直春耕之際,但受疫情影響進展緩慢,預計今年玉米缺口達2000萬噸。

嚇到了...南京,100萬人在賣房

合肥二手房在售量,貝殼公開數據是8.9萬套,貝殼內網數據是10.7萬套,內網比外網高20%,而幸福里房產數據是19萬套!

合肥戶籍人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常住人口937萬,市區人口511萬,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2.61人。19萬×2.6=49.4萬,也就是合肥50萬人在賣房。

但比合肥數據更誇張的是南京的數據。

南京二手房在售量:37萬套!

南京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正式數據顯示,常住人口931萬,城鎮人口809萬,戶均2.5人。因為南京限購,那麼多數房子應該是一戶賣一套,那就是371400×2.5=

928500人在賣房,接近100萬人,10%南京人都在賣房。

關於二手房掛牌量,目前並沒有唯一、全面的權威機構統計數據,目前可得主數據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貝殼官網(從合肥與南京兩地看,內網比外網數據高20%);一個是幸福里房產的數據。

每個城市人口差距太大,所以,更有參考意義的是各城市的「萬人掛牌量」:

再來看看百戶掛牌量」,就是平均來算100戶賣多少套:

以南京為例,百戶掛牌量10.5套,意思就是100戶人家裏賣10.5套房,近似於是10%的家庭都在賣房。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認為,「未來70%的城市房子將出現不同程度過剩。「,並總了6大原因。

第一:供求已基本平衡。

第二:買房主力人群比例2013年已經見頂:

第三:出生率持續大幅下降。人口下降,買房的肯定少了。

第四:中國房價收入比和一二線城市房價在國際上偏高。在考慮持有成本後,以使用面積算,北上廣深市中心房價收入比分別為41、32、28、32,高於紐約的7,倫敦的10,東京的10;中國外圍區房價收入比均在10以上。

第五:城鎮化步入尾聲。

第六:支付力透支。2021年居民可支配總收入是49萬億,居民債務/個人可支配收入比率為144%,而2020年美國居民債務/個人可支配收入為95%。

通過炒房賺錢,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page]

疫情失控,上海港集裝箱貨物運轉受衝擊

上海道路運輸管理局發佈通知稱,3月29日起,涉及上海港進港運輸的集裝箱車輛需持有上港集團發放的電子防疫通行證;集裝箱卡車司機(下稱集卡司機)需同時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24小時內抗原檢測陰性證明。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雖然此次封控不關閉港口,但貨運效率仍受到較大影響。多名航運從業人員反映,疫情原因使港口工人、集卡司機出入不如以往順暢,導致貨運時效延遲。同時,集裝箱卡車的跨省貨運受到了直接影響。

多名貨運物流公司從業人員表示,在上海封控期內,集裝箱卡車貨運基本處於「半癱瘓狀態」,車輛很難進入上海,即使進去了,也很難出來。

一家大型國際航運公司的工作人員林昊(化名)4月1日透露,他所在的公司大部分業務都已停滯,「很多集裝箱堆場(用於交接和保管集裝箱的場所)人員、集卡司機都被封控在居住地,導致缺乏運輸空箱的車輛,堆場只能完成提箱、還箱等基礎業務。」

一家大型國際航運公司的工作人員林昊(化名)4月1日透露,他所在的公司大部分業務都已停滯,「很多集裝箱堆場(用於交接和保管集裝箱的場所)人員、集卡司機都被封控在居住地,導致缺乏運輸空箱的車輛,堆場只能完成提箱、還箱等基礎業務。」

財新網報導,一位貨運行業人士指,近期外地發到上海的貨物運價上漲明顯,漲幅接近50%,甚至也出現了上漲100%的情況。

批評推特審查言論後,馬斯克入股成最大股東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周一(4月4日)提交的文件,特斯拉行政總裁埃隆‧馬斯克購買了推特公司9.2%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此前,馬斯克曾批評推特不尊重言論自由。

馬斯克的收購是在他批評推特缺乏對言論自由承諾之後的大約一周。

馬斯克在3月26日發推文說,「鑑於推特是事實上的公共領域,不遵守言論自由原則從根本上破壞了民主。」「應該怎麼做?」「需要(建立)新平台嗎?」

馬斯克尚未就購買推特9.2%股份發表公開聲明。周一早上,馬斯克沒有明確說明他入股推特的原因或計劃,只在推特上發了「哦,嗨,哈哈」。

暗通款曲,中國天然氣進口商被曝尋求俄羅斯打折液化天然氣

中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商被曝正在小心翼翼地尋求以低價採購遭國際市場規避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道,包括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內的中國國營公司正在與供應商討論如何以較大折扣購買俄羅斯現貨液化天然氣事宜。有些中國進口商甚至考慮讓俄羅斯公司代他們參與液化天然氣的投標作業,以便對外界隱匿他們的採購計劃和行為。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遇美國及其盟友史無前例的嚴厲制裁後,全球絕大多數液化天然氣進口商因為擔心制裁的效應和名譽受損,都已經在刻意避免購買俄羅斯現貨液化天然氣。而中國公司則是為數不多的願意為此擔負惡名和風險的進口商。

交易商透露,運往北亞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現貨市場的價格已經出現10%的折扣優惠;而上個月由於烏克蘭戰爭爆發,供貨收緊而全球需求暴增而價格飆漲至歷史新高。

交易商表示,中國的液化天然氣買家尋求通過雙邊交易採購現貨液化天然氣,以便在現貨市場上保持低調;而且這些公司行動小心翼翼,也選擇避免大宗的買賣。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在中國公司試圖在現貨市場上以折扣價購買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的同時,印度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也大幅吃進至少1300萬桶俄羅斯原油。而去年全年,印度進口俄羅斯原油總量也就1600萬桶。

春耕受疫情阻礙,大陸今年玉米缺口達2000萬噸

大陸正值春耕之際,惟各地因疫情而封城,東北及華北等主要產糧區的物流受限制,衝擊種子、肥料等運輸,同時波及生產人員流動及機械供應。

大陸財新網報道,包括玉米核心產區的吉林,種植面積佔全國十分之一。在臨時儲備玉米售罄後,料今年產需求缺口約2,00萬噸以上。

水稻部分,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水稻分析師陳麗君稱,短期來看,水稻主要受運輸影響,一方面成品米難以流通,另一方面局部地區播種成本增加。

大陸第一城,浙江衢州取消樓市限購

中共浙江省衢州市發佈取消限制居民買房的政策,沒有本市戶口的民眾也有購房資格。在大陸房地產市場持續冷清的情況下,今年以來已經有六十餘座城市發佈放鬆樓市的調控政策。

衢州市當局還表示,非本市戶籍家庭可在市區範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不受2021年8月7日政策中需繳納社保或個稅滿12個月且僅能購買1套的限制。

證券時報·e公司4月3日報導,衢州成為全國首個全面放開樓市限售限購政策的城市。

不僅僅是衢州,大陸多座城市在樓市持續冷清的情況下,相繼放鬆調控政策。4月1日,福州放鬆限購,哈爾濱取消限售,衢州、秦皇島、大連也陸續跟進。秦皇島4月2日起取消限購,大連則全面放開落戶。

大連今年以來新房成交規模保持低位,短期庫存出清周期在20個月以上。秦皇島新房價格同比連續5個月下跌,二手房價格同比連續11個月下跌。

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一季度60餘城發佈房地產相關政策超百次,主要涉及針對性放鬆限購政策、降低首付比例、發放購房補貼、降低房貸利率、取消限售、為房企提供資金支持等方面。

被刪文:中國互聯網大幅裁員,是因經濟已差到如此了嗎?

今年開始的這波裁員波及所有互聯網大廠,連騰訊阿里據傳也要裁員,裁員比例據傳10~30%不等,最狠的有贊據傳裁了50%。

阿里員工超過25萬,被傳裁員比例30%,騰訊員工超過10萬,被傳裁員比例10~30%,僅僅這兩家就會裁掉幾萬程序猿,還有其他所有的大廠也都在裁,總人數相當驚人。

去年還在全網聲討互聯網企業996呢,今年突然沒聲音了,也不用討論在哪個路燈上吊死互聯網資本家了,因為都被裁了。

短短時間刷屏網絡,甚至因此醞釀誕生出了一個新詞彙,叫「開猿節流」。

互聯網大廠裁員短短時間刷屏網絡,甚至因此醞釀誕生出了一個新詞彙,叫「開猿節流」。

互聯網行業之所以會出現如此離譜比例的集中裁人,絕不是單純因為經濟不行,而是因為以前的日子過的太好,所以哪怕只是恢復正常都顯得很難受,如果要收縮,那更難受。先從宏觀上給大家分析下互聯網行業員工的收入來源,然後大家就知道為什麼大廠要裁員了。

過去20年,是互聯網行業的黃金20年,前十年電腦端互聯網異軍突起,更改了中國人的生活模式,後十年移動互聯網異軍突起,再次更改了中國人的生活模式。改變社會的同時,互聯網企業也發了大財,賺的盆滿缽滿,日進斗金。大家都知道互聯網大廠很賺錢,而且是躺着賺錢,那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大廠賺的錢去哪了?天天都說互聯網大廠賺錢,但整個互聯網除了騰訊和阿里還能有點利潤,其他全部虧損累累。滴滴完成市場壟斷後,大幅提升了抽成,理論上應該能賺很多很多錢,而且是躺賺。但事實上,滴滴的財報是虧損的,還虧很多。這種虧損不是財務造假,是實打實的虧,你怎麼查它都是虧。

類似的還有京東,規模很大,賺錢不少,但一直虧損,虧了很多很多年。反正這些互聯網企業,賺規模,賺估值,就是沒賺錢。其原因,在於互聯網企業一直處於急速擴張期,而且還有強烈的不安全感。這20年來,互聯網企業賺錢太容易了,擴張也太容易了。京東的劉強東曾經公開演講,說京東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現在也不信守諾言了。

在過去的「過度擴張」中,互聯網行業產生了很多不應該存在的崗位,如今恢復正常,這樣的不盈利崗位自然要消失,這就是2022年初所有互聯網大廠開始裁員的原因。因此,我們可以簡單判斷出,這種變化是不可逆的,就算經濟恢復到疫情前也不可能逆轉,除非國家放棄反壟斷法,鼓勵互聯網行業廝殺出一個超級壟斷巨頭。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