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當總統收復180萬平方公里失地,至死不忘失地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一位大總統,很多人可能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袁世凱復辟、二次革命……在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中,他不僅是旁觀者,更是很多事件的當事人,甚至直接策劃者。

他,就是在政壇人稱「水晶狐狸」的民國第五任大總統徐世昌。

出師不利,十年寒窗換來十年板凳

以晚清封疆大吏而任民國總統者,唯袁世凱、徐世昌二人。而袁世凱不知者少,徐世昌則鮮為人知。

袁爭議頗多,多數人以為其是竊國大盜,故而臭名昭著,這裏暫且不談;而徐世昌一生則力主和平。

徐世昌幼年喪父,母教甚嚴。雖家境貧困,典當以延師教子,並自督課,且重德育。

徐世昌16歲時開始課人兼自學,以經營薪米;17歲因善書小楷,隨叔祖父充縣衙文案及家庭塾師;

18歲為某知府治函札兼會計,以文會友;24歲為準寧縣知事治理文牘,遇袁世凱,一見傾心。

袁見徐青衣敝履,雖邊幅不修卻神采飛揚;談吐間,顯露出勃勃雄心與滿腹經綸,贊道:「菊人,真妙才也!」

當時徐世昌無錢赴應天府應多試,袁即贈銀兩百兩,使世昌兄弟得已成行,並同時中舉;

四年之後,世昌又中進士,先援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援編修。編修為七品官,俸銀甚少,生活清苦。人勸其外放知州、縣,未從。

因京官具有接近上層勿州遷亡優勢。然而徐世昌在翰光一住9年,未辦過一次學差、試官之類有利之事;

但他並不急功近利,而是積極結交,疏通上下,同時勤苦讀書,關心時事,作好各方面準備,以待時機。

孤注一擲,小站練兵換來官運轉機

此時徐世昌在翰林院已是「板凳要坐十年冷」,到第十年終於有了轉機。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當時袁世凱已然發跡,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舉薦。

以道員身份(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到天津小站訓練新式陸軍。

他仿照德國軍隊的建制,組成了一支近7000人的「新建陸軍」。

為控制這支新軍,袁世凱開始網羅八方人才,困在北京、日暮途窮的盟兄徐世昌首先進入了他的視野。

1897年7月,袁世凱徵得徐世昌同意後,擬了一道條陳,親自趕往北京,面陳光緒皇帝,奏請外放徐世昌。

以翰林身份兼管新式陸軍稽查全軍參謀軍務營房處幫辦,實為秘書長角色。

同時,袁世凱特地奏請光緒皇帝,保留徐世昌一系列含金量不高但卻體面的職務—翰林院編修、國史辦協修、武英殿協修。

這一年,徐世昌已整整42歲,但是,機遇不怕晚。

在小站的兩年,徐世昌迎來了自己人生的重要一段。

徐世昌不僅幫袁世凱在小站處理瑣事,徐世昌對袁世凱更大的作用還在運籌上,是袁世凱生死攸關時的智囊和助手。

這一文一武的兩個好哥們搭檔以及段祺瑞、馮國璋、王世傑等一干人馬,共同創造了小站練兵的奇蹟。

患難兄弟分裂,從「躲袁」到「哭袁」

1898年9月21日早晨,慈禧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變法運動徹底失敗。

之後,徐世昌與袁世凱一道離開小站,回翰林院供職。但徐的名望與地位已經今非昔比。

徐世昌是個很會做官的人,自從跟對了人之後,官運亨通。

在短短的五六年間,他從一個窮翰林扶搖直上,一路升到軍機大臣、尚書、總督、欽差大臣,升遷之快,在清代歷史上堪稱異數。

徐世昌和袁世凱關係至深,仕途上一直多有扶持。

早年,袁傾慕徐的才氣,徐看好袁的志向。

不過,到了1915年,袁世凱稱帝,徐世昌卻認為帝制不得民心。二人逐漸產生裂痕。

袁世凱稱帝後,稱徐世昌等四人為「嵩山四友」,仿漢高祖時「嵩山四皓」,但徐並不買賬。

在日記中暗罵袁:「志為帝王之人多,則國亂。」徐先去山東,又到河南。就是為了躲袁。

最終,稱帝鬧劇倉皇收場。

袁世凱病危時,電召隱居河南輝縣的徐世昌見最後一面。袁世凱說:「菊人來得正好,我已是不中用的人了。」

徐世昌在當天日記中寫道:「數十年老友一旦怛(音同達)化,為之痛哭。」

徐世昌被推總統,寧死不當漢奸

1918年,軍閥段祺瑞、馮國璋為爭總統之位相持不下,徐世昌手無一兵一卒,卻因各方妥協而被抬出,成為「理想人選」。

日記記載,徐世昌對這個總統之位頗感躊躇,甚至面見前清廢帝溥儀,請示能否當總統。

在得到溥儀的肯定答覆後,才欣然接受總統之位。

上任不久,涉足政壇大半生,敏銳發現鄰國蘇聯此時十月革命浪潮如火如荼,正是收復失地絕佳時機。

1918年,他命令愛國將領嚴式超率軍收復俄佔領土唐努烏梁海,雖然這次率軍不多,沒有必勝把握。

但沙俄國內部大亂,蘇聯紅軍誤打誤撞幫助嚴式超,致使沙俄慘敗。

一戰大捷,嚴式超趁此機會狂風掃落葉般收復了唐努烏梁海全境,喪失多年國土,至此恢復。

任期貢獻:一舉收復外蒙古

俄國「十月革命」一聲咆響,把外蒙古送回到了中國面前。

就在嚴式超成功收復不久,1919年,他派遣心腹大將徐樹錚藉機收復外蒙古。

這時十月革命已是鋪天蓋地席捲蘇聯全景,失去靠山的外蒙古王公貴族,面對民國軍隊大兵壓境,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

想用緩兵之計拖延時間,依舊對沙俄抱有一絲幻想。

徐樹錚深通謀略,看破外蒙古貴族計劃,加之軍隊兵力不足,俄國又內亂重重,不宜久拖。

徐樹錚決定揮師出塞,不到一月時間,徐樹錚就成功收復外蒙古地區。

至此清朝最大一塊失地完全收復。

尤其是唐努烏梁海,早已被侵佔7年之久,也成功回到祖國懷抱,兩處失地共計180萬平方公里。

辛亥革命後中國版圖,這時達到了頂峰!三年的總統任期就收復180萬平方公里失地。

不過,徐世昌當總統之後,正值南北軍閥混戰。他提出「偃武修文」,希望謀求南北和解,結束內戰,副總統之位留給南方。

由此得罪了直系軍閥曹錕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愛國學生走上街頭遊行。徐世昌為防事態擴大,答應了學生「懲處賣國賊」的請求。

1922年,直奉大戰爆發。直系得勝後,曹錕逼走徐世昌,迎回黎元洪當總統,自己在幕後控制。

徐世昌被迫離開總統府,遷居天津英租界,既結束了他五年的總統生涯,也從此結束了他從政40餘年的歷程。

辭掉總統職務後,徐世昌多次拒絕日本人的勸誘,不供偽職。

徐世昌是最先提出較完整的近代軍事理論的人,在職期間整頓東三省的財政,創建巡警制度。

其國學功底深厚,不但著書立言,而且研習書法,工於山水松竹,被稱為「文治總統」。

代表作品有《清儒學案》、《歐戰後之中國》、《東三省政略》等。

徐世昌本人為人圓滑,在北洋中屬於文人一類,但又深諳官場和江湖規則,手腕高明且圓潤。

縱觀徐世昌一生,他當然不是一個革命家,政治品德上也算不上完美。

但他承襲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優良精神風貌,學識廣博,推行新政,熱愛國家,堅持和平,崇尚自然,非一般無聊政客可比。

更非那些擁兵自重、利慾薰心、禍國殃民的舊軍閥可比。

晚年時,正值日本侵華初期,眼看國土淪喪,他憂心忡忡,但此時的他已是垂垂老矣。

依舊不失民族氣節,哪怕身患重病也毅然拒絕去日佔區醫治。

臨死前還喊道:「中華國土,寸土不可丟啊!國內應團結一致,方可挽救民族危機!」

他就是那個收復失地,至死不忘國土的民國總統徐世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蛾摩拉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